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5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发表讲话,对如何繁荣发展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进行了系统阐述,揭示了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基本规律,为做好新时代哲学社会科学工作提供了基本遵循。...[详细]
时间:2021-05-26 15:05
查看:402次标签:哲学社会科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批判精神
青年鲁迅在日本留学期间,剪掉了辫子,他在“断发照”上题诗一首:“灵台无计逃神矢,风雨如磐暗故园。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 表达了他对祖国命运的深切关怀,深沉地反映了青年报国之志。可以说,鲁迅一生都在践行他的这个爱国志向。...[详细]
时间:2016-10-09 09:59
查看:1555次标签:梁柱鲁迅批判精神历史地位爱国主义
“新常态”的建立需要更广领域、更深层次的改革,这是在改革的荒地里开荒,也就意味着要对更多僵化、固化的思维进行批判。无论顶层还是基层,批判总是要有勇气的,而这批判的勇气正是社会质变的内在要求。...[详细]
时间:2014-11-27 10:18
查看:501次标签:朱剑夫“新常态”批判精神
曾有人说,批判精神,是呼唤进步的闪耀火花,它证明至少我们还没有沉沦;批判精神,是追求真理的神圣之光,它证明至少我们还没有堕落;批判精神,是面向未来的热切向往,它证明至少我们还没有绝望。
诚哉斯言。在漫长的人类历史上,批判是思想进步的活水、社...[详细]
时间:2013-05-23 13:43
查看:360次标签:批判精神批判者态度正义感
龙年早春,我读到这本《晓梦》书稿的清样,作者吴夏旸是南开中学高中理科班的学生,她从小喜欢和文字耳鬓厮磨,十岁左右就读完了《水浒传》、《西游记》等名著。阅读成为她的最爱,写作使她感到快乐。这本《晓梦》就是她中学时代的作品集,但是如果把它看成是当下充斥市场、...[详细]
时间:2013-03-13 21:56
查看:479次标签:地方理论文章素质教育批判精神文学创作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