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阳门作为明清北京内城南垣的正中门,是中国古代都城城门的典型代表。“正阳”之名取自“圣主当阳,日至中天,万国瞻仰”之意,也称为前门。...[详细]
时间:2025-08-06 15:11
查看:82次标签:《前线》理论文章正阳门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就完善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作出战略部署,强调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完善强农惠农富农支持制度,深化土地制度改革等。随后,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 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意见》《乡村全面振兴规划(2024—2027年)》...[详细]
时间:2025-07-30 17:03
查看:89次标签:光明日报理论文章法治农村改革
7月16日至20日,第三届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在京举办。链博会作为全球首个以供应链为主题的国家级展会,不仅是全球产业协作与创新成果的展现,而且是中国为国际社会提供的公共产品,推动全球产业互联互通、协同共进。...[详细]
时间:2025-07-21 14:48
查看:119次标签:光明日报理论文章全球供应链
中央八项规定第一条,就是要改进调查研究。新征程上,不断把调查研究做深做实,对于加强党的作风建设、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长期执政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详细]
时间:2025-07-18 16:45
查看:180次标签:光明日报理论文章改进调查研究
面向“十五五”,纵深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必须聚焦重点难点,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动政府、企业、平台等多主体协调配合,推动资源要素、市场规则、营商环境等多领域形成合力,将超大规模市场打造成为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战略高地、吸引全球资源汇聚的强大磁场。...[详细]
时间:2025-07-11 09:17
查看:145次标签:光明日报理论文章全国统一大市场
图书馆是由图书构筑的知识殿堂,是人类储藏、传递知识、启迪智慧的宝库。在星罗棋布的各类图书馆中,公共图书馆以其海纳百川的藏书规模,向所有读者敞开知识的大门,让不同学识背景的求知者都能在此获得知识上的满足。...[详细]
时间:2025-07-09 16:50
查看:74次标签: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前线》理论文章近代北京公共图书馆
“十四五”时期是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关键阶段。在此期间,北京市加强统筹谋划,激发创新活力,提升创新效能,推动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迈上新台阶。...[详细]
时间:2025-06-25 18:15
查看:159次标签:经济日报理论文章创新
1912年以后,古物陈列所、历史博物馆和故宫博物院等博物馆先后在故宫设立。这些博物馆的创立,在近代中国传承中华文化、培育民族精神以及构建文化认同和民族凝聚力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详细]
时间:2025-06-24 14:32
查看:73次标签:《前线》理论文章古物陈列所故宫博物院
以基层治理创新,打通矛盾化解堵点难点。随着城市边界扩展以及人口集聚,基层治理日益成为治理现代化、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石。...[详细]
时间:2025-06-23 14:49
查看:187次标签:光明日报理论文章基层治理
优化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机制,能够优化文化产业结构、提高文化产业的整体竞争力,进而以文化产业创新发展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在大力推进全国文化中心建设进程中,北京文化产业引领地位和支柱性作用不断巩固,成为首都发展的新引擎。...[详细]
时间:2025-06-19 14:37
查看:74次标签:《前线》理论文章文化产业
历史虚无主义作为一种社会思潮,本质上是一种唯心史观,主要围绕否定历史的客观性、规律性这一主题展开,在特定的时间节点以各种面目进行多样化传播。...[详细]
时间:2025-06-13 15:43
查看:160次标签:《前线》理论文章历史虚无主义
长城是我国现存体量最大、分布最广的文化遗产,以其上下两千年、纵横数万里的时空跨度,成为人类历史上宏伟壮丽的建筑奇迹和无与伦比的文化景观,在中华文明史上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详细]
时间:2025-04-25 14:44
查看:170次标签:《前线》理论文章长城
在当今时代,博物馆作为文化传承与国际交流的重要场所,其发展备受关注。欧洲国家的博物馆在世界范围内具有重要的影响力,其中英国、法国、德国的博物馆发展尤为突出,文博政策各具特点。...[详细]
时间:2025-04-23 15:18
查看:143次标签:北京日报理论文章博物馆政策
今年以来,随着经济运行平稳起步,许多行业对办公用品的需求增加,带动了办公用品消费的发展。办公用品消费是商品消费的重要组成部分,涉及制造业、物流业、零售业等多个领域。推动办公用品产业提质扩容发展,鼓励企业采用更加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的办公用品,有助于释放内需消...[详细]
时间:2025-04-09 16:46
查看:391次标签:经济日报理论文章办公用品
森林粮库作为一种创新的生态农业模式,逐步成为我国粮食安全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次明确提出“丰富‘森林粮库’”,标志着这一概念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森林粮库不仅是继粮食、蔬菜之后的第三大农产品来源,更是践行大食物观、构建多元食物供给体系的重要...[详细]
时间:2025-03-25 16:51
查看:333次标签:经济日报理论文章森林粮库
京津冀虽地域相近、气候相同,但由于自身资源禀赋差异明显、城市功能不同,形成了各具特色的经济发展路径。明清时期在全国商品流通格局形成的背景下,京津冀最初以行政调拨、调剂余缺为主要表现的地域联系,初步转变为内部联系紧密,并以整体格局主动融入国内和国际市场体系的发展...[详细]
时间:2025-03-24 16:40
查看:133次标签:北京日报理论文章历史
长期以来,在西方现代城市学和行政学理论影响下,学术界在探讨中国古代城市管理的实施方式时,往往倾向于认为中国古代并不存在“城市行政”或“城市政府”。从我国古代都城行政管理的发展脉络,尤其是明清时期北京五城行政制度逐步成型并具备了明确的行政区域和专门的行政管理机构...[详细]
时间:2025-03-21 16:51
查看:106次标签:北京日报理论文章城市行政
近日,纪录片《您的声音》热播,生动展现北京接诉即办城市治理的智慧与成效。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中提出“提高市域社会治理能力,强化市民热线等公共服务平台功能”。作为超大城市治理的“明星模式”之一,北京接诉即办创新服务模式,回应了中国式现代化对敏捷性治理的时代要求。...[详细]
时间:2025-03-18 15:02
查看:111次标签:北京日报理论文章接诉即办
乡村全面振兴,产业是关键,文化要先行,文化产业在赋能乡村全面振兴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日前,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 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意见》,提出“推进乡村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开展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试点”,从顶层设计层面为新形势下如何...[详细]
时间:2025-03-12 15:30
查看:508次标签:光明日报理论文章乡村全面振兴
在中国历史上,文天祥是一位以身殉国、千古流芳的人物。这位“状元宰相”与北京城有着不解之缘:这里既是他身陷囹圄的困顿之地,也是他自述心志的超凡之地;既是他从容赴死的魂归之地,也是他享祀不尽的无量之地。七百四十多年来,文天祥的事迹和记忆描画化作一束束光,指引着人们...[详细]
时间:2025-02-25 15:25
查看:129次标签:北京日报理论文章文天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