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疑今者,察之古;不知来者,视之往。”历史上发生过的很多事情都可以作为今天的镜鉴,中国的今天是从中国的昨天和前天发展而来的,我们不是历史虚无主义者,也不是文化虚无主义者,不能数典忘...[详细]
时间:2016-04-20 10:42
查看:18431次
标签:跟着习主席学国学中华文化文化基因反对历史虚无主义郭继承
“让历史说话,让文物说话”,我们要读懂总书记所讲的中国特色文物保护之路的涵义,统筹好文物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全面贯彻“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工作方针,使文物保护...[详细]
时间:2016-04-15 10:30
查看:387次
标签:“互联网+中华文明”特色文物保护路中华文化繁荣兴盛
工业化、后工业化所产生的一些理念,为了达到牟利的目的经常违背自然、违背规律。而以人为本的农耕文化,却一直教诲子孙要珍惜他人、珍惜物质、珍惜自然。 ...[详细]
时间:2016-04-12 09:14
查看:403次标签:许嘉璐中华文化农耕文化儒家
“赏西府海棠之美展中华文化魅力”——2016第七届宋庆龄故居海棠文化节在北京开幕。本届文化节由宋庆龄故居管理中心、纳兰文化研究中心等单位联合主办,拟依托宋庆龄故居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详细]
时间:2016-04-07 09:53
查看:969次
标签:中华文化海棠花宋庆龄历史文化
在传统文化中,“和”是中国人的宇宙观,也是中国人最高的价值追求,还是中国人待人处事的基本原则。它是既包括基本理念、价值,又包括运用原则和方法的一个思想体系。...[详细]
时间:2016-03-24 10:05
查看:1019次标签:钱逊和文化中华文化待人处事
中华传统文化包含了许多人类文明的生存智慧。习总书记明确提出,在确立人类社会普遍的道德规范方面,中华文化有其优长之处。也就是说,中国文化说到底是以家族为中心、以整个族群为中心的血缘家...[详细]
时间:2016-03-23 22:56
查看:1728次
标签:金元浦血缘家族文化中华文化《习近平用典》“家国”
实际上,对“中华母亲节”我们不妨变换一下思维,重要的不是在那一天,而是要将节日过成“中华”的。因此,我们没有必要针对美国的母亲节另选日子设立一个“中华母亲节”,而是应该考虑因势利导,在内涵、内容、形式等方面下功夫,真正做成既是中华的母亲节,更是世界的母亲节。...[详细]
时间:2016-03-08 17:17
查看:451次标签:郭文婧全国两会中华母亲节中华文化中国故事
在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里,最能体现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精神标识的是中华水文化。而“乐人思水”正是秉承了中华传统水文化并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的水文化理念,蕴藏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刻内涵。...[详细]
时间:2016-03-03 14:37
查看:673次标签:郎连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乐人思水中华文化
知耻,是中国人道德的基础,也是当前道德建设的根本问题。现在人们深感忧虑的道德沦丧,世风浇薄的状况,重要的根源就在知耻的缺失。弘扬知耻精神,就是重建中国人的道德自觉,也是提高中国人文化自觉的根本。...[详细]
时间:2016-02-25 09:05
查看:589次标签:中华文化核心价值道德自律民族复兴
礼有形式和内容,礼仪和礼义两个方面。古代的礼仪形式,大多已不适用于今天而淘汰;今天要继承弘扬的,主要在礼所体现的恭敬辞让,言行有度,别中求和的价值和精神方面。...[详细]
时间:2016-02-18 13:57
查看:799次标签:钱逊中华文化核心价值礼
文化与意识形态紧密相联,文化传播工作者一定要把文化传播与维护意识形态安全作为一体两面,纳入自己对中华文化走出去的理解与实践。应时刻牢记,“不断扩大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形成与我国国际地位相称的文化软实力,牢牢掌握思想文化领域国际斗争主动权,切实维护国家文化安全”...[详细]
时间:2016-02-18 13:41
查看:405次标签:张西平中华文化文化交流综合国力
礼的精神,恭敬辞让,言行有节。“恭敬之心,礼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恭敬辞让是礼的根本精神。“道之以德,齐之以礼”,“博学于文,约之以礼”,礼的作用在规范和节制人们言行,使人言行有度。表现于言行,就是守规矩,讲礼貌,不任性。内在的义、群、和的精神追求和外...[详细]
时间:2016-02-18 13:16
查看:942次标签:核心价值观中华文化道德礼制
传承和创新旗袍文化,不必为G20峰会“应景”,更没有必要全城女性都穿旗袍。这样,推广旗袍,就变得单纯起来——没有强制也没有压力,纯粹是一种个人行为,一种文化自觉,一种文化坚守。而这种自觉和坚守,会让我们自然而然地寻迹而上,把目光投射在历史遗留下来的衣冠文化上。...[详细]
时间:2016-02-02 16:10
查看:683次标签:G20峰会中华文化旗袍传承创新
充分发挥中华文化创造力源泉的作用,需要找准中华文化与当代中国建设事业之间的“接口”,通过这种“接口”,连通传统与现代,让中华文化中有助于创新创造的一切因素充分地流注、融贯于中华民族新时代的伟大实践。当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就是一个重要“接口”。...[详细]
时间:2016-02-01 14:28
查看:964次标签:沈壮海中华文化核心价值观创造力
中华文化的贵和思想,以和为贵,和而不同,在承认差别的前提和基础上求各得其所,指示了解决当代人类面临的危机的方向。今天我们深化改革,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以及外交上实行和平外交政策,促进世界的和平、发展,某种意义上可以说也是求“万物各于其所”。...[详细]
时间:2016-01-28 10:16
查看:538次标签:钱逊中华文化核心价值以和为贵
世界是和的世界;万物以和为基础,存在于和的状态中。以和为贵是在这一根本认识基础上提出的,就是以和为最高的价值。和的实质是各得其所,以和为贵就是要在承认差别的前提和基础上求各得其所。...[详细]
时间:2016-01-28 10:09
查看:414次标签:核心价值观中华文化以和为贵和平发展
中华文化是发展的,其崇德乐群,以天下为己任的精神,也随时代前进而发展,不断取得新的时代内容和表现形式。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这一精神在当代中国革命建设中的集中体现和升华。...[详细]
时间:2016-01-21 13:29
查看:1023次标签:钱逊中华文化核心价值社会群体
中华文化元素是构建当代中华文化的基本成分之一,是塑造国家形象、提升国民精神的重要资源。开掘并弘扬中华文化元素,有助于加深中华文化对国人的感召力、亲和力,促使人们增强历史敬畏感和时代使命感、提升民族自信心和传承创新中华文化的自觉性。...[详细]
时间:2016-01-21 09:44
查看:413次标签:冯天瑜中华文化中国元素汉字
中华文化是发展的,其崇德乐群,以天下为己任的精神,也随时代前进而发展,不断取得新的时代内容和表现形式。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这一精神在当代中国革命建设中的集中体现和升华。...[详细]
时间:2016-01-21 09:34
查看:476次标签:核心价值观中华文化社会群体崇德乐群
任何真正爱护中华文化的人,必须同时是一个爱国主义者,必须维护中华民族的独立和领土完整。中国的分裂,必然造成中华文化的碎片化、中华文化发展的中断。在当代中国,只有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才能保证中华文化永不断流。...[详细]
时间:2016-01-18 13:55
查看:2740次标签:陈先达马克思主义传统文化中华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