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社会各方面竞争压力的提升,导致了青少年及其家长过度焦虑等心理问题。与之相对照,当下年轻人之中出现的“淡学”心态以至“淡人”人格,正在成为一种新的风潮,他们对学习、工作、生活以至社交的诸多方面持有平和安宁的态度,其内在是对自身能力、兴趣与个人喜恶及其客观条件...[详细]
时间:2024-08-07 16:25
查看:114次标签:淡学家庭主义亲子关系个体化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青年群体的社交方式和社交需求出现了新变化,一种新的社交模式——“搭子社交”悄然兴起。年轻人由“社恐”转变为主动找“搭子”,是一种缓解社交焦虑的“浅社交”。本文分析“搭子社交”的四个特点:“弱关系”的强需求、“空巢期”的...[详细]
时间:2024-05-28 17:00
查看:1570次标签:“搭子社交”当代青年“弱关系”个体化
虚拟偶像从二次元文化中破圈而出,显示出新技术强大的文化重构力量。虚拟偶像与通俗大众文化缔结了“通俗文化世界主义”,让Z世代在共享价值中彼此交流、逃避孤独,在虚拟的二次元文化中构建想象的共同体,在虚拟偶像崇拜中完成了主体性意识的崛起。未来文化融合趋势深化的关键是...[详细]
时间:2021-05-27 15:01
查看:412次标签:虚拟偶像破圈文化融合个体化
国内网络意见领袖的代际演替是过往十年伴随着经济的高速增长,现代性在中国社会加速扩散和蔓延所引发的个体化进程出现的自然结果。透过现代性视域可以发现,中国社会正在显露的个体化趋势,一方面改变着社会底层结构,另一方面也在推动着社会心理的整体转型。...[详细]
时间:2020-09-08 13:16
查看:400次标签:网络意见领袖现代性个体化
我们不能将注意力仅仅放在应对防范恐怖主义活动方面。个体化恐怖活动所造成的和可能造成的危害,同样必须引起我们高度的警惕。...[详细]
时间:2016-03-31 13:54
查看:871次标签:吴忠民个体化恐怖活动报复社会
在个体化过程中,制度化对话渠道的欠缺以及互联网的兴起,强化了个体的困境和个体的风险认知,而个人与社会的张力往往只能通过家庭主义或关系主义化解。对转型期的中国社会而言,培育以个体性和公共性相统一的社会团结,是应对个体化挑战的关键,此亦社会学责无旁贷的使命。...[详细]
时间:2013-11-25 14:05
查看:2168次标签:王建民中国语境社会团结个体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