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曰:“观水有术,必观其澜。”《史记》记载了自上古皇帝时代至西汉汉武帝年间三千余年的历史,其治史宗旨与编纂思路开创史学无数极则,滋养历代史家灵思,故经千年而生机勃发。...[详细]
时间:2024-10-12 14:23
查看:1847次标签:《史记》学术研究《〈史记〉精华十五讲》
《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在文化史上起着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其博大的内容、独特的思想和深邃的精神,跨越时空、超越国界,富有永恒魅力,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详细]
时间:2024-02-21 14:19
查看:319次标签:《史记》中华文化
《史记》原名《太史公书》,是西汉伟大的史学家司马迁所作的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著作,有取之不尽的思想源泉,是培养爱国主义和民族自信心的珍贵文化遗产。本期报告,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孙家...[详细]
时间:2023-12-06 16:43
查看:573次
标签:孙家洲《史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司马迁秦始皇
《史记》原名《太史公书》,是西汉伟大的史学家司马迁所作的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著作,有取之不尽的思想源泉,是培养爱国主义和民族自信心的珍贵文化遗产。本期报告,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孙家...[详细]
时间:2023-12-04 15:31
查看:35472次
标签:孙家洲《史记》司马迁秦始皇李斯
《史记》原名《太史公书》,是西汉伟大的史学家司马迁所作的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著作,有取之不尽的思想源泉,是培养爱国主义和民族自信心的珍贵文化遗产。本期报告,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孙家...[详细]
时间:2023-11-30 15:22
查看:4016次
标签:孙家洲《史记》司马迁秦始皇李斯
司马迁在《史记》中对人物的性格特征与内心世界的描写精彩而独到,并将他们的性格和命运相联系。另外,《史记》不仅还原了历史本来的面貌,还加入了“寓论断于序事”的叙事方式。[详细]
时间:2023-11-30 13:43
查看:554次
标签:孙家洲《史记》司马迁叙事方式历史
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孙家洲教授建议读《史记》要注意四点:第一,要读懂《史记》梳理的三千多年的历史脉络和历史基本情况;第二,要读懂司马迁的“笔法”与“寄托”;第三,要读懂“人心”与“...[详细]
时间:2023-11-30 13:39
查看:560次
标签:孙家洲《史记》司马迁秦始皇李斯
《史记》原名《太史公书》,是西汉伟大的史学家司马迁所作的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著作,有取之不尽的思想源泉,是培养爱国主义和民族自信心的珍贵文化遗产。本期报告,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孙家...[详细]
时间:2023-11-29 17:32
查看:1279次
标签:孙家洲《史记》司马迁秦始皇李斯
经学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根基所在。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中,如何实现经学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是历史赋予当代学者的使命。皮锡瑞所著《经学历史》《经学通论》以其卓越的成就与鲜明的观点,成为迄今为止最为重要的经学基础读物。因此,如何看待皮锡瑞就成为实现经学之“双...[详细]
时间:2022-01-01 13:14
查看:211次标签:李若晖制度经学《史记》
武王伐纣胜利后,天下归周,伯夷、叔齐却不认同,坚持不吃周朝粮食,隐居首阳山,采野菜充饥。快要饿死时,作歌曰:“登彼西山兮,采其薇矣。以暴易暴兮,不知其非矣。神农、虞、夏忽焉没兮,我安适归矣?于嗟徂兮,命之衰矣。”...[详细]
时间:2021-12-16 22:04
查看:383次标签:王兆贵司马迁《史记》
老子是道家学派创始人。司马迁在《史记·老子列传》中写了三个老子:第一个是周朝图书馆的馆长,叫老聃。第二个是楚国的大隐士老菜子,他活了一百多岁,很孝顺,尽管自己也七老八十了,但依旧穿...[详细]
时间:2019-11-08 10:24
查看:2933次
标签:司马迁《史记》老子道德经历史
司马迁在《史记·伍子胥列传》中如此评价:“如果伍子胥死于非命,那么和蝼蚁有何区别?弃小义,雪大耻,名垂后世,可悲可泣。江上屡陷困境,路边乞讨,但片刻也不忘楚国大仇,故忍耻辱,立功名,不是大丈夫又怎能做到如此地步?”司马迁是从立功雪耻角度肯定伍子胥的。...[详细]
时间:2018-05-10 13:52
查看:1007次标签:崔水馨《史记》伍子胥
马克思说过,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尽管司马迁不可能具有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和阶级分析方法,但是他抓住了“人”这个历史的根本主体和价值核心。司马迁将人而不是神,放在历史舞台的中心,分类描述和评价其身世、思想、行为、事业、遭遇、抉择等等,在没有现代传媒的时代创造...[详细]
时间:2018-02-01 13:54
查看:719次标签:徐成芳中国史学中国历史《史记》
毛泽东同志在读《史记·陈涉世家》时,更是直指陈胜有“二误”。可见,骄傲忘本、任人唯亲,从而导致众叛亲离,大概是陈胜留给后人的一大深刻教训吧。 ...[详细]
时间:2018-01-26 10:24
查看:1263次
标签:殷啸虎《史记》毛泽东农民起义
“即墨大夫”是一个组合,一个英雄群体。他们清正贤能、舍身为国、义气高洁的事迹,感动了即墨百姓,也感动了史学家司马迁,将他们的故事载入了不朽的《史记》。...[详细]
时间:2016-10-08 17:07
查看:482次
标签:于永军即墨大夫《史记》
20 岁时,司马迁遵从父命从长安出发,出武关,经南阳,至南郡渡江,漫游名山大川,实地考查历史遗迹,了解民情风俗和经济生活。这一次全国漫行,司马迁“网罗天下放失旧闻”,为“究天人之际...[详细]
时间:2016-07-27 16:10
查看:517次
标签:司马迁《史记》通俗历史任安宫刑
《史记》通过刻画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而再现多彩的历史画面,《史记》中的人物形象各有千秋,都有自己鲜明的个性特征,而不同的个性又决定着不同的命运。全文从作者司马迁、秦始皇、李斯等人的人...[详细]
时间:2016-05-26 15:31
查看:18015次
标签:孙家洲《史记》司马迁历史文化
报告从秦始皇和李斯看性格与命运的关系来具体讲解了《史记》的特色。司马迁绝不自甘做一个客观记述者,他要把自己的人生阅历和丰富的情感融汇到一起,去解读历史,去褒贬人物,去创立自己的一家...[详细]
时间:2016-05-26 13:58
查看:1816次
标签:《史记》司马迁秦始皇李斯历史
司马迁在面对大辟之刑时,虽可慕义而死,但他明白,书未成,名未立,这一死如九牛亡一毛,与蝼蚁之死无异。司马迁以坚毅的性格,毅然决然的选择了以腐刑赎身死。至此,司马迁背负着父亲穷尽一生...[详细]
时间:2016-05-26 13:55
查看:2379次
标签:《史记》司马迁性格命运文化
司马迁的《史记》着力表现了每个历史人物的性格特征和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并且努力地揭示了各种人物性格和命运的关系。这就使得《史记》充满了灵气,它少有后世史书给人以枯燥呆板的印象。本部...[详细]
时间:2016-05-26 13:48
查看:1570次
标签:《史记》司马迁文化历史性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