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北京市社会科学院“经典阐释学高端论坛(2024)”暨北京市社会科学院经典阐释学研究中心成立大会在京召开。中国社会科学院原副院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阐释...[详细]
时间:2024-07-29 14:40
查看:202次
标签:张江经典阐释学阐释论知识论价值论
文艺是时代前进的号角,最能代表一个时代的风貌,最能引领一个时代的风气。历史车轮滚滚向前,在历史的大浪淘沙中,很多学科门类销声匿迹,永远尘封在历史的河床之中。但是,千百年来,无论世事如何变迁,无论风云如何变幻,文艺始终与人类相伴同行,携手共进。...[详细]
时间:2018-02-22 13:55
查看:577次标签:张江新时代新文艺
“史学”源于“历史”,以客观的历史事实为研究对象,因而本质上不可能是想象的历史,更不可能是创造性的想象的历史。正如罗素所说:“甚至从最纯粹的艺术观点来看,除非历史学家尽最大努力来保持对事实的忠实,否则历史就不值得称赞。”...[详细]
时间:2017-07-14 10:53
查看:3137次标签:张江历史相对主义贝克尔汤因比
坚定文化自信,就要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时代的雕塑者。社会主义文艺,从本质上讲,就是人民的文艺。...[详细]
时间:2017-01-17 14:20
查看:2126次标签:张江文化自信中国文联中国作协
今天还需要读鲁迅吗?与鲁迅相连的文学传统还有必要坚守延续吗?阅读鲁迅,坚守鲁迅传统,意味着不惧沉重,意味着反思与精神自剖,这个过程中难有愉悦的体验。相比之下,那些鸡汤散文、娱乐小说读来要快意得多。...[详细]
时间:2016-11-04 10:37
查看:2062次标签:鲁迅精神文学传统文化张江文化观
建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是我们党关于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的一贯要求,是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长期以来的不懈追求。...[详细]
时间:2016-06-15 08:57
查看:1041次标签:张江韩庆祥哲学社会科学思想理论
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明确指出,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核心要解决好为什么人的问题。只有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研究导向,才能够确立哲学社会科学的正确方向,保持思想理论学术的生命源泉,增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感召力。...[详细]
时间:2016-06-15 08:52
查看:1089次标签:张江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马克思主义
现实主义旺盛而持久的生命力,也来源于它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所形成的发展机制和修正机制。事实上,今天现实主义创作所呈现出来的样态,以及人们对它的理解,已经与最初的现实主义乃至传统现实主义有了很大不同。这种发展中的调适和拓展,保证了现实主义始终葆有独特的魅力。...[详细]
时间:2016-04-29 10:01
查看:795次标签:张江现实主义艺术创作文艺工作
为人民创作,就要处理好发扬艺术个性与满足大众需求之间的关系。文艺创作是个性化的创造性劳动,充分尊重作家艺术家的创作个性以激发文艺创作活力,是繁荣文艺的一个鲜明标志。作家艺术家则要使自己的个性化创作成为人民生活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担当起为人民创作的责任和使命。...[详细]
时间:2015-11-03 15:58
查看:1140次标签:张江以人民为中心文艺工作文艺作品
世界上各民族的文化都有自己的优长、特点,不同民族的文化平等包容、交流互鉴、彼此砥砺、相互促进,是文明共同进步的强大动力。...[详细]
时间:2015-08-03 13:05
查看:446次标签:张江中西文化中国精神传统文化
中国梦不应该被处理成一个简单的政治口号。它既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梦想,也是千千万万鲜活的生命个体对未来的憧憬和希冀。它可以驻足在一个企盼的眼神中,也可以融化在一声嘹亮的歌唱里,它可以是一个少年的出门远行,也可以是一个老者的翘首遥望。...[详细]
时间:2014-11-28 10:05
查看:1571次标签:张江文学中国梦精神
文学不是史学,因此不能用史家的标准去要求作家。否则,文学在表现历史时就失去了存在的必要。文学可以也应该以自己的方式处理历史。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文学家就此获得了特权,可以随意颠覆、涂抹历史。作家与史家虽有不同,但那只是方式和手法的不同,在根本上,他们都有捍卫历史...[详细]
时间:2014-07-18 13:34
查看:1357次标签:价值历史“虚无”张江
丁磊再次重复了他的“市场论”作为张江的量才方法--如果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那么市场就是检验人才的唯一场所。
...[详细]
时间:2012-07-23 10:44
查看:1633次标签:张江官架子摆谱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