看不见的手是一种从利己出发的活动调节,从而使私利与公益相协调的力量。这种力量在经济活动中表现为经济规律,在政治生活中则表现为社会规范,其作用是实现经济均衡与社会均衡。...[详细]
时间:2016-05-18 08:55
查看:815次标签:荣朝和斯密悖论经济学经济规律
由北京工商大学、天津商业大学、河北经贸大学共同发起成立的“经济学学科协同创新联盟”日前在京成立。该联盟的成立旨在协同三校经济学学科资源,通过建立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师资队伍、学术交流等方面的对接机制,促进教育资源在京津冀地区的共建共享,开创京津冀经济学协同研究...[详细]
时间:2016-04-27 16:04
查看:376次标签:京津冀经济学京津冀协同发展人才培养教育服务
马克思经济学所开创的对于人类经济和政治活动辩证本质的认识和解决路径,无疑对于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的价值。...[详细]
时间:2016-03-31 13:39
查看:1524次标签:孙育新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哲学
随着中国经济更加开放,经济研究也应该更加开放。我们应该以开放的心态和方式,让世界经济学家与中国经济学家一起研究那些由新常态引发的新问题,共同驱动经济学的创新。我们期待中国经济学家在这个历史的机会中,对重大问题做出既有思想性又有一般性的经济学创新。...[详细]
时间:2016-02-22 13:24
查看:721次标签:钱颖一经济学中国经济政商关系
有别于数学、物理等基础学科,金融学是一门实用的学科,因此,我们应该更多地参与到政策制定中去,用我们的研究和教学为政府、金融监管部门和金融机构提供深度观察和有价值的研究报告,并提供敏锐、前沿的经济金融观点及金融问题解决方案。...[详细]
时间:2016-01-29 13:31
查看:1115次标签:朱小能金融改革金融市场经济学
进一步来看,自20世纪90年代末期开始,我国经济已由短缺型经济转变为需求不足型经济,有效需求不足成为中国经济的常态,将是我国经济运行和经济发展的大背景。从这一点来看,也不能只强调总供给而忽视总需求。...[详细]
时间:2016-01-27 13:43
查看:926次标签:方福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经济学新常态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的本质特征,这是发展经济学人本主义的理论内核。...[详细]
时间:2016-01-25 13:24
查看:674次标签:胡敏经济学中国经济学术价值新常态
在过去二十年中,由于西方主流经济学在学界占据支配地位,经济思想史及经济史研究在中国越来越被边缘化,很少有学者介绍和研究近二十年来西方经济思想史的新的研究成果,更遑论学术思想的自主创新。...[详细]
时间:2016-01-12 09:27
查看:773次标签:贾根良经济思想史经济学中国学派
供给侧改革的核心内涵,就是“以进一步深化改革解放生产力”统领全局,在市场化、全球化、民主法治化取向下,于改革“深水区”攻坚克难,继续推进经济社会转轨升级。一句话,就在于以有效制度供给支持结构优化,激活全要素生产率,对接“全面小康”、联通“中国梦”。...[详细]
时间:2016-01-06 10:06
查看:887次标签:贾康新供给供给侧改革经济学
凯恩斯认为,物物交换时代供给可创造需求,但当纸币出现后,供求便不可能自动平衡了。他的根据,是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详细]
时间:2015-12-28 09:48
查看:3100次标签:王东京储蓄投资经济学
过去我们更多依靠“后发优势”,现在必须努力转为更多地争取供给侧发力的“先发优势”,这样一个大思路定位必然是守正出奇,在充分尊重市场在资源配置中总体决定性作用的同时,要在政府职能方面有意识地把总量型需求管理与结构型供给管理相互结合,特别是把理性供给管理作为“十三...[详细]
时间:2015-12-25 10:16
查看:1047次标签:贾康供给侧改革中国经济经济学
中国经济的要素供给已经发生变化,只有在激发社会创造活力、提升制造业产品附加值、营造鼓励企业家创新的环境等多方面下功夫,才能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使经济增长不再依靠劳动和资本的大规模、高强度投入。...[详细]
时间:2015-12-23 14:13
查看:1180次标签:供给侧改革经济转型中国经济经济学
目前,西方新古典和新自由主义的市场调节模式已出现危机,完全的政府调节模式也存在缺陷,建立中国特色经济学体系,必须选择第三种调节模式,这一调节模式要以人的发展为核心。人的发展经济学的研究目的,恰恰就是为了找到一条以人的发展为核心、为目标、为调节模式的中国经济健康...[详细]
时间:2015-11-18 15:08
查看:600次标签:许崇正经济学人的发展中国特色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程,就是不断探索、科学认识经济发展规律的历程。从遵循生产方式机制、改革经济体制机制,到转变发展方式机制,都是对经济发展规律科学认识的重大成果。...[详细]
时间:2015-11-09 14:32
查看:904次标签:颜晓峰发展方式历史唯物主义经济学
随着互联网加速从生活工具向生产要素转变,其与传统产业的结合日益紧密,以互联网为基础的新兴业态更加密集涌现,“互联网+”这一新型产业形态将成为产业竞争、企业竞争的重要载体,其发展迫切需要学界提供理论支持。目前产业经济学对该类产业形态的研究甚少,简单套用现有理论进...[详细]
时间:2015-10-19 09:41
查看:571次标签:黄先海产业革命经济学互联网+
大数据带来的“相关性与因果性”新方法论之争不过是新瓶装旧酒,实质问题仍然是哲学认识论中经验论和唯理论对立的老问题。虽然是老问题,但在现代科学哲学认识论和新兴的知识社会学之中,仍然是...[详细]
时间:2015-09-17 13:16
查看:499次
标签:谢志刚大数据经济学社会科学
大数据带来的“相关性与因果性”新方法论之争不过是新瓶装旧酒,实质问题仍然是哲学认识论中经验论和唯理论对立的老问题。虽然是老问题,但在现代科学哲学认识论和新兴的知识社会学之中,仍然是一个争论焦点。...[详细]
时间:2015-09-17 09:08
查看:627次标签:谢志刚大数据经济学社会科学
如果价格本身受到人为的扭曲,那经济就必定会失调,社会就必定会撕裂。宏观经济理论的核心就是理解社会的协调机制,以及探讨刻意的协调是否会造成更严重的失调等问题。...[详细]
时间:2015-09-07 13:29
查看:660次标签:薛兆丰社会经济学资源
西方国家如何才能走向——或重新走向——普遍的繁荣与昌盛呢?没有新思维,光靠实干是不行的:人们首先必须明白,标准经济学只是用来提高效率的工具,它无法指引社会走上昌盛之路。...[详细]
时间:2015-08-18 14:34
查看:823次标签:埃德蒙·费尔普斯标准经济学创新优势经济学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市场经济、私人资本、外国资本都只是可供利用的手段,其根本目的是为了实现劳动者自由全面的发展。当前一切政策的出发点和最终目标都应该围绕这个核心进行。如果我们沉醉于抽象的“经济人”假设所带来的偏见与傲慢,就无法认清这些经济关系的本质,更无法为全...[详细]
时间:2015-07-08 15:12
查看:536次标签:刘凤义经济人经济学全面深化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