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就完善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作出战略部署,强调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完善强农惠农富农支持制度,深化土地制度改革等。随后,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 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意见》《乡村全面振兴规划(2024—2027年)》...[详细]
时间:2025-07-30 17:03
查看:45次标签:光明日报理论文章法治农村改革
7月16日至20日,第三届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在京举办。链博会作为全球首个以供应链为主题的国家级展会,不仅是全球产业协作与创新成果的展现,而且是中国为国际社会提供的公共产品,推动全球产业互联互通、协同共进。...[详细]
时间:2025-07-21 14:48
查看:71次标签:光明日报理论文章全球供应链
中央八项规定第一条,就是要改进调查研究。新征程上,不断把调查研究做深做实,对于加强党的作风建设、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长期执政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详细]
时间:2025-07-18 16:45
查看:113次标签:光明日报理论文章改进调查研究
面向“十五五”,纵深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必须聚焦重点难点,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动政府、企业、平台等多主体协调配合,推动资源要素、市场规则、营商环境等多领域形成合力,将超大规模市场打造成为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战略高地、吸引全球资源汇聚的强大磁场。...[详细]
时间:2025-07-11 09:17
查看:97次标签:光明日报理论文章全国统一大市场
以基层治理创新,打通矛盾化解堵点难点。随着城市边界扩展以及人口集聚,基层治理日益成为治理现代化、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石。...[详细]
时间:2025-06-23 14:49
查看:141次标签:光明日报理论文章基层治理
“科技自主创新”和“人才自主培养”是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支撑,两者相互关联、相互促进。...[详细]
时间:2025-06-12 14:27
查看:169次标签:光明日报重点理论文章科技自主创新人才自主培养
乡村全面振兴,产业是关键,文化要先行,文化产业在赋能乡村全面振兴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日前,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 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意见》,提出“推进乡村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开展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试点”,从顶层设计层面为新形势下如何...[详细]
时间:2025-03-12 15:30
查看:508次标签:光明日报理论文章乡村全面振兴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强调,“完善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机制”“推动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等地区更好发挥高质量发展动力源作用”。...[详细]
时间:2024-12-25 14:40
查看:466次标签:光明日报理论文章京津冀协同发展
1924年,李大钊的《史学要论》一书作为《百科小丛书》第51种由商务印书馆出版发行。一百年来,它对中国史学的发展,尤其是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的发展,产生了重要作用和深远影响。...[详细]
时间:2024-12-03 14:39
查看:449次标签:光明日报理论文章《史学要论》
进博会能够连续7年举办且越办越好,意义重大。当前,百年变局加速演进,世界经济发展面临的风险挑战加剧。在此背景下,中国以制度型开放推进高水平开放,以中国新发展给世界带来新机遇,以中国式现代化推动各国携手谋发展,推动经济全球化进程更有活力、更加包容、更可持续。...[详细]
时间:2024-11-04 15:28
查看:612次标签:光明日报理论文章进博会
9月19日至21日,2024北京文化论坛成功举行。来自全球7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800多位专家学者、作家、艺术家等齐聚首都北京,共享文化发展新理念、共商文化建设新思路、共辟文明交流新路径,携手推动人类文明发展进步。主论坛、平行论坛、专业沙龙以及丰富多彩的配套文化...[详细]
时间:2024-09-25 16:00
查看:319次标签:光明日报理论文章文化
近日,在印度新德里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46届世界遗产大会通过决议,将“北京中轴线——中国理想都城秩序的杰作”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至此中国世界遗产总数达到59项。...[详细]
时间:2024-09-03 13:16
查看:177次标签:光明日报重点理论文章北京中轴线
新征程上,应以高水平保护筑牢绿色低碳发展基石,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健全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健全绿色低碳发展机制,加快推动形成更有活力、更有韧性、更加均衡、更可持续的高质量发展崭新局面。...[详细]
时间:2024-08-27 13:38
查看:130次标签:光明日报北京市社会科学院重点理论文章绿色低碳发展
发展新质生产力要推动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推动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优化组合和更新跃升,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加快形成同新质生产力更相适应的生产关系,促进各类先进生产要素向发展新质生产力集聚,大幅提升全要素生产率。...[详细]
时间:2024-08-20 10:31
查看:163次标签:光明日报重点理论文章新质生产力人才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北京是世界著名古都,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是一张金名片,传承保护好这份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是首都的职责。这为北京持续深化全国文化中心建设、协调系统建设新时代古都文化提供了重要遵循。...[详细]
时间:2024-08-07 13:49
查看:152次标签:光明日报理论文章北京古都文化
红色是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鲜亮的底色。红色文化是连接过去、现在和未来的重要精神纽带。红色资源是我们党优良传统和革命精神的载体和结晶,是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详细]
时间:2024-07-31 14:07
查看:223次标签:光明日报理论文章红色资源
中华文明创新性蕴含的革新价值观,不仅延续着中华文明的思想根脉,也推动了古老文明的现代转型,使中华文明在正确处理传统与现代的辩证关系中返本开新,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源源不断的内生动力。...[详细]
时间:2024-07-29 13:38
查看:290次标签:光明日报北京市社会科学院重点理论文章
十年前,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正式提出,一张宏伟蓝图在京畿大地徐徐铺展。十年来,京津冀三地统筹推进“五位一体”,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十年来,文化协同发展成果熠熠生辉,文化建设赋能发展不断进阶;十年来,京津冀协同推进高质量发展,文化支点作用不断显现。...[详细]
时间:2024-07-25 15:47
查看:345次标签:光明日报重点理论文章京津冀文化协同发展
当前,世界正处于迅猛的技术变革中,人工智能技术已经成为未来数字经济转型升级的核心要素。人工智能在带来巨大时代机遇的同时,也会带来威胁全球稳定和破坏人类价值观的风险,其治理一直是重点关注的问题,加强国际合作构建人工智能治理图景至关重要。...[详细]
时间:2024-07-25 15:41
查看:163次标签:光明日报理论文章人工智能治理
大运河文化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为运河沿线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丰富的文化滋养。千年运河,奔涌不息,贯穿古今,流向未来。大运河申遗成功十周年,是一个新的起点。...[详细]
时间:2024-07-15 13:59
查看:193次标签:光明日报理论文章大运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