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是治国之重器,良法是善治之前提”。依法治国是当代中国国家治理的根本特征和基本方向,“良法善治”引领社会价值多样化发展的根本途径。这包含着极为丰富的内涵。...[详细]
时间:2015-04-22 10:44
查看:818次标签:欧阳康国家治理社会价值观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法治环境的变化,行政管理活动开始向公共行政和公共治理转化,行政主体也正由单一行政机关向多元主体转变。新行政诉讼法的修订就是要构建对行政权力的监督与制约体系,助力推进依法治国、提升国家治理能力。...[详细]
时间:2015-04-21 14:12
查看:309次标签:邓晔新行政诉讼法国家治理
财政作为配置公共资源的核心制度安排,体现着政府与市场、政府与社会、中央与地方政府之间三大重要关系,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等各个方面,对所有与公共资金相关的主体、行为都将产生重要影响,与各级政府、所有政府部门更是密切相关。因此,需要加强对新一轮财税...[详细]
时间:2015-04-17 15:10
查看:1295次标签:冯俏彬财政国家治理财税体制改革
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要强调法治的力量,但是在互联网时代,法治的力量必须与互联网相融合才能发挥出极致的效果。这涉及到一系列的规范社会权力运行和维护公共秩序的制度和程序,不但包括规范行政行为,还包括规范市场行为和社会行为。...[详细]
时间:2015-04-17 14:43
查看:936次标签:董立人互联网思维国家治理
党风带动政风,政风带动民风。县域主官的工作作风、生活作风、道德情操,既是全县各界关注的焦点,也是县域党政干部的风向标,进而直接影响着全县的社会风气。...[详细]
时间:2015-04-14 15:52
查看:565次标签:王建康三严三实国家治理
要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建设一个强大的得人心的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国家,固然应该重视对儒家优秀治理思想的继承,但还应该从包括其他各家学术在内的整个中华文明大传统中吸取治理智慧。...[详细]
时间:2015-04-14 09:36
查看:812次标签:刘晨光国家治理大陆新儒家
民主观念在中国的传播已经有100年以上的历史了。尤其是1978年以来的改革开放,不但是经济上的,更是政治社会上的深刻的结构性变化,其中民主政治的成长轨迹更值得书写。...[详细]
时间:2015-04-13 08:46
查看:1030次标签:杨光斌民主改革国家治理
全面依法治国是治理现代化的制度保障。法治化既是检验制度成熟程度的衡量尺度,也是推进制度定型的基本方式。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凡属重大改革都要于法有据,在整个改革过程中,都要高度重视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详细]
时间:2015-04-08 14:05
查看:557次标签:陈先春“四个全面”国家治理
推进乡村治理改革,需要树立整体性治理的思维和理念,按照城乡发展一体化、公共服务均等化、基层治理法治化的要求,整合资源、创新制度、改进方式,努力构筑主体多元、方式多样、过程互动、机制灵活的乡村治理体系。...[详细]
时间:2015-04-07 09:04
查看:400次标签:邱石乡村治理国家治理
以预算法促进财税法治、以财税法治促进国家治理,就是通过依法管好“钱”来管好人和事,以财税之“良法”带动国家之“善治”。...[详细]
时间:2015-03-17 17:12
查看:567次标签:李旭章财税法治国家治理
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作出了战略部署。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各级领导干部在推进依法治国方面肩负着重要责任,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必须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可以说,运用法治思维治国理政,已经成为当前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面临的一场“大考”。...[详细]
时间:2015-03-11 17:10
查看:643次标签:巩富文依法治国国家治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化
财税法治的落实,需要观念的改变。一是理财治国——治理国家需要财政收入的合理合法合宪、财政支出的公开公平公正、财政管理的有规有序有则;二是公共财政——改变过去公共财产政府所有的观念,明确是人民把财产委托给政府代管。...[详细]
时间:2015-03-10 15:01
查看:670次标签:公共文化服务公民参与国家治理
依法治国是应运而生的,因为中国崛起到了今天这个地步,经济活动和社会结构已经非常复杂,唯有依法治国,才能真正解决好。这是中国国家治理体系走向成熟的一个标志。...[详细]
时间:2015-03-10 13:46
查看:1326次标签:张维为依法治国国家治理民主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 《决定》),提出全面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一方面是对党探索法治建设历程的回应,体现了党对法治认识达到新高度;另一方面是解决当前现实问题的需要,确立依法治国的理念刻不容缓。...[详细]
时间:2015-03-10 10:29
查看:611次标签:依法治国国家治理张正光
经过30多年的探索与实践,我国的改革已经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一些“难啃的硬骨头”渐次露出水面,已经成为影响和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如何有效解决这些难题?习近平在关于《决定》的说明中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深化改革“需要从法治上提供保障”。...[详细]
时间:2015-03-09 10:28
查看:722次标签:张正光依法治国国家治理
党的执政模式现代化与中国现代化的整体推进呈现为一个双向作用过程。今天,两者的这种双向互动达到了一个新的关键节点。这是由中国改革由易到难的渐进特点所导致的改革攻坚形势决定的。...[详细]
时间:2015-03-05 14:56
查看:966次标签:李海青执政模式国家治理
执政党自身建设的状况,从根本上决定了党能否不辱使命、战胜挑战,能否带领广大群众完成既定目标。从以上几方面的意义上看,“四个全面”从目标要求、任务要求和实践发展重点要求的统一上,对治国理政方略予以更为明确的展示。...[详细]
时间:2015-03-04 16:43
查看:3405次标签:“四个全面”国家治理社会发展
全面深化改革,是一场新的“赶考”。对治国理政的方式方法、战略战术,习近平同志有着系统的把握、深入的思考。习近平同志引用的古典诗文名句,谈安危、论治乱、道时机、讲大局、明根本、抓重点,充满了对执政之要的辩证认识,体现着对治理大国的深切认识。...[详细]
时间:2015-03-03 09:49
查看:1588次标签:习近平习近平用典国家治理
2015年是中国发展的关键节点,既要在已经取得的改革成效基础上继续寻求突破,又关系到“十三五”规划的顶层设计,对全面深化改革任务的完成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如期实现,具有承上启下的重要意义。...[详细]
时间:2015-02-28 09:08
查看:809次标签:全国两会全面深化改革国家治理
国家治理是一个由诸多规范制度协同作用的过程,既有法治内部的协同,如立法、执法、司法、守法的协同;又有法治外部的协同,如法治与德治的协同;也有权力间的协同,如中央权力和地方权力的协同,领导权、立法权、行政权、司法权和参政权的协同;还有党内法规与国家法规间的协同、...[详细]
时间:2015-02-16 14:26
查看:1382次标签:王明初依法治国国家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