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民族的复兴需要强大的物质力量,也需要强大的精神力量。没有先进文化的积极引领,没有人民精神世界的极大丰富,没有民族精神力量的不断增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可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没有中华文化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详细]
时间:2015-11-30 09:08
查看:1834次标签:范玉刚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华文化学习习近平讲话精神
习近平总书记在《干在实处 走在前列·在浙江省富阳市调研时的讲话》等文中引用了《孙子兵法·虚实第六》中的一句话,“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这句话蕴含哪些人生智慧?它对领导干部处理不同...[详细]
时间:2015-11-25 16:22
查看:2801次
标签:跟着习主席学国学学国学中华文化人生智慧郭继承
习近平总书记在《干在实处 走在前列·在浙江省富阳市调研时的讲话》等文中引用了《孙子兵法·虚实第六》中的一句话,“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这句话蕴含哪些人生智慧?它对领导干部处理不同...[详细]
时间:2015-11-23 13:49
查看:5343次
标签:跟着习主席学国学学国学中华文化人生智慧郭继承
习近平总书记在《干在实处 走在前列·在浙江省富阳市调研时的讲话》等文中引用了《孙子兵法·虚实第六》中的一句话,“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这句话蕴含哪些人生智慧?它对领导干部处理不同地...[详细]
时间:2015-11-23 13:43
查看:3821次
标签:跟着习主席学国学学国学中华文化郭继承人生智慧
习近平总书记在《干在实处 走在前列·在浙江省富阳市调研时的讲话》等文中引用了《孙子兵法·虚实第六》中的一句话,“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这句话蕴含哪些人生智慧?它对领导干部处理不同地...[详细]
时间:2015-11-23 13:30
查看:6310次
标签:跟着习主席学国学学国学排兵布阵中华文化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渗透的是中华文化的精神追求,表达了中国追求和平发展和为世界福祉贡献力量的决心。正如习近平主席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所指出的,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详细]
时间:2015-11-19 09:53
查看:968次标签:方光华命运共同体中华文化中华民族
习总书记在《在中法建交五十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讲话》等文中引用了《礼记·中庸》中的一句话,“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这句话有何深刻内涵?它凝聚了中华文化的哪些智慧?它对我们...[详细]
时间:2015-11-18 14:44
查看:1950次
标签:郭继承跟着习主席学国学学国学中华文化文化博览
习近平总书记在《在中法建交五十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讲话》等文中引用了《礼记·中庸》中的一句话,“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这句话有何深刻内涵?它凝聚了中华文化的哪些智慧?它对...[详细]
时间:2015-11-17 11:13
查看:7808次
标签:郭继承跟着习主席学国学学国学中华文化文化博览
习总书记在《在中法建交五十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讲话》等文中引用了《礼记·中庸》中的一句话,“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这句话有何深刻内涵?它凝聚了中华文化的哪些智慧?它对我...[详细]
时间:2015-11-17 11:03
查看:8664次
标签:跟着习主席学国学学国学万物并育天下篇中华文化
习总书记在《在中法建交五十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讲话》等文中引用了《礼记·中庸》中的一句话,“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这句话有何深刻内涵?它凝聚了中华文化的哪些智慧?它对我们...[详细]
时间:2015-11-17 08:49
查看:5309次
标签:跟着习主席学国学学国学郭继承中华文化国学
中和理论强调以时而中。孔子提出“中庸”,并把它视为“至德”,即最高的生存智慧。中庸者,是“中和之谓用”,即用中,是实践运用中和之道。然而,由于客观实际处于变化中,因此,“中”也必然是变化的,因时而异的,所以孔子说:“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中庸的实质是时中...[详细]
时间:2015-11-16 09:04
查看:2396次标签:董根洪中和之道中华文化和而不同
习近平总书记在《青年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中引用了《礼记·中庸》中的一句话,“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这句话有何深意?它对...[详细]
时间:2015-11-11 13:09
查看:4000次
标签:跟着习主席学国学学国学劝学篇中华文化海纳百川
习近平总书记在《青年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中引用了《礼记·中庸》中的一句话,“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这句话有何深意?它对...[详细]
时间:2015-11-10 15:27
查看:14686次
标签:跟着习主席学国学学国学劝学篇中华文化海纳百川
习近平总书记在《青年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中引用了《礼记·中庸》中的一句话,“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这句话有何深意?它对...[详细]
时间:2015-11-10 09:37
查看:6289次
标签:郭继承学国学跟着习主席学国学劝学篇中华文化
习近平总书记在《青年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中引用了《礼记·中庸》中的一句话,“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这句话有何深意?它对...[详细]
时间:2015-11-10 09:07
查看:11762次
标签:劝学篇图说跟着习主席学国学学国学中华文化
文艺是时代前进的号角,它最能代表一个时代的风貌,最能够引领一个时代的风气。中华民族源远流长,有着灿烂辉煌的文明,当欧洲还处于黑暗时期的时候,中国就已经是世界上最灿烂的文明古国了。文...[详细]
时间:2015-11-09 08:28
查看:3675次
标签:陈树文文艺工作文明古国中华文化文艺作品
中华文化在历史的长河中绵延不断、奔流不息,同时又在流经的河道里吸纳了不同的水源,形成了不同的走向,造就了不同的景象,由此划分为不同的游段。中华文化是历史与当代的统一。中华传统文化标志着民族文化的历史,包含着中华文化的成果,承载着文化传承的基因。中华文化在当代没...[详细]
时间:2015-11-04 09:56
查看:1166次标签:颜晓峰中华文化文化软实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力量源泉,文艺创作要吸收中国文化的营养,来提升作品的质量和水准。如果一个民族是一棵大树,它的根就是这个民族的文化。如果一个民族的文化被斩断了,这个民族就...[详细]
时间:2015-11-03 11:28
查看:3185次
标签:郭继承中华文化文艺创作民族文化精神家园
中华民族正处在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实现民族复兴其中一个要素就是要在精神文化方面形成民族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对当前社会成员具有最广大影响力的就是文艺工作。文艺作品传递的信息、价值观,对...[详细]
时间:2015-11-03 11:21
查看:792次
标签:郭继承文艺工作者文艺创作中华文化文艺作品
刘云山指出,推进文艺繁荣发展,要强化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切实解决群众立场和群众感情问题,完善保障长期深入生活的具体经济政策,把深入生活作为文艺工作者业务考核的重要依据,建立常下...[详细]
时间:2015-10-20 20:01
查看:281次
标签:刘云山文艺工作艺术家中华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