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协同发展联合创新中心以解决京津冀协同发展中带有根本性、全局性、长期性的重大理论和政策问题为导向,结合国际学术前沿,开展区域发展科学研究、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探索提升高校协同创新能力的体制机制,力争成为世界一流、中国特色的区域科学中心和国家区域发展智库。...[详细]
时间:2015-09-18 11:02
查看:395次标签:京津冀高校联合创新中心协同发展
铁道第三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发布京津冀城际铁路网规划修编环境影响报告书,其中提到,三地将规划“四纵四横一环线”,以上线路将细分为24条线逐步修建,2020年先完成8条,直到2050年完全实现。另外,未来,三地中心城市要形成1至2小时交通圈,中部核心城市形成0...[详细]
时间:2015-09-17 14:58
查看:463次标签:京津冀核心城市交通圈城际线
探索建立知识产权共同评估体系、文化市场综合管理和执法联防协作机制,进一步净化区域文化市场,促进区域文化市场的健康发展。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推动三地文化生产要素市场联网,鼓励组建跨区域经营的现代文化企业,支持打造一批文化自有品牌,提升地区文化品牌影响力。...[详细]
时间:2015-09-17 09:20
查看:338次标签:京津冀三地文化协同发展战略框架协议
其次是文化市场割裂问题亟待解决。在传统行政体制下,文化产品和各种生产要素无法自由流动,地区、行业、企业间的优势无法互补,统一的文化市场难以形成。...[详细]
时间:2015-09-17 09:17
查看:284次标签:许立勇京津冀文化协同产业资源
创新文化生产经营机制,构建京津冀现代文化市场环境,构建共同的文化市场监管体系,统一市场门槛和文化产品质量标准,建立跨地区产权交易市场、人才流动机制、信息网络融合机制等,促进文化商品和要素能够充分流动。...[详细]
时间:2015-09-17 09:14
查看:305次标签:许立勇京津冀文化协同发展文化产业
在文化协同发展的道路上,探索已经开始起步。目前,三地已建立了三省市文化部门联席会议制度,共同开展专题调研,系统研究三地文化协同发展整体规划,同时也正在努力共同完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构建辐射毗邻三地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详细]
时间:2015-09-17 09:11
查看:1325次标签:京津冀文化协同三地文化发展产业实力
京津冀产业升级转移是立足产业分工和协作作出的战略规划,总体上来说要坚持市场主导、政府引导,按照资源互享、政策互惠、功能互补、融合互动的原则,着力理顺产业发展链条,优化产业结构,形成区域间产业合理分布和上下游联动机制。...[详细]
时间:2015-09-17 09:03
查看:310次标签:曹立京津冀产业升级产业转移
北京市平谷区、天津市蓟县、河北省三河市、兴隆县等四家京津冀地区基层法院14日签署沟通协作框架协议。今后,四地法院将在统一司法裁判标准、审判资源共享、法官交流培训以及执行等方面开展交流合作。...[详细]
时间:2015-09-16 13:05
查看:281次标签:京津冀四地法院协作机制群众法制
大红门地区具有代表性的两个鞋类市场方仕国际鞋城和鑫海宏都鞋城正式关停。这两个分别在2008年和2001年就开始营业的大型鞋城的关闭,将疏解商户500余户。预计2017年基本完成批发业态的疏解。...[详细]
时间:2015-09-16 11:21
查看:583次标签:京津冀商户外迁疏解批发业态疏解定位
昨天,2000余名来自“动批”、“大红门”的商户与天津市西青区卓尔电商城签订认租协议。今年年底前,“动批” 腾退1.2万户,摊位减少60%以上,2016年年底前基本完成搬迁。...[详细]
时间:2015-09-16 11:14
查看:286次标签:京津冀商户签约天津协同发展
京津冀三所建筑类高校将发挥在城乡规划、城乡建设和管理、生态环境保护、交通运输等学科专业领域的优势,推进京津冀交通一体化、生态环境保护、产业升级转移等重点领域的协同创新项目率先落地。三校将在人才培养、科技研发与成果转化、学科发展与人才队伍建设以及智库建设等方面进...[详细]
时间:2015-09-16 11:10
查看:354次标签:京津冀建筑高校协同创新互授机制
今年二季度,被调查企业中有65家企业计划在年内外迁或在异地新建生产基地,其中49家企业将落户河北、天津,比一季度增加11家。产业转移提速也带动工业能耗走低,今年上半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万元增加值能耗同比下降12.3%。...[详细]
时间:2015-09-16 11:05
查看:352次标签:京津冀企业外迁转移疏解产业转移
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是北京解决“大城市病”、实现可持续发展、建设国际一流和谐宜居之都的根本出路。人大代表要全面了解、深刻领会京津冀协同发展国家战略的丰富内涵和重大意义,增强贯彻落实中央决策和市委部署的自觉性,积极依法履行职能,围绕京津冀协同发展提出意见建议。...[详细]
时间:2015-09-16 10:44
查看:345次标签:杜德印京津冀民主法治国家战略
王安顺指出,当前首都发展面临的问题,最终还是要通过发展来解决。我们要广泛听取群众意见建议,凝聚各方智慧力量,精心编制好首都未来五年的发展蓝图。通过规划全面准确落实总书记视察北京重要讲话精神和《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持续增进民生福祉,让广大市民在建设国际一流...[详细]
时间:2015-09-16 10:41
查看:395次标签:王安顺京津冀交通体系协同发展
郭金龙指出,有序疏解非首都功能、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是一场重大深刻的改革,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涉及面广,利益关系复杂,缺乏现成经验,必然是一个前所未有的攻坚克难过程,也是一场充满机遇和挑战的“大考”。迎接“大考”,必须加强党的领导,坚定夺取胜利的信心,增强主...[详细]
时间:2015-09-16 10:37
查看:625次标签:郭金龙京津冀疏解非首都功能交通一体化
习近平指出,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是一个巨大的系统工程。目标要明确,通过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调整经济结构和空间结构,走出一条内涵集约发展的新路子,探索出一种人口经济密集地区优化开发的模式,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形成新增长极。思路要明确,坚持改革先...[详细]
时间:2015-09-16 10:25
查看:1285次标签:习近平疏解非首都功能京津冀区域协调发展
北京市工商联联手天津、河北工商联以及相关金融机构、产业园区,共同签署了《京津冀协同发展金融服务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根据协议,首都疏解企业将获得更多高效、便捷的金融服务,相关金融机构也将根据创新创业企业的投融资需求,设计知识产权质押、应收账款质押、信用保险保单增...[详细]
时间:2015-09-16 10:14
查看:378次标签:京津冀金融服务合作协议创新创业
习总书记在2014年2月25日、26日有两次关于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要讲话,第一次讲话围绕北京城市功能的设置,第二次是在北京、河北、天津三地的党政主要负责同志召开的座谈会上又谈到了七...[详细]
时间:2015-09-15 13:45
查看:774次
标签:陈剑京津冀协同发展首都城市功能定位
人才资源不均衡的现状与各地区资源分布不一也要求各地要合理布局未来产业梯度,谋求发展效率的最大化。在京津冀区域内,河北省的人才培养以及教育设施等明显的要比京津地区的要薄弱一些,因此复合应用型人才深度培养与合作、产业的分级发展也是一条可以解决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必然措...[详细]
时间:2015-09-15 08:46
查看:381次标签:石易京津冀人才培养三地一体化
京津冀一体化的措施正逐步推进,习近平总书记一直十分关心京津冀协同发展问题,曾就各方面工作作出重要指示。...[详细]
时间:2015-09-14 14:18
查看:1920次
标签:习近平京津冀重要指示京津冀协同发展京津冀一体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