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精神”具有典型的时代特性,其古代元素集中包含在五千年文明发展史历程中所积淀起来的中华传统文化及精神;近现代元素既包含自鸦片战争以来中华民族争取民族独立和解放的奋斗精神、以红色文化为主体的“建党精神”,亦有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的奋斗和创新精神...[详细]
时间:2021-07-14 09:17
查看:539次标签:中国精神时代元素民族性
中华民族在数千年的发展历程中所形成的优秀传统文化以及近代以来所走过的独特发展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是形成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依据。...[详细]
时间:2017-06-14 11:06
查看:1384次标签:苏丽蓉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民族性
近代以来,每次大的社会变迁发生时,文化思想领域都会出现是要顺从“现代性”还是要坚持“民族性”的争辩。传统文化的逐步式微作为社会变迁的结果,说明我们对“现代性”的追求一度压倒了对自身...[详细]
时间:2016-09-21 09:41
查看:359次
标签:现代性社会变迁民族性文化自信文化认同
中国民族史研究应当加强理论体系与话语体系建设,客观看待各种学术理论,充分吸收古今中外一切优秀学术成果。对于近现代西方学术理论,既充分了解、合理吸收,又绝不盲从、简单照搬。...[详细]
时间:2016-08-22 13:20
查看:706次标签:彭丰文民族史学民族性中国特色
作为民族之根、民族之魂,中华文明是华夏子孙必须继承、守护、光大的瑰宝;作为具有悠久历史且从未间断的独特文化传统,中国文化是世界文明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是世界文明多样性、多元化的象征。...[详细]
时间:2014-09-29 15:58
查看:579次标签:民族性多样性文明文化
...[详细]
时间:2013-09-05 14:23
查看:929次标签:顾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民族性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决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方向。但是我们过去都知道,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我们没有做明确的界定。李松林院长在这一部分将...[详细]
时间:2013-08-19 16:45
查看:3225次
标签:李松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马克思主义科学性民族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