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作者

关于做学问的相关内容查看全部标签

  • 【每日一习话】把学问写进群众心坎里

    习近平: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要多到实地调查研究,了解百姓生活状况、把握群众思想脉搏,着眼群众需要解疑释惑、阐明道理,把学问写进群众心坎里。...[详细]
    时间:2022-05-17 08:34 查看:289次标签:习近平每日一习话做学问

  • 做学问应有世界眼光

    三位博士的论述对本人有很大的启发。首先,三位博士对中国和外国历史上的屈原否定论的研究比前人更深一步。比如,翟新明博士在梳理屈原否定论的历史发展时,收集了从古代至现代许笃仁、到台湾、甚至到美国哈佛大学的材料,同时又有新的发现,是比较深入的。...[详细]
    时间:2021-08-01 10:50 查看:195次标签:黄中模做学问世界眼光

  • 艾思奇:诚心诚意做学问

    艾思奇是我国著名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家、教育家和革命家。他一生致力于研究、宣传马克思主义,特别是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研究、教育、传播方面,作出了卓越贡献。他独立思考、刻苦研究、严谨治学,被称为“人民的哲学家”。毛泽东曾说:“艾思奇是好哲学家,好就好在老实忠厚,诚心诚...[详细]
    时间:2019-08-16 18:20 查看:786次标签:艾思奇做学问马克思主义哲学

  • 做学问是一场痛并快乐的修行

    读博士不等于做学问,做学问是一场修行,这场修行是建立在痛苦之上的快乐。事实上,很少有人天生就适合做学问,但选择做学问就得面对其带来的痛苦与折磨,这就是在智慧中经历痛苦,痛苦过后就能发现探究问题的本身会带给你巨大的满足与充实。

    ...[详细]
    时间:2019-07-19 17:41 查看:273次标签:吴秋翔做学问修行

  • 俯而读 仰而思 行而做

    信息技术一日千里的发展使我们处于知识加速生产的时代,身处知识海洋中,每天的阅读量不小,却可能知识渴求、知识过剩与知识焦虑并存。为何读、读什么、如何读,在今天,似乎是一个无需思考的问题,但深入思考,恐怕又是一个常问常新的问题。...[详细]
    时间:2019-05-24 12:15 查看:1004次标签:褚松燕读书做学问

  • “坐得住”方能“立得住”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前路漫漫,不妨下点慢功夫,先谋“坐得住”,再取“立得住”,方能行得远。...[详细]
    时间:2018-11-20 10:24 查看:629次标签:“坐得住”做学问钻研

  • 饶宗颐:我的家学经历
    饶宗颐:我的家学经历

    我认为,家学是做学问的方便法门。要做成学问,“开窍”十分重要,要让小孩心里天地宽广,让他们充满幻想,营造自己的世界,同时要注意引导他们少走弯路。...[详细]
    时间:2017-08-11 16:33 查看:1388次
    标签:饶宗颐家学经历做学问治学格局

  • 做大学问真学问

    知识分子,当有所“求”。今天的中国,正在经历一场历史上前所未有的深刻变化,中国的学术探索,也当紧贴于这场波澜壮阔的历史进程,从中寻求学术研究的立足点。...[详细]
    时间:2017-03-28 09:48 查看:484次标签:王子墨知识分子做学问学术研究

  • 石仲泉:念好治学“三字经”

    应急文章可以“短平快”,但学术论著决不能“短平快”,否则就难有学术性。何谓学术性?不是说远离政治的学问才有学术性,这样的理解有失偏颇。学术性就是学问的含金量,任何真学问都有学术性。...[详细]
    时间:2017-03-20 09:22 查看:404次标签:石仲泉“三字经”做学问学术

  • 张文木:学生的局限性不是课没讲好的托辞

    我们做研究、做学问和授课,都不能脱离实际。战国时,齐国和秦国都重视学问。齐国的知识脱离实际,搞白马非马,还办了稷下学宫,秦国就给齐国很多钱,让齐国做这些唯心学问。秦国则起用商鞅、李斯、韩非子这些经世致用的人,做经世致用的学问,这种学问关乎国家兴衰,关乎人的命运...[详细]
    时间:2017-01-09 16:22 查看:976次标签:张文木学生做学问革命事业

  • 孙正聿:学者的生活方式

    做学问,要“忙别人之所闲,闲别人之所忙”,致力于钻研,不屑于钻营。要把学问做大、做好,“钻研”是不二法门。这就必须坐得住板凳、耐得住寂寞,下功夫钻研,把学问作为自己的人生追求。...[详细]
    时间:2016-12-22 09:47 查看:749次标签:孙正聿做学问学者生活方式平常心

  • “十佳青年教师”先进事迹材料:潜心做学问,精心育人才

    近三年,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文章14篇;主持省级课题3项,校级课题1项,参与省级课题10项;参与“十二五”岩土工程重点学科的申报、中期评估工作等相关工作;参与《土力学与地基基础》精品课程的申报与建设工作;参与地方与中央共建项目的申报与建设及岩土工程试验中心建设等...[详细]
    时间:2016-09-09 13:30 查看:852次标签:青年教师先进事迹材料做学问培育人才各种材料

  • 王义桅:“我能为国家做什么”

    “身为学者,我们有义务、有责任做好学问,在服务国家、服务社会中讲好自己的故事,传播中国好声音。今日之中国,业已成为经济全球化与全球体系的参与者、贡献者、改革者,中国的改革富有时代担当、全球使命,我辈要主动承担起这份重任。”王义桅坚定地表示。 ...[详细]
    时间:2016-06-02 10:03 查看:985次标签:王义桅一带一路智库时代做学问东西方

  • 真正把做人做事做学问统一起来

    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指出:“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要树立良好学术道德,自觉遵守学术规范,讲究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崇尚‘士以弘道’的价值追求,真正把做人、做事、做学问统一起来。”其所期望接续的,正是中国传统文人士夫的那种“弘道”追求和...[详细]
    时间:2016-05-30 09:35 查看:681次标签:做人做事做学问哲学社会科学学术

  • 王广:为人民做学问也要到网上去

    网络空间和学术研究都有自身独特的规律,要紧紧把握网络规律和学术规律,探索制定一整套相应的学术生产、传播、评价、激励机制,让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更加自觉、方便、扎实地到网上为人民做学问。...[详细]
    时间:2016-05-05 10:18 查看:407次标签:王广做学问互联网网络事业

  • “做学问”关键在一个“实”字

    如果我们把学问比作建筑材料,那么智慧就是建筑师的匠心。光有木料、石材、钢筋、水泥等是做不成房子的,即使是懂得一些基本建筑原理,也只能建成普通房子,决不可能造成伟大的建筑。世界上许多建筑之所以称得上伟大,是源于建筑者的智慧与匠心。很显然,真正的学问就是那些被智慧...[详细]
    时间:2015-12-11 09:06 查看:574次标签:李明做学问三严三实智慧

  • 大学大义 微言大道

    不仅要多读书,而且要善于读好书、读名家的好书,这些好书就像一位高明的老师在给你讲理论、讲方法。书读多了,知识面就广了,理论功底就扎实了,水平就提高了,正所谓腹有诗书气自华。...[详细]
    时间:2015-12-10 13:48 查看:1196次标签:李晓壮大学教育读书做人做学问

  • 做学问不能太功利

    当前,学术研究中存在功利色彩较浓、学风比较浮躁的问题,不愿沉下心来搞基础研究的现象就显得更为突出。在这样的情形下,有必要大力倡导为探求真知而做学问的精神。...[详细]
    时间:2015-04-15 09:09 查看:418次标签:汪子嵩做学问功利

  • 高校里的“机关病”:“安心做学问的人缺乏话语权”

    大部分的决策权都在行政部门,甚至最终的奖项也会分给行政人员。所以,一些清高的教师甚至不屑于申报。遇上开明的、懂学术的领导还好;遇上糊涂的,真是困难重重。...[详细]
    时间:2014-04-24 14:05 查看:981次标签:话语权高校做学问“机关病”

  • “做学问”与“做人”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恐怕是天底下最难处理的,因为没有一定之规。仅以研究生与导师的关系而论,就不是一个单纯的师德问题,也不是简单的“取予之道”。在当下,我们要超脱传统的师徒关系,以全新的价值观进行定位和思考。...[详细]
    时间:2013-06-26 10:19 查看:695次标签:导师做人做学问研究生合作伙伴愤青廉价苦力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