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作者

关于国家治理的相关内容查看全部标签

  • 治理的要义在于“共治”和“法治”

    “治理”作为现代意义的用语,自世界银行首次使用20多年来,越来越普遍地为各国、国际组织官方所使用并赋予其新的意蕴。“治理”作为比“统治”“管理”“领导”等相关语汇更广义的用语,有两个不可或缺的要义:“共治”和“法治”。...[详细]
    时间:2014-03-24 09:37 查看:898次标签:法治国家治理张伯里全面深化改革共治

  • 政府在国家治理体系中的角色定位及改革趋势

    深化我国行政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是要明确政府在国家治理体系中的角色定位及未来改革趋势。明确政府在国家治理体系中的角色定位,是政府、市场和社会等多元主体追求和谐互惠的伟大实验。法治服务型政府建设关系着我国经济和政治体制改革的大局,是实现整个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详细]
    时间:2014-03-21 13:03 查看:2888次标签:国家治理政府金荣角色定位改革趋势

  • 民族复兴“冲顶”关键点

    “未来十年,将是中国加速发展的十年。”阎学通认为,“未来中国有足够多的领域可供改革开放,而每个领域的改革开放深化所起到的作用,都不亚于20世纪80年代初启动的改革,都可大幅促进中国实力的快速增长。”也正是这个关键期,中国面对的挑战前所未有,这是必须一举成功的“...[详细]
    时间:2014-03-18 12:49 查看:838次标签:民族复兴国家治理主动权

  • 推进国家治理 构建价值体系

    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专门部署了创新社会治理体制,是国家治理的重要内容。决定要求坚持系统治理、依法治理、综合治理的方针,其中就包含了强化道德约束、规范社会行为、协调社会关系、调节利益关系的举措。这就使社会治理更加注重群众的参与、自觉、配合。...[详细]
    时间:2014-03-18 12:35 查看:843次标签:国家治理价值体系颜晓峰

  • 从两会民主法治进程看国家治理现代化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院士秦大河直指环境污染问题:大气污染治理暴露管理纰漏,企业唯利是图、藐视法律,部门执法不严、惩处不力。放眼未来,发扬民主,善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必将为完善国家治理体系、提升国家治理能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有力制度保...[详细]
    时间:2014-03-17 09:37 查看:1082次标签:两会民主法治国家治理

  • 现代国家治理:新历史阶段的指导理念

    在这个新的历史起点上,人民要求的不仅仅是消费需求的逐渐满足,还要求公平正义。我国已经进入现代化过程的中级时期,人们在生活水平不断提升的同时,对公平正义的要求更加凸显,对文化认同更加迫切,对良好生态环境的渴望更加明显。...[详细]
    时间:2014-03-17 09:27 查看:318次标签:国家治理公平正义从严治党

  • 习主席魅力治理观察

    不管是习主席亲自排队买包子等亲民举动,还是官媒用漫画描绘习主席形象的大胆做法,都不应局限于外媒所解读的“中共魅力攻势”,而应理解为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必然要求。习近平总书记主政一年以来,致力于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既敢于向官员展露铁腕治贪的强势权力,又善于向百姓展现...[详细]
    时间:2014-03-12 13:35 查看:672次标签:宣传政治王善平国家治理

  • 从管理到治理 如何实现“一字之变”

    社会管理强调技能和技巧,而社会治理则是更高层次的管理,管理者本身也要被管理,对存在的问题,要先从自身找原因想办法。治理的外延是要依法管理、依法行政,管理者的权力要受到限制,要划清权力与市场的界限。...[详细]
    时间:2014-03-11 15:11 查看:917次标签:国家管理国家治理

  • 决定国家治理能力高低的三要素

    十八届三中全会把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确立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因而,要积极开发和有效运用信息技术、交通通讯、货币市场等技术要素,以为治理绩效提升奠定基础。...[详细]
    时间:2014-03-11 09:34 查看:823次标签:陈朋国家治理三中全会

  • 决定国家治理能力高低的三要素

    从传统的“国家管理”转变到现代的“国家治理”是政治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但是,这一转变建立在足够的国家治理能力的基础之上。从政治学的角度看,精良的制度、合理的结构和充分的绩效是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主要标示。...[详细]
    时间:2014-03-10 10:46 查看:1003次标签:国家治理国家管理

  • 中国经济治理长盛不衰之道

    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取决于国家经济治理能力,国家经济治理能力又取决于国家经济决策,国家经济决策又取决于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制度化。从1982年之后,中国逐渐形成了极具特色的国家经济决策机制,并“摸着石头过河”不断探索和试错,从而形成今天的两阶段、五步骤、循环往...[详细]
    时间:2014-03-07 12:56 查看:413次标签:中国经济两会《政府工作报告》国家治理

  • 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实现路径

    治理能力现代化是把治理体系的体制和机制转化为一种能力,发挥治理体系功能,提高公共治理能力。治理体系现代化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关系是结构与功能的关系,硬件与软件的关系。...[详细]
    时间:2014-03-05 09:55 查看:1018次标签:国家治理高小平解放思想

  • 践行核心价值观,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

    当下的问题是,如何把这些核心价值内化为全民族的行为,逐步变成民德、民俗,成为全体社会成员遵循的行为规范。把全体人民认可和认为可以接受的核心价值内化为民族的行为不是一朝一夕的过程,需要几代人甚至十几代人的努力。对此,一定要有清醒认识,切不可仅仅认为通过媒体的宣传...[详细]
    时间:2014-03-05 09:50 查看:1189次标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国家治理丁元竹

  • 习近平论中国传统文化

    中华民族是一个兼容并蓄、海纳百川的民族,在漫长历史进程中,不断学习他人的好东西,把他人的好东西化成我们自己的东西,这才形成我们的民族特色。...[详细]
    时间:2014-03-03 09:32 查看:1239次标签:习近平传统文化十八大国家治理

  •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完善党执政方式的伟大工程

    现代国家治理是依托制度的治理。制度作为软实力,直接决定着国家治理的成效。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社会转型期,一些原有的体制机制无法满足利益主体多元化、利益诉求多样化的需求,新的体制机制尚未健全,很多治理问题就是因为体制机制不配套、不衔接、不合理造成的。...[详细]
    时间:2014-03-03 09:31 查看:1108次标签:国家治理李鸿忠全面深化改革

  • 改革开放后国家制度治理思想的演进与完善

    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坚持把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国家治理体系是在党领导下管理国家的制度体系,国家治理能力则是运用国家制度管理社会各方面事务的...[详细]
    时间:2014-02-28 10:10 查看:498次标签:改革开放艾医卫国家治理

  • 把握改革总目标,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政治立场,坚持改革正确政治方向,始终坚定“三个自信”不动摇,咬定青山不放松,任尔东西南北风。围绕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让我们始终坚持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不动摇,大力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不...[详细]
    时间:2014-02-25 09:24 查看:398次标签:深化改革国家治理习近平讲话学习动态

  • 财政制度与国家治理的深层关系

    财税为治国经邦的大学问。唐朝中期的伟大理财家和政治家杨炎曾指出,财税为“邦国之大本、生民之喉命。天下理乱轻重,皆由焉”。财税不仅事关重大,亦系于博大精深之思想观念,更触及利益固化之藩篱。要想取得决定性成果,不冲破思想观念的束缚、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决无可能。《...[详细]
    时间:2014-02-24 14:59 查看:1171次标签:财政制度国家治理王雍君把权力关进制度笼子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 “治官”是国家治理的重中之重

    “治官”是治党之要、治国之基,也是国家治理体系建设重中之重。可以预见,在全面深化改革的伟大历史进程中,随着国家治理体系的不断健全完善,国家治理能力的持续现代化,各级党政领导干部都将承受前所未有的勤政廉政压力,也必将面临前所未有的干事创业、干净干事的巨大历史机遇...[详细]
    时间:2014-02-23 11:38 查看:1115次标签:治官国家治理考核评价机制

  • 锲而不舍 驰而不息 让节俭清风成常态

    勤俭节约于人于己、于家于国,都是大善、大爱、大美,是持家之宝、兴业之基、治国之道,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要求。“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简则约,约则百善俱兴;奢则肆,肆则百恶俱纵”。...[详细]
    时间:2014-02-22 20:39 查看:700次标签:两个务必节俭国家治理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