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从根本上说,就是大力弘扬和建设中华文化。我们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路,把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弘扬和建设中华文化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详细]
时间:2015-10-20 15:47
查看:404次
标签:中华文化文艺工作座谈会自强不息中国力量
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从根本上说,就是大力弘扬和建设中华文化。我们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弘扬和建设中华文化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详细]
时间:2015-10-20 09:37
查看:3879次
标签:中华文化文艺工作座谈会自强不息中国力量
中国精神是社会主义文艺的灵魂,弘扬中国精神是文艺工作者的神圣职责。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精神。文艺是铸造灵魂的工程,文艺工作者是灵魂的工程师。...[详细]
时间:2015-10-15 13:08
查看:816次标签:文艺作品精神食粮中华文化中国精神
文艺事业是党和人民的重要事业,文艺战线是党和人民的重要战线。长期以来,广大文艺工作者致力于文艺创作、表演、研究、传播,在各自领域辛勤耕耘、服务人民,取得了显著成绩,作出了重要贡献。...[详细]
时间:2015-10-15 08:48
查看:2598次标签:习近平文艺事业中华文化文艺繁荣发展大计
习近平强调,如果“以洋为尊”、“以洋为美”、“唯洋是从”,把作品在国外获奖作为最高追求,跟在别人后面亦步亦趋、东施效颦,热衷于“去思想化”、“去价值化”、 “去历史化”、“去中国化...[详细]
时间:2015-10-15 08:34
查看:1998次
标签:习近平文艺座谈会文化资源文艺事业中华文化
“疑今者,察之古;不知来者,视之往。”历史上发生过的很多事情都可以作为今天的镜鉴,中国的今天是从中国的昨天和前天发展而来的,我们不是历史虚无主义者,也不是文化虚无主义者,不能数典忘...[详细]
时间:2015-10-12 16:47
查看:3913次
标签:跟着习主席学国学中华文化文化基因反对历史虚无主义郭继承
习主席热爱中华文化众所周知。澳门大学,他用座谈授课的方式,上了一堂中华文化“公开课”。习老师课讲得怎样?听听现场不绝于耳的掌声、赞叹声就知道了。...[详细]
时间:2015-10-09 14:01
查看:10515次
标签:澳门中华文化总书记澳门大学习老师
各民族只有“像石榴籽那样紧紧抱在一起”,中华民族这棵参天大树才能枝繁叶茂。各族干部群众要切实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只要辛勤培育民族团结的石榴之树,定会结出颗满籽饱的石榴之果。...[详细]
时间:2015-09-29 13:10
查看:5153次标签:民族工作石榴籽中华文化民族团结
无论时世如何变迁,月饼始终是国人无法忘却的珍爱,经过现代人尤其是年轻人的改良品种、创意玩法,融入国人特有的节日情怀,形成一种新的时尚文化,让人们在不知不觉的品尝、娱乐中加深对民族传统节日的了解和重视。...[详细]
时间:2015-09-28 14:34
查看:491次标签:斯涵涵中华文化民族文化中秋节
做好民族工作,最关键的是搞好民族团结,最管用的是争取人心。立足于尊重差异基础上动之以情的“晓之以理”,是把中国特色民族观渗透到民族工作治理能力之中的关键。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把民族工作事务全面纳入法治轨道,更是牢固树立正确民族观的题中应有之义。...[详细]
时间:2015-09-16 14:32
查看:1728次标签:郝时远民族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华文化
明末清初思想家黄宗羲说,思想学术为天下之“公器”“公识”,要由天下士人共同研究,确定其价值。在他看来,思想学术上的会通精神有助于打破学术上的门户之见,综合各家之长,开辟出一条新路。...[详细]
时间:2015-09-01 14:03
查看:600次标签:张岂之中华文化思想会通
中华文化“尚和合”的和生、和处、和立、和达、和爱作为化解各种冲突与危机之道再度勃兴,标志着中华文化的觉醒和自信,是温故创新的活水和根基,是中华文化一浪高过一浪的内生增长力。...[详细]
时间:2015-08-31 10:44
查看:378次标签:张立文中华文化民族精神传统文化
中华文化的核心和灵魂,就是那些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发展提供基本价值、理想信仰、精神动力和前进方向的伟大思想。...[详细]
时间:2015-08-28 10:18
查看:1085次标签:俞可平思想家顾准中华文化
历史上,中国从未领导世界,天下体系只是东亚国际体系。这意味着传统中华文化不能自动转化为现代话语权。因为传统的华夏体系是垂直型国际体系,与当今东亚地区流行的平行型威斯特伐利亚体系相迥异。这使得我们用历史上的归宿来确立当今主权地位时,面临时空体系的纠纷。...[详细]
时间:2015-08-21 15:00
查看:990次标签:王义桅国际话语体系困境路径中华文化
中国传统儒学自汉代确立经学地位以来,就形成了绵延不绝的经学思维方式,而其核心就在于崇圣、崇经与尊君。这里的“崇”并非崇高之崇,而是崇拜之崇。“国学热”对儒家经典的理解与诠释立足于脱...[详细]
时间:2015-08-19 13:40
查看:607次
标签:张师伟国学热政治价值传统儒学中华文化
中国传统儒学自汉代确立经学地位以来,就形成了绵延不绝的经学思维方式,而其核心就在于崇圣、崇经与尊君。这里的“崇”并非崇高之崇,而是崇拜之崇。“国学热”对儒家经典的理解与诠释立足于脱离社会土壤的文本分析,通过对儒家圣人与经书的抽象继承,最终表现出对一系列核心性基...[详细]
时间:2015-08-19 09:49
查看:666次标签:张师伟国学热政治价值传统儒学中华文化
中国哲学的特有的思路是以人为主体,将“天、地、人”融为一体,即“天人合一”的思考方式。这实际上是不同于西方的一条主体性哲学路线,是一大丰富宝藏。但其理论阐述和实践应用,有待于整理、展开和提升。这需要走出经学主义的治学方式。...[详细]
时间:2015-08-17 08:57
查看:372次标签:李德顺中华文化中国哲学民族精神
在“习式外交”的成绩单中,习大大亲和、优雅的举止,以及对中华文化的宣扬,无不让各国人民眼前一亮。国际上也刮起了一阵“中国古典文化风”。...[详细]
时间:2015-08-10 08:39
查看:1666次标签:国学习式外交传统文化中华文化
“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家道正,则天下定。习近平总书记特别强调家庭建设的重要性,指出良好的家教教育不仅能够影响到家风、社风的形成,在党风、政风建设上也能发挥积极作用。...[详细]
时间:2015-07-30 16:22
查看:1364次标签:王伟光家风中华文化中华文明
在党的“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指引下,我们正处于一个伟大复兴的时代,淮河文化是复兴淮河流域的根与魂,淮河流域发展潜力巨大,复兴前景可期,就让我们专家学者、社科联、地方三个方阵齐心协力,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共同把淮河文化研讨会办好,把文化安全维护好,积极贡献...[详细]
时间:2015-07-24 12:58
查看:1920次标签:李井伍淮河文怀中华文化业务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