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知体”曾经一度占据网络空间,“公知体”逢西必捧、逢中必踩的特征十分明显,其煽动性的话语扰乱了正常网络传播秩序。随着我国进一步加大改革开放力度,国民对国家认同感不断增强,自信、理性渐成常态,“公知体”逐渐失去市场。...[详细]
时间:2020-12-01 13:36
查看:692次标签:黄楚新国民“公知体”心态变化
如何当好一个大国的国民?这个问题是向中国国民提出来的。今天中国的国民与世界接触很多,我们每年有上亿人出境,走向世界,每年有几千万外国人来到中国。在同外国人交往的过程中,你的言谈举止都会给对方留下印象,这种印象对于中国的形象、对于世界如何看中国都会产生影响。我认...[详细]
时间:2016-04-25 13:30
查看:985次标签:吴建民大国国民合作共赢
今天中国的国民与世界接触很多,我们每年有上亿人出境,走向世界,每年有几千万外国人来到中国。在同外国人交往的过程中,你的言谈举止都会给对方留下印象,这种印象对于中国的形象、对于世界如何看中国都会产生影响。...[详细]
时间:2016-04-25 09:40
查看:1154次标签:吴建民大国形象国民政策中国崛起
我们不难设想,如果鲁迅没有那么痛苦的“草根”记忆,他写的底层人士还会那么活灵活现,他对国民劣根性的批判还会如此刀刀见血吗?不夸张地说,“草根”记忆绝对是鲁迅一生的宝藏。...[详细]
时间:2016-04-11 14:03
查看:976次标签:游宇明鲁迅国民草根
国民大国心态的形成,需要政府的努力,更需要每个国民将之践行到国民生活的每个细节之中。中国的发展和继续强大,需要国内全面深化改革创新开放,也需要良好的外部环境。...[详细]
时间:2014-02-25 10:26
查看:567次标签:国民大国地位大国心态郭文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内容摘要:“臣民”、“公民”、“市民”和“国民”这样的语言体系,是与一定政治形态相适应的人的存在形态,是对政治现实的典型反映。关键词:国民权利;国家归属;国家认同;民族特质;公民特质;臣民;公民;市民;...[详细]
时间:2013-01-24 14:30
查看:2681次标签:国民国家公民法哲学原理译语青年马克思Lucian文献标识码主体性地位政治疆域
每逢龙年,国人都会产生许多喜庆的期待,并以诸如“龙腾瑞气,燕舞春风”、“人有鸿鹄志,国呈龙虎姿”等楹联表情达意,寄寓各自的美好愿望。然而,壬辰龙年的中国,至少就政府的财运而言,并非令官员们心想事成。不仅&l...[详细]
时间:2012-12-26 13:15
查看:339次标签:困局国民改革政府
日本“全民皆保”的年金(养老金)制度建立于半个世纪之前,如今,在一众结构性问题的压迫下,面临着新一轮的大调整。2012年6月26日,众议院最终通过了野田内阁的改革法案,代价是57名民主党议员“造反”,事后,...[详细]
时间:2012-07-22 16:46
查看:1246次标签:战壕保卫战养老金日本国民政府
本文提出的这个问题,大多数人恐怕不假思索就会脱口回答:当然!股票总市值是国民财富的一部分。
可惜,一些经济宏观管理部门的官员,对此的认识未必如此清晰。从他们习惯性的言行来看,讨论这个问题大有必要。
中国股市的最高管理部门是证监...[详细]
时间:2012-07-17 14:11
查看:372次标签:国民庞大股市财富孙颙 珍惜
自12月1日开始,我国将向外资企业征收城市维护建设税和教育费附加,这意味着外资企业在中国享有了30年的“超国民待遇”寿终正寝,真正和中资企业站在相同的竞争平台。
改革开放初期,由于我国面临着资金、管理和技术的缺口,同...[详细]
时间:2012-04-25 09:35
查看:605次标签:张汉林国民待遇竞争市场
1927年4月6日,奉系军阀张作霖在北平逮捕了中国共产党北方区委书记、中国国民党在北方的主要负责人李大钊。在狱中,李大钊留下了两份珍贵的文献资料--《狱中供词》和《狱中自述》。《狱中供词》是李大钊被敌人审问时的回答,而《狱中自述》则是他以书面形式向敌人作...[详细]
时间:2012-02-02 17:43
查看:549次标签:李大钊党人自述国民身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