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8月2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理论研讨会在北京市社会科学院成功举办。研讨会上,北京大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详细]
时间:2024-08-26 15:01
查看:3241次
标签:孙熙国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六个坚持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持自然与历史的辩证统一,强调山水林田湖草是一个生命共同体,人的发展以尊重、顺应和保护自然界这个生命共同体为前提,这就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科学自然观超越了片面的人类中心论。...[详细]
时间:2020-07-20 16:19
查看:899次标签:孙熙国人类中心论自然中心论
当代共产党人、中国人民,如果抓住了事物的根本,面临的各种问题和规律就会形成我们这个时代的真理和科学。这就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也就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详细]
时间:2018-04-23 13:16
查看:380次标签:孙熙国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科学理论
实现思想政治工作全方位、全过程的育人功能,就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对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学科建设的指导,下大力气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领航工程。...[详细]
时间:2017-01-17 13:59
查看:1124次标签:孙熙国育人学科建设马克思主义
不仅是在中国,在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马克思主义也表现出了强大的生命力和持续的影响力。这种生命力和影响力同样根源于马克思主义对当今世界时代问题的正确回答,根源于马克思主义对现存资本主义社会的科学分析,根源于马克思主义对人民群众利益的关切和维护。这就是马克思主义...[详细]
时间:2016-02-25 13:12
查看:8873次标签:孙熙国马克思主义无产阶级理论研究
作为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要想推动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和发展,最根本的就是要真正做到像习近平总书记所说的那样,以百姓心为心,把老百姓真正放在心上,切实维护和实现好劳动群众的利益。做到了这一点,那么,21世纪的中国马克思主义和世界马克思主义就一定会焕发出蓬勃生机,我们...[详细]
时间:2015-12-17 10:25
查看:2866次标签:马克思主义理论历史孙熙国
大学的使命和教师的职责决定了学校和教师给予学生的必须是科学的知识、卓越的能力、正确的价值观念和高远的人生境界,也就是习近平总书记所说的“大德”。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讲规矩,讲自然的规矩,讲社会的规矩,讲思维的规矩,按物质世界的规律和法则做事情,严守政治底线、法律...[详细]
时间:2015-02-15 11:14
查看:758次标签:孙熙国大学的使命教师职责
大学教师的职责是“传道、授业、解惑”。传道就是传自然之道,传社会之道,传做人处事之道。一个社会有一个社会的“道”,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道”。中国的“道”,西方人走起来不一定很舒服;西方人的“道”,搬到中国也往往不合适。所以,我们反对把西方的“道”搬到中国来,...[详细]
时间:2015-02-15 09:44
查看:416次标签:职责教师大学价值观孙熙国
《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党的十八大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可以说,以“富强、民主、文明、...[详细]
时间:2015-01-22 09:20
查看:548次标签:孙熙国共同理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精神追求
《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党的十八大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详细]
时间:2015-01-12 14:49
查看:702次
标签:孙熙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
党的十八大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可以说,以“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24字为基本内容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已经成...[详细]
时间:2015-01-08 09:52
查看:1117次标签:孙熙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社会主义社会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也是共产党人的基本追求。这里,爱国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共产党人所爱的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国,是人民共和国。在爱国主义的感召下,共产党人领导人民实现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国家富强。...[详细]
时间:2014-03-03 09:27
查看:962次标签:中国共产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孙熙国爱国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