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一个国家而言,道路选择和理论创新,都要靠制度来保障;道路自信和理论自信,也必然体现为制度自信。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为人民幸福安康、为社会和谐稳定、为国家长治久安提供一整套更完备、更稳定、更管用的制度体系,我们有这个信心,有这个能力。...[详细]
时间:2014-02-21 10:39
查看:485次标签:评论员习近平讲话国家治理学习动态
“从社会管理到社会治理,虽然只是一个字的变化,但这不单是术语的变化,这代表着理念的变化创新。”俞可平认为,把促进公平正义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战略目标的重大调整,也是中国向着更高阶段的社会主义迈进。...[详细]
时间:2014-02-21 10:02
查看:680次标签:国家治理俞可平三中全会
没有好的制度,国家难以实现善治;没有卓越的制度执行力,再好的制度也会落空。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作出了深刻阐述,是我们准确把握国家治理现代化的科学指南。与治理体系现代化相比,我们在提高治理能力上需要下更大气力。...[详细]
时间:2014-02-20 09:35
查看:469次标签:国家治理学习动态善治
自《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崭新命题之后,学界同仁撰写发表了不少文章,对此进行了阐释,极大地拓展了人们的视野。它必然要...[详细]
时间:2014-02-19 10:13
查看:923次
标签:许耀桐国家治理三中全会
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深化改革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习近平总书记从世界历史和近代以来我国社会变革过程两个维度,深入阐明了“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一总目标的理论基础和科学内涵,强调“这是坚持...[详细]
时间:2014-02-19 09:06
查看:429次标签:全面深化改革国家治理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
习总书记2月17日讲话向世界释放重要信号:一要在坚定我们制度自信的基础上全面深化改革,二要在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坚守价值体系。...[详细]
时间:2014-02-19 09:04
查看:602次标签:国家治理叶小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所仰赖的制度规范,内含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平等、公正要求。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所倡导的职业操守,内含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敬业要求。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所主张的人际交往...[详细]
时间:2014-02-10 12:54
查看:1650次
标签:核心价值观国家治理制度评价应然状态和谐理念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简称《决定》)在“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总目标下,进一步重申和强调十八大报告中所提出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详细]
时间:2014-02-10 08:51
查看:1991次标签:李建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国家治理现代化
十八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把财政定位为国家治理的基础,这种对财政的认识超出了原有的经济学框架,达到了一个新的认识高度,具有深远意义。...[详细]
时间:2014-02-08 15:08
查看:1141次标签:三中全会全面深化改革财政改革国家治理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关键的落脚点和归宿在于“现代化”;我们只有以现代化为旨向识解国家治理问题,才能更好地领会其深刻蕴涵。...[详细]
时间:2014-02-08 13:02
查看:796次标签:许耀桐现代化国家治理
2014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深化改革的第一年,改革任务重大而艰巨。贯彻落实中央精神,结合地方发展实际,在新的一年里锐意进取、攻坚克难,各地怎么抓、怎么干?...[详细]
时间:2014-01-28 06:49
查看:2522次标签:书记国家治理新思维
协商民主只有成为一种体系,才能形成合力,发挥整体效应。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是一项实体性制度,还需要程序性制度来保障和实施。...[详细]
时间:2014-01-23 10:03
查看:493次标签:协商民主国家治理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着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持续稳定发展和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提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和“时间表”,这就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详细]
时间:2014-01-13 11:03
查看:1956次标签:包心鉴制度现代化国家治理
国家治理体系的形成和治理能力的提升,是一个历史的社会的发展过程,我国大致经历了管制(传统行政)——管理(新公共管理)——治理(治理现代化)三种状态;我国的国家治理必须立足于国情、政情、社情,要具有中国特色,即政府要在国家治理中起主导作用,也就是指有效的政府治理...[详细]
时间:2014-01-07 12:17
查看:3420次标签:许耀桐刘祺国家治理改革
中央编译局副局长俞可平认为,解放思想,加强顶层设计,总结地方创新经验,借鉴外国国家治理经验,坚决破除阻碍社会进步的体制机制,提高治理主体的素质这六个方面对推进国家治理体系的现代化尤为重要。...[详细]
时间:2014-01-06 09:32
查看:1610次标签:俞可平国家治理改革素质
司法权依法独立行使是我国宪法和诉讼法律确立的基本原则,也是许多国际公约所确立的普遍司法原则。长期以来,我国司法实践中存在部分机构性的干预,司法行政化、司法地方化,人情案、金钱案、关系案屡禁不绝,严重侵蚀司法的公信力。...[详细]
时间:2014-01-02 09:00
查看:546次标签:叶青司法体制改革国家治理
中国传统文化中虽然没有西方现代意义上的“治理”概念,但是就治理而言,在传统文化中是按照统治者“治国理政”的意义来阐述其含义的。实际上,治国理政是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重要命题和构成内容,其基本含义是统治者治理国家和处理政务之意。...[详细]
时间:2013-12-29 11:15
查看:793次标签:国家治理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是中国共产党遵循历史唯物主义原理,不断适应经济基础发展完善上层建筑的重要举措。...[详细]
时间:2013-12-28 11:56
查看:1765次标签:叶小文张峰国家治理协商民主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的亮点之一就是“治理”一词的鲜明提出和频繁出现,“治理体系”“治理能力”“治理水平”“治理方式”“国家治理”“社会治理”“政府治理”等一系列与治理有关的概念在三中全会当中被反复提及,这在党中央的历次重要会议、重要文件当中都是前所未有的事情。...[详细]
时间:2013-12-20 12:44
查看:801次标签:赵迎辉国家治理社会治理治理方式
确保改革沿着正确方向前进,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首要前提。全会将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确立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这一总目标明确了改革的根本性质和制度取向”。...[详细]
时间:2013-12-11 12:16
查看:1033次标签:中国改革执政能力依法治国国家治理党的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