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网络泛娱乐主义不断花样翻新,呈现出一些典型特征:娱乐本质建构的自我赋权化、娱乐活动呈现的日常生活化、娱乐话语传播的表层符号化以及娱乐价值评价的多元差异化等。同时,需要从“轻”与“重”、“虚”与“实”、“古”与“今”、“远”与“近”等四个方面的辩证关系入手...[详细]
时间:2022-06-14 14:45
查看:1271次标签:网络自媒体泛娱乐主义自我赋权价值认同
把“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写入党章,具有深远意义。核心价值观是文明幸福的精神基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我国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基础。...[详细]
时间:2018-04-12 10:05
查看:6792次标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宪法中国梦价值认同
只有承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精神魅力和超越时空的价值理念,才能更好地树立价值观自信。同样,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只有向现实逼近,向世界开放,向未来探求,才能丰富其现代价值意蕴,实现内在魂脉的延续和传承。...[详细]
时间:2017-07-07 15:05
查看:847次标签:于洪波传统文化价值认同核心价值观
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坚决维护制度的严肃性和权威性,使制度成为硬性约束而不是橡皮筋和稻草人。只有抓好严明纪律这个关键,强化党内制度约束,才能推动管党治党不断从“宽松软”走向“严实硬”。...[详细]
时间:2016-12-08 09:45
查看:1021次标签:党内政治生活科学路径价值认同组织保障《准则》
见义勇为不仅需要挺身而出的勇气,也需要人们具有“能力视角”。见义勇为不能仅仅凭借一腔热情,也需要好心人具备良好的体能、专业的救援技能以及丰富的救援经验。对于未成年人来说,见义勇为尽管具备道德价值,却缺乏使用价值——缺乏风险防范意识的见义勇为,有时候不仅不能帮助...[详细]
时间:2016-10-14 10:05
查看:416次标签:杨朝清见义勇为价值认同
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沿着认知认同——情感认同——理性认同——行为认同递进式发展,是一个从感性到理性、从内在情感到外在实践反复进行的过程。认知认同是基础,情感认同是催化剂,理性认同是关键环节,行为认同是归宿。认知认同可促进形成情感认同和理性认同,情感...[详细]
时间:2016-06-14 14:24
查看:600次标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学生价值认同教育
借助资本市场的自由流动和互联网技术的普及,中国与世界的融合前所未有。这种高度融合既强烈冲击了国人观念,在经济生活的具体领域也带来实质性的改变。在变化中如何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经济发展和指导社会治理实践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详细]
时间:2015-08-07 10:46
查看:289次标签:沈伟鹏核心价值观价值认同改革创新
要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真正被民众普遍接受、深刻理解和切实践行,首先要从民众社会生活点滴中寻找到其落地生根的土壤,让民众在日常言行举止中增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感。...[详细]
时间:2015-06-11 11:17
查看:437次标签:柳礼泉核心价值观社会生活价值认同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种价值观要真正发挥作用,必须融入社会生活,让人们在实践中感知它、领悟它。”在实践中,人们会产生相应的体验,而这种体验,正是核心价值观内化的路径。因此,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重在让人们体验。...[详细]
时间:2015-06-08 10:16
查看:678次标签:杨家德核心价值观生活体验价值认同
雷锋精神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资源,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内容。深入持久地弘扬雷锋精神,有助于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国家层面价值目标的认同,有助于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层面...[详细]
时间:2015-06-05 14:55
查看:1337次
标签:孙华玉雷锋精神核心价值观价值认同
弘扬“赶考”精神,有助于心理“纯化”,强化廉洁自律意识。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决反对腐败,防止党在长期执政条件下腐化变质,是我们必须抓好的重大政治任务。从实践看,如何培育和强化廉洁自律意识,是党风廉政建设中的重要环节。...[详细]
时间:2014-08-20 14:50
查看:1181次标签:为人民服务价值认同理想信念
马克思主义强调,物质决定精神,但这个原理并不意味着物质富裕了,精神就自然而然提升了。物质与精神不是齐头并进的关系。在革命战争年代贫穷落后的物质条件下,中国共产党人的崇高精神追求显示了先进本质。...[详细]
时间:2014-07-09 13:36
查看:563次标签:最大公约数价值认同核心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