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问题是中国经济学研究的落脚点,它不仅要求提出的研究问题是真实的,而且要求研究的结果有助于问题的克服和解决。因此,对策研究或政策建议应属于经济学研究的构成部分,它的学术价值并不低于机理研究。...[详细]
时间:2017-05-22 09:30
查看:843次标签:王国刚经济学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
长期以来,经济结构调整与优化一直是中国宏观调控的重要目标。国内外学者从不同角度的研究表明,中国的宏观调控明显区别于西方发达国家的宏观调控。这种区别就体现在中国的宏观调控在坚持总量调控的同时长期坚持了符合自己国情特点的结构性调控。...[详细]
时间:2017-05-10 14:19
查看:1173次标签:庞明川宏观调控中国智慧经济学
精准扶贫工作的有效推进,要建立在需求侧与供给侧改革的基础上。有效识别贫困人口和贫困区域对扶贫资源的需求,是需求侧改革的基本内容;提高扶贫资源供给的质量与效率,是供给侧改革的基本方向。...[详细]
时间:2017-04-25 09:16
查看:1635次标签:朱松梅精准扶贫经济学资源分配
共赢一定是效率的提高,但是反过来未必,就是说,效率提高未必一定共赢。即便是这样,也已经扩大了社会改革的巨大空间。而这个思路只有以效率为落脚点才有可能。...[详细]
时间:2017-04-17 09:42
查看:483次标签:钱颖一效率经济学公平
我们今天进行经济学研究,西方经济学的模型推演、数量分析等研究方法虽然可以借鉴,但要真正做出具有独创性的研究成果,就必须从我国实际出发,坚持实践的观点、历史的观点、辩证的观点、发展的观点。...[详细]
时间:2017-03-27 09:41
查看:446次标签:朱成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理论自信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就是建立以公平为核心的产权保护制度:公有经济的产权不容侵犯,非公有经济的产权同样不容侵犯。同时,在受到保护的产权中,包括物权、债权、股权、知识产权和各种无形资产的产权。...[详细]
时间:2017-03-14 09:17
查看:440次标签:厉以宁发展方式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经济学
财富增长要靠制度的改进,靠观念的不断更新。所谓财富源泉的涌流,本质上是合理配置生产资源,使有限的资源得到最合理(收益最大化)的利用。实现这个目标别无他途,只有永不停息地改革。...[详细]
时间:2016-12-19 13:10
查看:552次标签:党国英经济学财富分配制度改革社会制度
中国经济的强劲走势,在国际上也赢得越来越多的共识。今年年初,多家国际机构还在表达对中国经济走势的担忧,而如今,包括摩根士丹利、渣打银行、穆迪等机构,却纷纷“翻多”,对中国经济前景普遍看好。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更是在调低世界经济增速预期的同时,调高了中国经济增速预期...[详细]
时间:2016-12-15 09:58
查看:294次标签:陈凌中国经济经济学大数据
一个社会无论是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都不可能不存在差距,但差距必须是合理的、适度的,不要超过公认的基尼系数的最高限,否则就会影响到社会的稳定,进而影响到经济的发展。...[详细]
时间:2016-12-07 10:01
查看:364次标签:李义平收入分配经济学农业
合成谬误与分解谬误是一对有联系但又相反的思维错误。合成谬误是认为对局部成立的结论对整体也成立,分解谬误是认为对整体成立的结论对局部也成立。然而,事实往往并非如此。对局部或个人来说正确的结论并不必然适用于整体,反之亦然。...[详细]
时间:2016-10-10 13:33
查看:1113次标签:井琪经济学思维陷阱逻辑
“流动性陷阱”这一概念最早由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提出,是指出现了货币政策完全没有办法刺激经济的情况,无论降低利率还是增加货币供应量都无济于事。...[详细]
时间:2016-09-22 10:02
查看:1154次标签:流动性陷阱经济学货币政策利率
经济学虽然是研究经济问题,但不能脱离社会政治、追求纯而又纯的研究,而只有结合包括政治因素在内的整个社会实际,才能透过经济表象看到问题实质。...[详细]
时间:2016-09-18 13:49
查看:1310次标签:高长武政治经济学批判经济学社会政治
坚持问题导向是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点,问题是创新的起点,也是创新的动力源,只有聆听时代的声音,回应时代的呼唤,认真研究解决重大而紧迫的问题,才能真正把握住历史脉络、找到发展规律,推动理论创新。...[详细]
时间:2016-08-31 15:35
查看:967次标签:洪银兴政治经济学中国特色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要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为指导,总结和提炼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经验。要加强研究和探索,加强对规律性认识的总结,不断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推进充分体现中国特色、中国风...[详细]
时间:2016-08-31 15:30
查看:374次标签:经济学马克思主义经济建设政治经济学
结构调整还是应该按照中央精神,让市场起决定作用,同时发挥好政府作用。政府要做的应该是:最大限度地放开商品价格,让价格充分反映市场供求;努力创造公平竞争环境,让生产要素自由流动;全方位地提供公共服务;针对结构瓶颈补短板。...[详细]
时间:2016-08-22 13:30
查看:1039次标签:王东京结构改革协调发展经济学
时间是人类感知与认识世界的工具和手段,同时其本身也是需要认识的对象。经济学中的时间并不是一种纯自然的范畴,而是一种经济范畴和社会存在,随着人类社会发展与科学进步,时间概念的内涵也在不断发生变化。...[详细]
时间:2016-08-02 11:01
查看:1149次标签:荣朝和经济学经济模型相对论
关于劳动创造财富的观点重申,是新的历史条件下具有现实意义的重申。在今天,人们似乎对劳动创造财富有所怀疑。这一怀疑不是空穴来风,因为存在着分配不公以及不是通过劳动却能快速致富的现象。...[详细]
时间:2016-07-06 09:50
查看:568次标签:李义平劳动创造价值财富公理经济学
最近几年,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中央提出要主动适应、把握、引领经济新常态,这不仅对经济发展实践具有深远指导意义,对中国特色经济学创新发展也具有重要指导意义。...[详细]
时间:2016-06-27 13:17
查看:2116次标签:厉以宁中国特色经济学经济特区
中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理论意义在于超越而不是复制西方经济学理论,是中国版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的重大发展,它立足于我国改革发展的成功实践,是在认识、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这个宏观背景下提出的新战略。...[详细]
时间:2016-05-26 11:01
查看:933次标签:周文供给侧经济学西方理论
我国的供给侧管理应当更加注重经济增长长期动力机制的重构。当前,我们确实面临化解过剩产能、降低实体经济企业成本、化解房地产库存和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的紧迫任务,但是如果我们将供给侧改革归结为若干短期目标而忽视了经济增长动力机制的再造,向供给侧管理转变的成效就有可能大...[详细]
时间:2016-05-26 09:57
查看:1474次标签:谷克鉴供给侧改革经济增长经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