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在中国整体发展和整体治理中具有独特的重要性,家庭建设是当前国家、社会重点强调的建设任务之一。在中国社会,家庭有不同于其他民族和国家的独特意义,这是由它的历史根源、历史道路所决定...[详细]
时间:2017-01-16 16:25
查看:113655次
标签:葛晨虹家庭建设家教家风家庭美德
家庭在中国整体发展和整体治理中具有独特的重要性,家庭建设是当前国家、社会重点强调的建设任务之一。在中国社会,家庭有不同于其他民族和国家的独特意义,这是由它的历史根源、历史道路所决定...[详细]
时间:2017-01-11 17:22
查看:2490次
标签:葛晨虹家庭建设家教家风家庭美德
理解和解决中国存在的社会问题,思路上必须对中国特有的家的历史、家的文化、家的元点(元点单位)有深度认知。家庭文化之所以在中国获得了独特的地位及价值取向,既与中国走过的独特社会道路、...[详细]
时间:2017-01-11 17:12
查看:2741次
标签:葛晨虹家庭建设家教家风家庭美德
现代中国家庭关系的转型是从传统型走向现代型的,在转型过程中,家庭结构、家庭关系、家庭功能都发生了变化,但与此同时,家庭文化观念的变化却不是同步的,年轻人的家庭观念变化比较大,老一辈...[详细]
时间:2017-01-11 17:08
查看:2740次
标签:葛晨虹家庭建设家教家风家庭美德
家庭建设要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一是要从提高对家庭建设的认知自觉上入手;二是要弘扬传统家文化,抓家庭美德的返魅;三是要在注重家庭的基础上注重家教,创新现代家庭教育理念;四是...[详细]
时间:2017-01-11 17:00
查看:5518次
标签:葛晨虹家庭建设家教家风传统美德
家庭在中国整体发展和整体治理中具有独特的重要性,家庭建设是当前国家、社会重点强调的建设任务之一。在中国社会,家庭有不同于其他民族和国家的独特意义,这是由它的历史根源、历史道路所决定...[详细]
时间:2017-01-10 13:33
查看:54122次
标签:葛晨虹家庭建设社会治理
家庭在中国整体发展和整体治理中具有独特的重要性,家庭建设是当前国家、社会重点强调的建设任务之一。在中国社会,家庭有不同于其他民族和国家的独特意义,这是由它的历史根源、历史道路所决定...[详细]
时间:2017-01-10 08:52
标签:葛晨虹家庭建设家教家风家庭美德家庭转型
家庭在中国整体发展和整体治理中具有独特的重要性,家庭建设是当前国家、社会重点强调的建设任务之一。在中国社会,家庭有不同于其他民族和国家的独特意义,这是由它的历史根源、历史道路所决定...[详细]
时间:2017-01-10 08:52
查看:5897次
标签:葛晨虹家庭建设家教家风家庭美德家庭转型
...[详细]
时间:2014-06-30 10:08
查看:20857次
标签:葛晨虹核心价值观荣辱观
【编者按】为更加系统深入细致地解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基础、基本内容、作用意义等,进一步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规范言行,宣讲家网站根据中央和中共北京市委相关意见,特别策...[详细]
时间:2014-06-30 08:27
查看:4666次
标签:葛晨虹荣辱观八荣八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还有就是社会主义荣辱观,这些价值观,这些内容共同构成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他...[详细]
时间:2014-06-30 08:27
查看:12819次
标签:葛晨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荣辱观八荣八耻
【编者按】为更加系统深入细致地解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基础、基本内容、作用意义等,进一步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规范言行,宣讲家网站根据中央和中共北京市委相关意见,特别策...[详细]
时间:2014-06-30 08:27
标签:葛晨虹荣辱观八荣八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人无德不立,国无德不兴。”中华民族有着崇德向善的悠久传统,对高尚道德的强烈呼唤始终伴随着社会前进的脚步。时代进步离不开道德建设,和谐社会更需要道德支撑。新时期以来,我国大力推进道德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取得明显成效。但由于社会还处于...[详细]
时间:2013-02-17 22:17
查看:550次标签:天平道德葛晨虹
主持人:张宁
嘉宾: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教授、教育部伦理学基地主任 葛晨虹
张宁:温总理前段时间说: “毒奶粉”、“瘦肉精”、“地沟油&rdq...[详细]
时间:2011-10-26 14:07
查看:635次标签:葛晨虹
■演讲者小传
葛晨虹,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教育部伦理学基地常务副主任,北京市伦理学会常务副会长,中国人民大学人文北京研究中心副主任。主要研究社会伦理学、礼仪文化、中外伦理文化比较等领域内容。出版《中国特色的伦理文化》等专著、合...[详细]
时间:2011-10-26 14:07
查看:1312次标签:葛晨虹
青少年存在着生命漠视和生命困惑问题,表现为近些年青少年的自杀与杀他等极端社会问题呈现上升趋势。这种现象和青少年所受的生命、生存、生活教育及人生成长中社会大环境价值取向有着必然的联系。我们必须对今天所处的社会大教育环境,尤其是青少年成长过程中&...[详细]
时间:2011-10-26 14:07
查看:897次标签:葛晨虹
本报自4月1日起连续刊发《只为一个永远的约定》系列报道,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河北农业大学优秀毕业生群体十五年如一日默默资助病逝同学父母的义举,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生动诠释。
 ...[详细]
时间:2011-10-26 14:07
查看:509次标签:葛晨虹
奥林匹克运动会具有超越一切现实冲突和国际政治的性质和要求。国际奥委会主席罗格的就任宣言中,在原有“更高、更快、更强”的格言基础上,提出了“更干净、更人性、更团结”的奥林匹克新格言。新格言旨在更多凸显奥林匹克...[详细]
时间:2011-10-26 14:07
查看:554次标签:葛晨虹
中国人民大学伦理学教研室主任、教授 葛晨虹:当前中国社会诚信如何建设,应该说大而化之是三个环节:教育、制度、管理。首先要把症结锁定在制度和管理缺位。从中国文化和西方文化的差异性来讲,缺乏诚信源于制度对中国更加重要。说到缺位不是说一点没有社会管理,没有制度...[详细]
时间:2011-10-26 14:07
查看:1015次标签:葛晨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