摆脱纯文本化而结合实际,告别洋教条化而立足本土,超越碎片化而胸有全局,当代中国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才能真正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以对时代问题钻艰探深、攻坚克难的理论姿态挺立于时代潮头。...[详细]
时间:2016-06-01 09:42
查看:452次标签:王广哲学社会科学时代理论研究西方理论
中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理论意义在于超越而不是复制西方经济学理论,是中国版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的重大发展,它立足于我国改革发展的成功实践,是在认识、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这个宏观背景下提出的新战略。...[详细]
时间:2016-05-26 11:01
查看:929次标签:周文供给侧经济学西方理论
对于我国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一定要警惕假借“改革”的名义,实则贩卖“新自由主义”的政策主张,不但要在理论上正本清源,澄清认识误区,而且要在实践中准确把握中央精神,从而使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达到预期效果。...[详细]
时间:2016-05-26 10:07
查看:877次标签:周文供给侧改革西方理论正本清源
当然,如果非要将中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西方进行比较,那么,就应当立足于产业升级中所面临发达国家的竞争,以及中国缺乏竞争规则的主导权等议题。...[详细]
时间:2016-04-25 14:55
查看:745次标签:查显友供给侧改革西方理论主导权
虽然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经济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不可否认,我们还没有建立起像西方国家那样完善的市场体制,市场运行还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单凭市场机制来配置资源就会出现问题,即存在市场失灵,因此不可能像它们那样过度地压缩政府作用,建立起所谓的斯密意义上的...[详细]
时间:2016-04-25 14:01
查看:799次标签:查显友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西方理论经济改革
建设文艺研究的中国话语,这个命题蕴含着空间和时间两方面的诉求。从空间意义上讲,是要建立文艺研究的本土意识;从时间意义上讲,则是要建立文艺研究的当下意识,两者最终都是为了解决“有效性”这一核心问题。所谓当下意识,就是文艺理论要关注当下文艺实践,解决当下文艺实践中...[详细]
时间:2016-01-08 09:58
查看:1071次标签:中国话语文艺研究西方理论
目前的国际关系理论系统仍是西方的话语体系。中国无国际关系理论的原因可归结为三个方面:一是缺乏冲动——世俗社会缺乏传教士情怀;二是缺乏土壤——西方路径依赖扰乱理论发展的传统轨迹;三是缺乏动力——多元变动国家身份使内政长期主导外交,缺乏理论独立的必要激励。...[详细]
时间:2015-08-27 13:36
查看:1514次标签:王义桅国际关系趋势中国梦西方理论
2月2日《中国教育报》刊发袁部长的署名文章,进一步解读:教材是国家主流意识形态的体现,也是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基本途径。进一步加强教材建设,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学术话语体系创新,坚决抵制那些传播西方错误观点的教材进入我们的大学,打造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教...[详细]
时间:2015-02-05 09:48
查看:429次标签:曹林西方价值观西方理论阐释空间
所谓战略文化,是指一个国家实施战略的根本理念,是国家或民族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形成的对利益与目标、朋友与敌人,以及如何处理外部世界关系的习惯与传统的总和。它根植于民族发展之中,决定一国大致的战略偏好,使国家具有相对稳定的战略模式。...[详细]
时间:2014-07-02 14:24
查看:1059次标签:中国对外关系行为西方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