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民族的复兴,有赖于中华传统文化的复兴。“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的。”“没有文明的继承和发展,没有文化的弘扬和繁荣,就没有中国梦的实现。”——这就是习近平总书记特别强调文化自信的根本性战略考虑。...[详细]
时间:2015-10-29 09:58
查看:647次标签:方绪银传统文化文化软实力理论自信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就是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源头活水。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者应该对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作出贡献,因为社会主义在中国实践取得的成就,无论是经验还是教训,只要能真正上升到马克思主义理论层面,都会具有国际价值,都是对世界马克思主义发展作出的独到...[详细]
时间:2015-10-22 09:15
查看:1950次标签:陈先达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自信改革开放
在改革开放30多年的实践中,中国对自己的道路、理论、制度一直保持自信。例如,毫不动摇地沿着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道路前进,不仅推动自己国家朝着全面小康社会稳步迈进,而且为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构建贡献力量。...[详细]
时间:2015-10-15 13:18
查看:872次标签:张春发展中国家理论自信中国理论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指出:“要进一步做好意识形态工作,沿着正确的道路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就必须具备正确的历史观。”在对待历史的问题上,我们不能含糊,必须旗帜鲜明,做彻底的唯物史观的捍卫者,以科学的历史观来筑牢防线、坚持底线、守卫路线,不断增强中国...[详细]
时间:2015-10-12 12:54
查看:361次标签:虚无主义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唯物主义
习近平总书记在此次访美期间再次向美国各界阐述“中国梦”和“四个全面”战略部署,包含了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向国际社会展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彰显了马克思主义强大的生命力。...[详细]
时间:2015-10-08 09:03
查看:574次标签:马克思主义朱善璐理论自信中国梦
适合自己的制度才是最好的制度。对制度特别是政治制度的理解能力,是一个国家政治文明走向成熟和稳定的重要表现。中国人的制度自信,表现在对自己制度的坚持和日趋成熟的制度观上。...[详细]
时间:2015-09-30 09:38
查看:2761次标签:苏长和三个自信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制度自信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离不开中华文化繁荣兴盛,离不开文艺事业繁荣发展。举精神旗帜、立精神支柱、建精神家园,是当代中国文艺的崇高使命。...[详细]
时间:2015-09-25 09:34
查看:449次标签:王新习近平讲话历史虚无主义理论自信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系列重要讲话中,在党和国家相关工作会议、表彰会议以及到全国各省区市和军队各大单位、各大军区考察调研的讲话中,先后对党内外、体制内外的36个社会群体,提出了培育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分类指导要求。这些要求,...[详细]
时间:2015-08-31 10:10
查看:2069次标签:施芝鸿核心价值观经济体制改革理论自信
对于群团组织的发展,习近平同志在讲话中强调要“增强自我革新的勇气”。群团组织应站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大局的战略高度,正确认识自身存在的与新形势、新任务不相适应的突出问题,树立问题导向,体现时代担当,以更大的思想解放力度和自我革新勇气推动群团工作全面改革创新。...[详细]
时间:2015-08-10 13:05
查看:765次标签:尚勇群团工作群团组织理论自信
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的论述,不能脱离一个基本前提,这就是习近平总书记是一位共产党员,坚守着党的宗旨和奋斗目标,因此,只有站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和坚定的共产主义者的高度,而不是仅仅站在狭隘的经济政策及其制定者角度,才能正确地把握习近平总书记的“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及其论述...[详细]
时间:2015-08-06 08:50
查看:1494次标签:张文木四个全面理论自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坚定“三大自信”,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前提和基础,也是中国共产党应对“四大考验”、防范“四大危险”的有力武器,更是中国共产党在纷繁复杂的执政环境下长期执政应对各种挑战的科学态度。...[详细]
时间:2015-07-27 13:53
查看:647次标签:陈永胜三大自信中国梦理论自信
我们的理论自信是从比较中获得的。加强理论的比较研究,是发展21世纪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的重要一环。当然,这样的比较并不意味着简单的批判与排斥,相互参照借鉴也是题中应有之义。通过比较、碰撞,可以产生许多思想火花,从而提高研究水平,促进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发展。...[详细]
时间:2015-07-24 09:27
查看:547次标签:丰子义理论自信中国问题西方马克思主义
《道路·制度·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理论》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三位一体”的意蕴上,对“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作出阐释。“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源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探索的伟大实践,源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辉煌的发展成就,源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详细]
时间:2015-07-22 09:06
查看:580次标签:社会主义理论道路自信制度自信理论自信
以问题为核心面向大众,吸收基层的思想和语言,提炼出贴近群众的日常语言,增强理论成果表达和问题解释的通俗性,避免政治化、空洞化话语。...[详细]
时间:2015-07-02 13:35
查看:650次标签:吴学琴话语体系理论自信中国价值观念
2014年3月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安徽代表团审议时提出“三严三实”的作风建设要求,为做好新形势下干部工作提出了重要遵循。“三严三实”致力于提高领导干部的党性修养和政治品格,营造为民务实清廉风气,达到修身齐家治国的目的。党员干部不仅要全...[详细]
时间:2015-06-16 09:34
查看:406次标签:王晓菊三严三实专题教育理论自信制度自信
不断发展的马克思主义在立场、观点、方法上都能够符合中国实际,能够直面并解决中国问题。具体来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倡导共同富裕,谋求平等、公平与和谐,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适合我国国情,这是我们拥有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的基础。...[详细]
时间:2015-06-09 13:12
查看:1226次标签:韩喜平马克思主义高校理论自信
中国理论具有自觉自信的中国气派。中国气派远而言之,是五千年的中华文明积淀;近而观之,是百年以来中国革命、建设、改革新文化的熏习。彰显中国气派,既是中国理论的自觉追求,更是自信的反映。...[详细]
时间:2015-03-20 09:11
查看:304次标签:辛鸣中国理论理论自信
善于学习借鉴世界优秀文化和思想理论成果是我国的传统和优势,但一味“拿来”与此无关。我们进行学术交流、理论借鉴应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科学鉴别、合理吸收的原则,而不能搞“全盘西化”“全面移植”。...[详细]
时间:2015-03-19 09:28
查看:544次标签:韩喜平理论自信拿来主义
传统是指走到“现在”的“过去”,是“过去”在“现今”的存在和显现,而不是仅指过去曾实有、或者人们赋予过去的东西。传统也不是先天注定、一成不变的,而是在实践中不断形成和发展着的。古已有之的东西,未必皆成为传统;古未有过的东西,也未必不能进入传统。...[详细]
时间:2015-01-09 10:31
查看:1099次标签:李德顺传统文化文化自信理论自信
中国在发展进程中展现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的底气,更表现出沉思历史、反省历史、总结历史的理性。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领导人民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这是历史的结论,也是人民的选择。中华民族在复兴道路上所收获的不仅是民族的解放和...[详细]
时间:2014-12-12 10:22
查看:499次标签:董凤梅道路自信理论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