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纯东,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院长、党委书记。
报告人分析思想文化、精神意识在国家强大、社会进步中所具有的重要作用,指出当前中国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客观...[详细]
时间:2015-01-15 23:14
标签:邓纯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意识形态工作思想文化国家治理
报告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出背景,主要内容,如何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个方面展开。报告人对如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做了深入的解读。报告从三个层面回答了建设什么样...[详细]
时间:2015-01-09 13:10
标签:韩建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意识形态工作国家治理
报告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出背景,主要内容,如何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个方面展开。报告人对如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做了深入的解读。报告从三个层面回答了建设什么样...[详细]
时间:2015-01-09 13:10
查看:4723次
标签:韩建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意识形态工作国家治理
新的历史条件下,习近平代表党和国家,从内政外交各个领域,在军事战略、文化战略、政治和经济建设战略、社会发展战略以及生态文明战略等多个方面,进一步阐明了战略思维价值取向必须牢牢定位于人民群众的利益实现上。...[详细]
时间:2015-01-09 11:02
查看:3384次标签:邹安乐习近平国家治理战略思维价值取向
2012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广东时指出:“要看到国际国内各种不利因素的长期性、复杂性、曲折性,不回避矛盾,不掩盖问题,从坏处准备,争取最好的结果,牢牢把握主动权。”习近平总书记的这段话深刻揭示了底线思维的本质。...[详细]
时间:2015-01-09 10:59
查看:1924次标签:钟君习近平总书记国家治理国家战略
着眼于当代中国政府转型与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的历史脉络可以发现,这次一号课题指向的虽是基层治理问题,但触动的却是传统中国社会治理模式中的深层瓶颈问题,因而意义深远。...[详细]
时间:2015-01-07 14:19
查看:793次标签:黄晓春当代中国国家治理瓶颈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古代主张民为邦本、政得其民,礼法合治、德主刑辅,为政之要莫先于得人、治国先治吏,为政以德、正己修身,居安思危、改易更化,等等。其中,儒家思想对于中国国民性的形成、社会治理形态的形成,曾经发挥过非常重要的作用。而且,到了今天,仍然有很强的社...[详细]
时间:2015-01-04 10:40
查看:1400次标签:张林江国家治理社会治理儒学文化
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中,国家治理所依据的法,并非来自人民之外的某个机构、组织的命令、强制,而是源自人民自己的意志。在坚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基础上,人民代表大会行使立法权。...[详细]
时间:2015-01-04 10:09
查看:14693次标签:张恒山依法治国国家治理法治中国
新法之所以打破常规将作出维持决定的行政复议机关列为共同被告,主要目的就在于敦促行政复议机关切实履行复议职责,在司法程序之外寻求行政争议的及时化解。...[详细]
时间:2014-12-31 10:21
查看:966次标签:章志远行政诉讼法修法国家治理
数据显示,今年1-11月,全国财政收入累计129595亿元,比2013年同期增长8.3%。而对比2011到2013年三年间,25%、12.9%和10.2%的增幅,不难看出近年来财政...[详细]
时间:2014-12-30 22:34
查看:434次
标签:财税体制改革国家治理财政收入
中国的国家治理价值目标的实质就是要把握好公共性与效率的平衡,核心命题是处理好政府、市场、社会的关系,在逻辑上要解决“多”和“一”的矛盾,就是要在社会多元主体治理中寻求统一的逻辑,就是要遵循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的规律,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详细]
时间:2014-12-29 09:46
查看:2531次标签:高小平国家治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个自信
《规划纲要》强调,各级党委(党组)要严格落实从严治党责任,认真履行抓班子带队伍职责,坚持以严的标准要求干部、以严的措施管理干部、以严的纪律约束干部,加强对主要领导干部行使权力的制约和监督,健全和落实日常从严管理监督制度,建立领导班子分析研判制度。...[详细]
时间:2014-12-25 09:53
查看:365次标签:中共中央办公厅领导班子建设国家治理
由于中国共产党处于执政地位,国家治理现代化也就意味着不但党的建设制度必须科学化,而且党的执政能力也必须现代化。因此,国家治理现代化实质上就对党的建设制度改革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这种要求从根本意义上讲,就是要着眼于实现党的执政能力的现代化。...[详细]
时间:2014-12-22 15:53
查看:652次标签:邱浩航党建制度改革国家治理
政治文明是中国共产党革命和执政始终追求的目标。党的宗旨是完全彻底、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党除了人民的利益没有自己的私利,党不允许自己的任何党员以权谋私,党始终和坚决反对腐败和滥权。...[详细]
时间:2014-12-22 14:33
查看:1025次标签:姜明安党的领导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治理
从党的建设来看,巩固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领导核心作用,必须维护中央权威。中国共产党是一个有着8600多万名党员的执政党,领导的是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从事的是前无古人的事业。改革开放30多年的实践充分证明: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详细]
时间:2014-12-19 14:16
查看:1303次标签:李庆刚邓小平中央权威国家治理党的建设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国家选择什么样的治理体系,是由这个国家的历史传承、文化传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决定的,是由这个国家的人民决定的。”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离不开对我国传统治理经验的重新思考和合理借鉴。...[详细]
时间:2014-12-17 11:00
查看:4267次标签:李文静国家治理历史文化
现代政治文明基本定型可以有一系列标志,不过有两个是具有根本性意义的:一是认同性,即民众对国家治理体系的认同性;二是有效性,即国家治理体系内部关系有机化,外部治理有效化。当前与未来中国反腐败工作发展与这两方面都有直接关系。...[详细]
时间:2014-12-16 14:06
查看:2604次标签:郑长忠政治新常态高压反腐国家治理政治文明结构
大学治理的结构体系是利益关系、权力关系和权利关系相互联系、整体构成的有机系统。大学治理涉及利益、权力和权利三个层面的关系。过去我们研究大学治理,往往偏重于权力与权利,而对利益却较少言及。其实,与其他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一样,高校成员之间的利益关系及其结构是大学治...[详细]
时间:2014-12-16 13:39
查看:669次标签:李立国大学治理国家治理办学自主权
党校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进程中,能够很好地发挥干部培训、思想引领、理论建设、决策咨询等职能作用,在新形势下党校职能作用的发挥不仅必要而且充分可行。...[详细]
时间:2014-12-16 09:28
查看:1255次标签:马正清法治思维国家治理党校
军事力量的衰败导致的是统治者失去应对内忧外患的基本能力,一旦社会出现大的动荡,盛世外强中干的真相就会一下子被捅破,王朝也就会随之进入一个新的循环周期。...[详细]
时间:2014-12-15 16:49
查看:376次标签:宫玉振集体性腐败王朝盛衰国家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