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人民大众的文化。人民群众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主人,社会主义的文化事业是亿万人民群众创造的事业。...[详细]
时间:2016-12-14 09:59
查看:1730次标签:杨修伟文化自信社会主义文化认同
近代以来,每次大的社会变迁发生时,文化思想领域都会出现是要顺从“现代性”还是要坚持“民族性”的争辩。传统文化的逐步式微作为社会变迁的结果,说明我们对“现代性”的追求一度压倒了对自身...[详细]
时间:2016-09-21 09:41
查看:359次
标签:现代性社会变迁民族性文化自信文化认同
文化认同无论对个人,还是对国家民族,都非常重要:作为个人,没有文化认同,便没有精神归属;作为一个民族,没有文化认同,便没有凝聚力,便没有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区别于其他民族的可识别性的文明符号,便没有对世界文化多样性的独特贡献。...[详细]
时间:2016-09-13 09:19
查看:1846次标签:鲍鹏山文化经典基础教育文化认同
了解一个民族,离不开这个民族的文化;建设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文化认同是最深层次的认同,是民族团结之根、民族和睦之魂。如今,一场全面展示中华文化的文艺盛宴已经开启,让我们满怀期待,共同祝福中华民族文化之花代代相传,红红火火!...[详细]
时间:2016-08-19 13:50
查看:597次标签:李昌禹民族文化文化自信文化认同
当今,非遗保护工作在全国不断推进,此时重温《非遗法》及与之关联的《公约》,了解其深刻内涵和立法用意,特别是把握非遗保护的宗旨、原则以及非遗保护与国家民族大局的关系,是很有必要的。...[详细]
时间:2016-07-29 10:00
查看:1566次标签:李重庵非遗保护文化认同非遗教育《非遗法》
网络政治参与大多具有随意性,其效力和作用也缺乏保障。因此,政府部门一方面应该充分利用网络加强与网民的沟通,征求网民的建议和意见;另一方面也应该对网络问政或网民的政治参与制定一些相关的规定,不能让网络政治参与停留在“两会”期间以及重大(突发)事件上,应该建立长期...[详细]
时间:2016-04-28 10:12
查看:992次标签:周根红网络参与文化焦虑文化认同
很多学生学习方法明显不足,倾向于接受式学习,缺乏积极独立思考习惯,听课时思维不够活跃,影响了思维能力的训练,知识运用、迁移能力不强。部分学生学习基础薄弱,抽象思维能力较差,他们在学习中主要以“死背”的方法为主,缺乏灵活掌握知识的能力与方法。...[详细]
时间:2016-03-01 15:22
查看:928次标签:教育环境调查报告文化认同工作报告公文写作
历史不能复制,精神却可以传承。把握中华礼仪文化的精神,发挥中华礼仪文化的现实效用,有助于擦亮历史沉淀的精神瑰宝,增强民众的文化认同感和向心力;也有助于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增强我国在国际上的话语权,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强大的文化支撑。...[详细]
时间:2016-02-01 13:54
查看:648次标签:彭林中华礼仪文化中华民族文化认同
军队改革是先进军事文化力量的实现和确证,要靠先进文化来支撑和推动,这就有必要大力发展适应改革创新要求的强军文化,建构强军文化与改革的正向关联。...[详细]
时间:2015-12-18 09:25
查看:1289次标签:郭凤海强军目标文化认同军队改革
中国“一带一路”构想已经引起各国高度关注,在得到国际舆论中肯评价的同时,也引发部分西方国家的警惕以及沿线国家的疑虑。在“一带一路”的海外传播中,要达到让各国增加了解、消融误解的目的,应多从他人角度考虑,避免自说自话,片面展示中国意图,更要重视综合利用金融、文化...[详细]
时间:2015-11-24 15:09
查看:1765次标签:梁海明一带一路海外传播文化认同
习近平主席访英将引领中英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步入“黄金10年”,这一“黄金时代”无疑是建立在中英两国彼此之间的文化认同的基础之上,文化认同是中英关系“黄金时代”的引领者。在文化软实力上,中英各有千秋,又走在利益共同体与命运共同体的同一条路上。和而不同、兼收并蓄的文...[详细]
时间:2015-10-23 10:22
查看:525次标签:崔洪建中英文化交流中英关系文化认同
切实推进文化认同,需以“绿色健康”为目标,实现同一个生态梦。生态环境保护一体化是京津冀一体化的重要抓手。综观京津冀区域全局,其生态环境保护形势严峻,比如水资源严重短缺、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极为脆弱等。而在构建“京津冀生态文化圈”的过程中,普及生态文化知识,加...[详细]
时间:2015-08-04 09:43
查看:318次标签:京津冀文化协同制度文化文化认同
文化认同是民族认同、国家认同的重要基础,而且是最深层的基础。从当前“恶搞”的对象不难看出,恶搞发难的对象首先是我们认同并尊敬的“祖先、宗教、语言、历史、价值、习俗”。这种颠覆不仅助长了流氓意识的增长以及人性中恶的释放,一定程度上还带有诋毁、中伤,这是任何一个民...[详细]
时间:2015-05-22 17:03
查看:992次标签:戴有山文化认同恶搞主流价值观
增强中华文化认同,是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提高国际话语权的重要保障。中华文化认同既是维系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的纽带,也是提升文化软实力,在文化走出去过程中增强中华文化吸引力、影响力,增强民族自信心所必需的。...[详细]
时间:2015-05-08 13:59
查看:995次标签:毅松文化认同共同体意识中华文化
心灵家园建设是健康中国的核心任务。心安则世界安,心静则世界静,和谐社会从心开始。本期报告中,北京师范大学哲学与社会学学院哲学博士郭继承指出,一个不重视心灵建设的国家,一个浅薄浮躁的...[详细]
时间:2015-04-03 13:32
查看:13405次
标签:郭继承传统文化心灵家园健康中国文化认同
心灵家园建设是健康中国的核心任务。心安则世界安,心静则世界静,和谐社会从心开始。本期报告中,北京师范大学哲学与社会学学院哲学博士郭继承指出,一个不重视心灵建设的国家,一个浅薄浮躁的...[详细]
时间:2015-04-02 15:42
查看:30156次
标签:郭继承传统文化心灵家园健康中国文化认同
...[详细]
时间:2015-04-02 15:06
查看:103864次
标签:PPT郭继承心灵家园传统文化文化认同
中国民族是世界上最伟大的民族之一,我们固然不可骄傲自大,但是也绝不能妄自菲薄,建设中华民族精神家园,就是要抽离出具有永恒价值的优秀文化,继承下来,弘扬光大。同时我们还要深切地反思自...[详细]
时间:2015-04-02 14:58
查看:2047次
标签:郭继承传统文化文化认同民族血脉心灵家园建设
心灵家园的建设必须首先解决“我是谁”的问题。中国人之所以是中国人,不是因为我们长着中国脸,住在中国的国土上,而是我们认同养育我们的中国文化。因此,我们维护中华民族的主体性,就是维护...[详细]
时间:2015-04-02 14:52
查看:1510次
标签:郭继承文化认同心灵家园民族主体性中华文化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作为我国各项制度的集大成者,为公民道德体系建构和国家文化认同提供了制度保障。尽管公民社会理论强调社会成员之间的自我组织、教育与管理,对于国家而言即便要退出微观领域的管理,也要强化宏观调控的作用,通过公民道德主体权利的保障实现社会道德进化机制...[详细]
时间:2014-12-29 09:37
查看:704次标签:刘萍公民道德文化认同国家软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