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或国际语境下的“社会工作”是英文“social work”的直译,通常也被称为“专业社会工作”,旨在运用科学的方法,帮助有需要的群体解决其生活困境问题,使之更好适应社会环境。...[详细]
时间:2025-06-13 14:36
查看:291次标签:社会工作中国语境社会
只有在概念上摒除非马克思主义的形而上学偏误,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进程中明晰“人民”的价值内涵,才能切实把握当代中国发展的人民性。...[详细]
时间:2021-05-18 14:40
查看:840次标签:余根雄人民中国语境
关于法治,人类有可通约的追求,但不存在单一的标准;有共通的价值,但不存在惟一的路途。我们要放下某些“前见”,超越简单的是非对错,贴近中国基体去了解法治的“中国语境”。有了对法治“中...[详细]
时间:2017-07-03 13:45
查看:34939次
标签:张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世界结构中国语境追仿型法治
在一个全球化、信息化的时代,法治的理念、制度和实践已不可能以某一国家一己之视角来审视,它不可避免地被世界所评价、所指引,这即是我们今天思考中国法治不得不面对的“世界结构”。法治的“...[详细]
时间:2017-06-30 17:34
查看:1404次
标签:张劲法治世界结构中国语境
中国语境下的法治将国家社会的整体稳定、和谐、发展置于一定优先性地位,追寻“秩序”“平等”“现代化”等目标。法治为“秩序”提供保障,“平等”标识法治的中国基因,“现代化”构成中国法治...[详细]
时间:2017-06-30 17:30
查看:976次
标签:张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法治中国语境
关于法治,人类有可通约的追求,但不存在单一的标准;有共通的价值,但不存在惟一的路途。我们要放下某些“前见”,超越简单的是非对错,贴近中国基体去了解法治的“中国语境”。有了对法治“中...[详细]
时间:2017-06-30 16:45
查看:2991次
标签:张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世界结构中国语境
关于法治,人类有可通约的追求,但不存在单一的标准;有共通的价值,但不存在惟一的路途。我们要放下某些“前见”,超越简单的是非对错,贴近中国基体去了解法治的“中国语境”。有了对法治“中...[详细]
时间:2017-06-30 16:15
查看:4606次
标签:张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世界结构中国语境
人们通过对法律概念、法律规范、法律程序、法律体系的实证研究,塑造了富有生命色彩的现代“权利”话语结构,自然法学的人文价值关怀获得了法律实证主义的规范性的“人权”表述。...[详细]
时间:2017-03-16 09:51
查看:568次标签:赵明权利中国语境话语
在个体化过程中,制度化对话渠道的欠缺以及互联网的兴起,强化了个体的困境和个体的风险认知,而个人与社会的张力往往只能通过家庭主义或关系主义化解。对转型期的中国社会而言,培育以个体性和公共性相统一的社会团结,是应对个体化挑战的关键,此亦社会学责无旁贷的使命。...[详细]
时间:2013-11-25 14:05
查看:2162次标签:王建民中国语境社会团结个体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