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深化改革,是一场新的“赶考”。对治国理政的方式方法、战略战术,习近平同志有着系统的把握、深入的思考。习近平同志引用的古典诗文名句,谈安危、论治乱、道时机、讲大局、明根本、抓重点,充满了对执政之要的辩证认识,体现着对治理大国的深切认识。...[详细]
时间:2015-03-03 09:49
查看:1651次标签:习近平习近平用典国家治理
2015年是中国发展的关键节点,既要在已经取得的改革成效基础上继续寻求突破,又关系到“十三五”规划的顶层设计,对全面深化改革任务的完成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如期实现,具有承上启下的重要意义。...[详细]
时间:2015-02-28 09:08
查看:847次标签:全国两会全面深化改革国家治理
国家治理是一个由诸多规范制度协同作用的过程,既有法治内部的协同,如立法、执法、司法、守法的协同;又有法治外部的协同,如法治与德治的协同;也有权力间的协同,如中央权力和地方权力的协同,领导权、立法权、行政权、司法权和参政权的协同;还有党内法规与国家法规间的协同、...[详细]
时间:2015-02-16 14:26
查看:1515次标签:王明初依法治国国家治理
科学有效的政府治理是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前提。政府的职责主要表现为保持宏观经济稳定,优化公共服务,保障公平竞争,加强市场监管,维护市场秩序,推动可持续发展,促进共同富裕等。...[详细]
时间:2015-02-13 10:10
查看:335次标签:陈潭国家治理治理能力
当代中国治理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四个全面”涵盖了其主体内容并指明了其主攻方向。这一工程的建设既需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核心作用,也需要全体人民的积极参与和热情投入。其成果不仅惠及今天的每个国人,而且指向未来几代人的福祉。...[详细]
时间:2015-02-11 09:54
查看:601次标签:刘东超“四个全面”国家治理
在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进程中,中国经济治理现代化的关键在于加快推进经济体制改革,旨在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资源有效性,使效率与公平得到适当平衡,使政府与市场关系得到妥善处理。...[详细]
时间:2015-02-05 14:29
查看:1062次标签:许正中国家治理现代化经济治理创新
“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高度重视现代化、不断求解现代化的结果,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梦想的必由之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毫无疑问离不开文化在其中的作用。...[详细]
时间:2015-02-05 13:45
查看:1590次标签:易昌良国家治理现代化进程行政文化建设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专门研究法治建设问题,就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作出决定,这在我们党和国家的历史上还是第一次。以此为里程碑,行进在复兴之路上的中国,进入全新的“法治时间”。...[详细]
时间:2015-02-02 14:44
查看:4279次标签:依法治国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法治中国国家治理
惟改革者进,惟创新者强,惟改革创新者胜。刚刚过去的2014年,全面深化改革在开局之年向着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总目标迈出了坚实、关键的第一步。...[详细]
时间:2015-01-28 08:58
查看:2790次标签: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深改元年国家治理
正风反腐的成功最终要靠坚定理想信念,增强宗旨意识,树立“三个自信”,使之“不想”。事实表明,理想信念动摇是最危险的动摇,理想信念滑坡是最危险的滑坡。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没有理想信念或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缺钙”,会得“软骨病”。...[详细]
时间:2015-01-27 15:48
查看:518次标签:黄红平反腐败新常态国家治理
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就是一个不断克服问题,优化国家治理体系的过程。这既是我国治国理念的重大转折,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理论创新,其核心是提高国家、市场与社会的协同治理能力。为此,我国在优化国家治理体系的过程中,要正确处理好中央与地方、政府与市场、政府与社会...[详细]
时间:2015-01-27 15:46
查看:1338次标签:俞大军国家治理全面深化改革社会治理
制度变革目的是促进社会治理,为长治久安和国强民富提供保障。《商君书·更法》说:“苟可以强国,不法其故;苟可以利民,不循于礼。”商鞅因变法死,但新法畅行于秦国,为秦统一中国提供了制度保障。...[详细]
时间:2015-01-27 14:37
查看:1277次标签:周国林政治文化习近平讲话国家治理
智库,胜在智,强在库。这个智,不单单是锦囊妙计,而是智慧谋略;这个库,超越了“幕僚”“师爷”层面,体现为系统的组织性力量。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是中央从完善决策咨询制度、提升国家治理能力、提高国家软实力出发作出的重要战略决策。...[详细]
时间:2015-01-27 10:20
查看:714次标签: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国家治理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与重要保障,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是关系我们党执政兴国、人民幸福安康、国家长治久安的重大战略问题。...[详细]
时间:2015-01-26 13:14
查看:449次标签:霍文琦法学理论国家治理话语权
深化群团组织改革,发挥中国特色的体制优势。工会、妇联、青年团、残联等群团组织是中国特色政治体制的有机组成部分,它们各自联系着不同的社会群体,如果能够发挥这些体制内组织的积极作用,则社会治理就有了相应的根基。...[详细]
时间:2015-01-26 10:35
查看:2053次标签:郑功成社会治理国家治理
依法治国框架下的舆论监督要依靠党的领导。党的领导是舆论监督的核心力量,我们要把舆论监督的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有机地统一起来,不断拓展舆论监督的新渠道、新平台,不断创造优质、高效的舆论监督环境,从而不断优化舆论引导氛围,以新闻宣传工作的新常态服务和服从于整个经济社...[详细]
时间:2015-01-22 10:57
查看:820次标签:尹韵公舆论监督国家治理依法治国
新世界是国家治理与政党执政的新环境。新世界作为现实世界与虚拟世界的叠加,多种势力在其中互动博弈。这种互动落实在具体的现实语境中,就给现实世界中的国家行为体与执政党建设提出了新的问题与要求。...[详细]
时间:2015-01-21 13:45
查看:1311次标签:李良荣互联网国家治理
中国特色新型智库,既要遵循国际智库运作的一般规律,体现专业性要求,又必须和中国特定国情相结合。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就是一个鲜明特征。新型智库深深植根于中国特有国情、体制机制之下,把握正确政治方向至关重要。...[详细]
时间:2015-01-21 13:03
查看:1038次标签:新型智库建设国家治理国家软实力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依法治国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关系我们党执政兴国、关系人民幸福安康、...[详细]
时间:2015-01-20 10:34
查看:311次标签:依法治国历史国家治理
报告人分析思想文化、精神意识在国家强大、社会进步中所具有的重要作用,指出当前中国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客观环境和紧迫性,强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根本任务是巩固马克思主义及其...[详细]
时间:2015-01-17 16:08
查看:62099次
标签:邓纯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意识形态工作国家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