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件件流失文物踏上归途,见证的是中华民族从屈辱颠沛到富强兴盛的历史脚步,向世人昭示了“民族弱则文物失,国运强则文化兴”的深刻道理。流失文物回归,重续断裂的历史记忆与情感链条,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注入强大的精神力量。...[详细]
时间:2023-02-09 08:16
查看:332次标签:习近平的文化情缘文物文化遗产流失文物
自古以来,我国一直重视运河建设。可以说,运河不单是漕运枢纽,更是文化、经济交流融合的纽带。那么,我们如何将历史上的运河文化进行展示呢?这就需要我们建立运河博物馆。现在,北京的运河博...[详细]
时间:2022-12-26 15:30
查看:873次
标签:朱永杰大运河文化带运河文化文物博物馆
9件文物,9个故事,从繁盛的汉唐帝国追溯到遥远的石器时代,从黄河源到入海口,勾勒黄河文明发展演进的轨迹。透过这9件文物,我们又触摸到了黄河文化的根与魂。...[详细]
时间:2022-10-20 11:13
查看:533次标签:《国宝中的黄河文明》黄河文化文物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文物考古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就考古工作作出系列重要论述和重要指示批示。2020年9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就考古工作发表重要讲话。2021年10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致信祝贺仰韶文化发现和中国现代考...[详细]
时间:2022-10-10 13:22
查看:186次标签:考古强国考古工作文物
相遇,是一个迷人的主题。任性自然、尊重文化的中国人,更愿意将相遇设定在青山绿水中、文华灿烂中,这是我们向往的自然天地,这是我们追慕的精神家园。...[详细]
时间:2022-09-30 13:20
查看:343次标签:文物多元文化中华文明
中国人是世界上最早使用绿松石的人群之一。中原先民不俗的审美品位在二里头得到了延续与创新,他们用绿松石塑造出龙的形象,将华夏儿女是龙的传人写入历史记忆中。...[详细]
时间:2022-09-16 14:15
查看:372次标签:中华文明文物龙的传人青铜器多元文化
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位于江西省南昌市西湖区中山路380号。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成立于1956年,1959年正式对外开放,1961年被国务院公布为首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所辖五处革命旧...[详细]
时间:2022-09-07 14:44
查看:3030次
标签: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南昌起义文物
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位于江西省南昌市西湖区中山路380号。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成立于1956年,1959年正式对外开放,1961年被国务院公布为首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所辖五处革命旧...[详细]
时间:2022-09-07 14:44
查看:2913次
标签: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南昌起义文物
“铜奔马”造型有趣,“飞燕”憨态可掬。近日,由甘肃省博物馆推出的以“马踏飞燕”为原型的文创玩偶持续走红,受到消费者欢迎。从故宫博物院的“朝珠耳机”,到河南博物院的“考古盲盒”,再到四川三星堆博物馆的文创雪糕,近年来,博物馆文创开发热度不减,产品屡屡引发关注。...[详细]
时间:2022-08-29 09:31
查看:480次标签:文创产品文物历史文化
文物是国家历史的见证,是民族记忆的载体,是联系历史与现实的文化纽带。抗战期间,故宫文物南迁华东,避地西南,离京十几载,为存续文脉谱写了一曲文化抗战的壮歌。在那些艰苦卓绝的日子里,故宫文物随着国家命运跌宕起伏,承载了一段深刻隽永的民族记忆。...[详细]
时间:2022-08-24 16:17
查看:623次标签:文物文物迁移文物保护
很多人可能认为,讲解工作没什么难度。其实不然。讲解不只是熟练背诵讲稿,生动讲述文物知识,更重要的是因人施讲,根据不同人群的特点、需求做有针对性的讲解。想要做到这一点,首先得尽可能拓宽自己的知识面。...[详细]
时间:2022-08-18 09:00
查看:231次标签:文物博物馆传承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考古是和古人的一次对话,出土文物不仅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更延续和承载着民族精神家园的结晶。近年来,考古逐渐撕下了往日的神秘面纱,通过积极寻找与流行文化的结合点,多角度多层次多方位展示中国传统...[详细]
时间:2022-07-26 13:25
查看:316次标签:考古民族精神中国传统文化文物
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九次集体学习时强调,文物和文化遗产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基因和血脉,是不可再生、不可替代的中华优秀文明资源。我们要积极推进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挖掘文物和文化遗产的多重价值,传播更多承载中华文化、中国精神的价值符号和文化产...[详细]
时间:2022-07-22 15:49
查看:349次标签:文明之美看东方文物文化遗产中华文明
暑假期间,上海闵行博物馆举办的历史主题展吸引不少观众,来自陕西西安博物院的130余件/组唐代精品文物,为观众描绘了唐都长安人的生活画卷。新华社记者 刘颖 摄...[详细]
时间:2022-07-22 15:04
查看:940次
标签:展览文物唐代
戴金面罩青铜人头像、唐仕女俑、击鼓说唱俑、铜奔马、鸳鸯莲瓣纹金碗……当文物齐聚一堂,它们会有哪些奇妙的想法?一起来看这场别开生面、妙趣横生的文物茶话会吧!...[详细]
时间:2022-07-21 15:30
查看:295次标签:文明之美看东方文物国际博物馆日
“文物和文化遗产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基因和血脉,是不可再生、不可替代的中华优秀文明资源。要让更多文物和文化遗产活起来,营造传承中华文明的浓厚社会氛围。”一直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曾在不同场合多次对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作出重要指示。...[详细]
时间:2022-07-21 09:04
查看:350次标签:文明之美看东方文物文化遗产中华文明
当日是国际博物馆日,海南省博物馆推出“动物总动员——馆藏动物文物展”,从馆藏文物中精选150余件套动物文物展出。...[详细]
时间:2022-05-18 15:12
查看:784次
标签:国际博物馆日动物文物
70件文物讲述一部人类简史:《文明的路标》。...[详细]
时间:2022-05-18 11:20
查看:359次标签:文物《人类简史》博物馆
优秀的文创产品,不要抄袭、不要守旧、不要封闭,要能够传达出中华文化的开放性、包容性与创造性,对内凝聚文化自信,对外展现文化形象。...[详细]
时间:2022-03-29 13:47
查看:689次标签:文化文创文物
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丰富全社会历史文化滋养。这是习近平总书记的殷切嘱托,也是中国文物工作者的生动实践。...[详细]
时间:2022-02-10 11:05
查看:691次标签:文物历史文化文化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