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是国家的基本法之一。民法典,被称为“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是市场经济的基本法、市民生活的基本行为准则,是法官裁判民商事案件的基本依据,在国家法律体系中的地位举足轻重。...[详细]
时间:2016-06-30 17:08
查看:463次
标签:民法通则民法总则民法典依法治国
民法是国家的基本法之一。民法典,被称为“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是市场经济的基本法、市民生活的基本行为准则,是法官裁判民商事案件的基本依据,在国家法律体系中的地位举足轻重。...[详细]
时间:2016-06-29 17:03
查看:1872次标签:民法通则民法总则民法典依法治国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要编纂民法典,这是一个历史性的决定,是对我国半个多世纪以来法学界对编纂民法典的呼唤之清晰回应。编纂民法典不仅是法学界的使命,更是承载着提升我国整体的法治建设水平的重任,是对法治信仰的践行。...[详细]
时间:2016-06-29 09:59
查看:520次标签:费安玲民法典法治信仰里程碑依法治国
民法有深厚的人文主义思想。我们建设法治国家,首先需要宪法,其次就需要民法。因此,制定民法总则、编纂民法典,对于完善我国法律体系,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具有重大意义。...[详细]
时间:2016-06-28 09:57
查看:1609次标签:孙宪忠民法民法典全国人大常委会
草案加宽了我国监护制度的适用范围,突出了监护的功能与目的,强调了对被监护人意愿的尊重,使得我国的监护制度更加全面和现代化。...[详细]
时间:2016-06-28 08:37
查看:1405次标签:民法典民法总则民事权利继承法
继承和发扬民法通则的理性精神,就要明确民法典编纂必须以行为规范或者裁判规范作为制度基础,强调立法的可操作性,以科学的制度体系而不是以空洞的口号来贯彻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详细]
时间:2016-04-18 13:32
查看:811次标签:孙宪忠民法典民法通则法律
权利能力决定了所有自然人皆可成为民事主体,从而亦皆可成为人格权主体,这反映出现代法上的法律人格与人格权有着直接规范关联,即拥有主体资格必然享有人格权。...[详细]
时间:2016-03-02 13:59
查看:1025次标签:彭诚信民法典人格权人权
人与社会的关系,是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社会化。就协调人与社会的关系而言,首先需要意识到,社会主义的特色和优势的一个重要侧面,就是社会的高度成熟和发展。民法典应当致力于推动社会的发育、成长和成熟,以实现人、社会、国家之间的良性互动。...[详细]
时间:2016-03-02 13:55
查看:1384次标签:王轶民法典立法法律
民法典是法治现代化水平的标志,也是法律文化高度发达的体现。民法典的颁行将是我国民事法律体系形成的标志,这部中国民法典必将以其独特之处屹立于世界各国民法典之林。按照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的工作计划,2016年上半年将拿出“民法总则”的建议稿并公开征求意见。2016...[详细]
时间:2016-01-04 13:53
查看:896次标签:王利明民法学民法典法治现代化
民法典编纂应尊重既有民事法律规范,通过体系整合,消弭现行民事法律制度中的矛盾与冲突。民众在民事交往生活中,已经形成对既有民事法律一定程度上的信赖。因此,民法典编纂应以既有法律体系为基础,对民事法律规范进行整合。...[详细]
时间:2016-01-04 13:45
查看:292次标签:龙雯民法典依法治国民族精神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需要培育和提升民法文化。依法治国是我国的治国方略,是我国的基本国策,没有先进的民法文法,该基本国策就没有稳定的基础,更谈不到法治国家的建设,人们的合法权益无法得到保障。...[详细]
时间:2015-12-24 10:02
查看:1033次标签:何志春依法治国民法文化民法典
社会在发展,时代在进步,现今的人权观念较之前有了较大进步,这客观上也要求人格权制度要随之完备和加强。尤其是我们当前处在互联网和大数据盛行的时代,一些高科技发明的误用或滥用,会给个人隐私等人格权带来现实威胁。面对这种现实,有针对性地加强人格权立法,提升人格权保护...[详细]
时间:2015-12-14 10:50
查看:642次标签:王利明人格权情结民法通则民法典
人格权规范对主体所享有的人格权做正面的规定,宣示了哪些精神性权益可以为法律所保护,鼓励了个人追求和保护自身的人格权益,彰显了现代民法尊重人权的精神。因此,人格权规范的宣示意义远远大于它作为行为规范对行为人行为的具体指导意义。...[详细]
时间:2015-11-17 15:02
查看:804次标签:窦海阳民法典人格权立法
中国的民法典必须立足中国实际、解决中国问题、具有中国精神。编纂民法典应根植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社会实践,不断提升和完善制度背后的法学理论,努力释放和丰富制度的功能,促进社会生活稳定繁荣。...[详细]
时间:2015-08-28 13:44
查看:296次标签:朱涛民法典依法治国法治现代化
民法典承担了推动社会变革、经济转型的重要使命,需要反映新的社会需求和价值取向,奠定未来经济发展的重要根基。民法是调整市场经济关系、确认市场经济基本规则的基本法。然而,我们现行法律体系中许多规定陈旧、与现实脱节,一些固有制度也需要加强研究。...[详细]
时间:2015-08-04 13:27
查看:901次标签:庄园民法典中国公平公正
将当事人的法律地位系于客体的自然属性,这种制度安排有一定道理,有利于维护物权关系稳定,但在很大程度上忽略了社会经济、文化、道德等因素对法律的影响,使得对权利的法律处置过多依赖权利客体性质。...[详细]
时间:2015-04-28 09:26
查看:357次标签:徐晓峰民法典社会关系
民法是法律体系中的一个法律部门,民法学是一门科学。民法学有科学性,民法也有科学性。如果民法没有科学性,或者不可能有科学性,那么民法学就失去了存在的基本依据。...[详细]
时间:2015-01-20 10:52
查看:868次标签:魏振瀛民法典法律体系
制定民法典是实现民法科学化的需要。民法是调整社会生活关系和市场经济关系的基本法,它涉及社会生活各个领域,关系到每个人的切身权益。世界民事立法史表明,民法典是民法科学化的基本形式,民法典是衡量一个国家法治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详细]
时间:2015-01-12 09:06
查看:659次标签:魏振瀛民法典民事权利
法治的文化土壤与精神气质,更多是在日常生活里发生的琐碎争端中逐渐培养和确定起来的规则意识,以及对他人权利的尊重和对自己权利的坚定维护。民法典及其所调整的私人领域,以及民法典所维护的私人权利,恰恰就是塑造法治的日常性也是最深层次的力量。...[详细]
时间:2015-01-09 14:02
查看:630次标签:薛军民法典依法治国路线图
《决定》提出,要“加强市场法律制度建设,编纂民法典”。现在我国制定民法典的理论准备、政治环境和经济条件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好。我们应当乘此大好时机,加快制定民法典,使民法典成为巩固改革开放和推进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法律工具,为世界法律文化发展做出我们应有的贡献。...[详细]
时间:2014-12-08 15:14
查看:540次标签:民法典依法治国民商法律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