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中华民族的“大同”理想和“小康”思想可以发现,中国梦的追求及其价值内涵和中华民族的社会理想,两者之间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详细]
时间:2015-12-03 09:48
查看:897次标签:李君如中华民族中国梦核心价值观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中国梦,连接了中国的历史、现实和未来,同时在中国共产党与中国人民之间架起了一座直通的桥梁,把党的意志与人民的共识、民族的情感连接了起来,也表达了中国共产党对国家、...[详细]
时间:2015-12-03 09:00
查看:631次
标签:李君如中国梦中华民族社会理想习近平讲话精神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重要战略思想,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新一届领导集体对我国发展目标的美好展望,对当前现实问题的精确把握,对中国共产党执政经验的深刻反思。...[详细]
时间:2015-11-30 09:14
查看:1301次标签:罗成翼中国梦四个全面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一个民族的复兴需要强大的物质力量,也需要强大的精神力量。没有先进文化的积极引领,没有人民精神世界的极大丰富,没有民族精神力量的不断增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可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没有中华文化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详细]
时间:2015-11-30 09:08
查看:1834次标签:范玉刚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华文化学习习近平讲话精神
英雄是一个民族的精神脊梁,一个社会的价值标杆。东北抗日联军就是在中华民族危难关头,与日本侵略者进行艰苦卓绝斗争的英雄群体。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之际,...[详细]
时间:2015-11-25 09:05
查看:1388次
标签: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中华民族东北抗日联军中国共产党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强大生命力,是中华民族不断创造积累的宝贵精神财富,几千年来从未间断、从未断裂,今天依然具有强大生命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所以具有强大生命力,还在于它注重吸收其他文化优秀成果,历久弥新。从某种程度上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发展史就是一部不断自我...[详细]
时间:2015-11-19 13:58
查看:1184次标签:樊东光传统文化中华民族文化建设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渗透的是中华文化的精神追求,表达了中国追求和平发展和为世界福祉贡献力量的决心。正如习近平主席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所指出的,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详细]
时间:2015-11-19 09:53
查看:968次标签:方光华命运共同体中华文化中华民族
两岸交流,归根到底是人与人的交流,最重要的是心灵沟通。两岸同胞要以心相交、尊重差异、增进理解,不断增强民族认同、文化认同、国家认同。中华文化是两岸同胞共同的精神财富,也是两岸同胞血脉相连的精神纽带。...[详细]
时间:2015-11-06 14:35
查看:1381次标签:习近平两岸关系血脉中华民族流动
全体中华儿女都有一个共同的家——中国。高枫的《大中国》是一首校园民谣曲风的歌曲,唱出了祖国河山的多姿多彩,表现了中国人共有的民族自尊与自豪,“一个家”的比喻让人觉得爱国就是那么亲切...[详细]
时间:2015-10-20 10:48
查看:3940次
标签:《大中国》民族团结繁荣昌盛中华民族
天下大势,浩浩荡荡。中华民族迈向复兴的脚步不可阻挡,这一激动人心的历程,必是与世界共舞的历程。一个坚持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中国,定如鲲鹏展翅,在国际风云际会中乘风翱翔,托举起民族复兴的伟大梦想,为促进人类和平与发展作出更大贡献。...[详细]
时间:2015-10-15 09:09
查看:369次标签:中国变革全球治理体制中华民族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艺创作方法有一百条、一千条,但最根本、最关键、最牢靠的办法是扎根人民、扎根生活。应当看到,人民是历史大舞台的真正主角,生活是文学创作的源头活水。只要文学存在,人民与文学、生活与文学的关系问题就永不过时。...[详细]
时间:2015-10-15 09:01
查看:1140次标签:刘奇葆文学中华民族精神世界
撕裂就是把作为一个历史过程整体的当代中华民族及其精神成果加以断裂,或者朝前,或者朝后,或者朝左,或者朝右,总之是要把它割断、凝固化,从而撕成碎片。我觉得,这是我们应该高度注意和警惕...[详细]
时间:2015-10-12 16:45
查看:688次
标签:李德顺中华民族主体性中国精神
从我国社会历史发展的进程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辟、形成和发展,离不开中华民族五千年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离不开自鸦片战争以来中华民族对完成民族独立与人民解放、国家富强与人民富裕两大历史任务的不懈探索,更离不开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的成功实践,...[详细]
时间:2015-10-12 13:54
查看:2365次标签:戴木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道路中华民族
撕裂就是把作为一个历史过程整体的当代中华民族及其精神成果加以断裂,或者朝前,或者朝后,或者朝左,或者朝右,总之是要把它割断、凝固化,从而撕成碎片。我觉得,这是我们应该高度注意和警惕的不良倾向。...[详细]
时间:2015-10-12 09:56
查看:828次标签:李德顺中华民族主体性中国精神
中国道路拥有巨大的潜能和优势,使中国逐步跨越了“中等收入陷阱”,成功应对了亚洲金融危机、美国金融危机,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吸引了全世界的广泛关注。...[详细]
时间:2015-10-10 13:19
查看:1507次标签:王明生中华民族新中国成立历史意义
文化多样性是中华文化的底色和基础,也是中华文化生生不息的生命力所在。我国是多民族、多元文化的国家,每一个民族不论大小,历史上都对中华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做出了独特的贡献,每一个民族的独特文化都属于中华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并为整个中华民族共同享有。...[详细]
时间:2015-10-09 10:11
查看:1027次标签:哈正利中华民族共同体民族团结
中华民族一百多年来奋斗的历史,就像一场不间断的接力跑。后继者总是以前人所达到的高度作为出发点,再一次远远跑到他的前面。正是从这里起步,中国共产党继续带领中国人民,逐步走向社会主义建设的新长征,探索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详细]
时间:2015-10-09 09:31
查看:925次标签:金以林新中国中华民族中国共产党
治国必先治党,治党务必从严。新形势下,我们党的自身建设面临一系列新情况新问题新挑战,落实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任务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繁重、更为紧迫。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永葆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是摆在全党面前的重大历史性课题。...[详细]
时间:2015-10-09 09:29
查看:932次标签: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华民族党的建设
中国道路拥有巨大的潜能和优势,使中国逐步跨越了“中等收入陷阱”,成功应对了亚洲金融危机、美国金融危机,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吸引了全世界的广泛关注。...[详细]
时间:2015-10-09 09:12
查看:2050次标签:王明生新中国成立中华民族历史意义
新中国成立之后,我国政府坚持各民族平等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作为解决民族问题和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并确定在少数民族聚居地方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新型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得以确立、巩固,并不断发展,增强了各民族人民对于祖国,对于中华民族...[详细]
时间:2015-10-08 14:37
查看:332次标签:唐华民族团结中华民族中国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