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分》秋分之夜祭月。月亮之上,有玉兔和嫦娥,有吴刚和桂花酒。
究竟要用多大的尺幅,才能绘尽江南?
直径24厘米的圆形木盘足矣,这是赵宗彪的答案。...[详细]
时间:2021-12-15 22:06
查看:185次标签:吴世渊江南诗意
朱光潜曾说:“丰子恺从顶至踵,浑身都是个艺术家。他的胸襟,他的言论笑貌,待人接物,无一不是艺术的,无一不是至爱深情的流露。”这一评论抓住了丰子恺艺术特色的本质,即艺术来自对生活的热爱。...[详细]
时间:2021-07-07 08:49
查看:300次标签:高杨杨子耘诗意
青山绿水、黄墙黛瓦,风韵古朴、清丽如画。云海与溪水间,竹林与梯田里,错落有致地镶嵌着宛如世外桃源般的古村落。满目都是风景,满心都是诗意,深山雾岚处,尽是不期而遇的古意乡情。这里就是被誉为“最后的江南秘境”的浙江西南山区小城&mda...[详细]
时间:2020-11-20 14:25
查看:320次标签:狄英娜刘唯达乡愁诗意
在热闹非凡的当代诗坛,梁平的诗歌风格鲜明,极具辨识度。多年来,梁平对于自己的诗歌写作,有着极为清醒的自觉。从写诗之初,他就制定出一个属于自己的、特立独行的诗学观和美学标准,在诗歌这片荆棘丛生的土地上,经年累月地深耕细作,从而在其耳顺之年,迎来了一个令人可喜的、...[详细]
时间:2020-06-03 09:25
查看:516次标签:唐小林诗意灵感生活
湖是大地的眼睛,是风景中最美丽、最富于表情的姿容。从小在鄱阳湖水系长大,独爱水的钟灵毓秀。翻看罗张琴的散文集《鄱湖生灵》(长江文艺出版社2020年1月出版),你会感觉到鄱阳湖面清风...[详细]
时间:2020-04-21 16:28
查看:432次
标签:徐春林鄱湖生灵诗意
当我们回望和观察刚刚过去的2019年的文学发展时,心中会涌起诸般非同凡响的感觉。为新中国70年庆生,用自己最深情、最感人、最诗意的文字,为中国人和可爱祖国礼赞,为人民的奋斗鼓与呼,...[详细]
时间:2020-01-08 11:01
查看:467次
标签:梁鸿鹰诗意当代生活
丝绸之路是一条商贸之路,也是一条诗歌之路。在这篇小文中,我只列举几首七言绝句,导引读者在丝绸之路上做一次浮光掠影的跳跃式漫游。 ...[详细]
时间:2018-04-27 10:57
查看:764次
标签:薛天纬丝绸之路语词经典诗意
生存很现实,生活依然可以诗意...[详细]
时间:2017-10-30 11:28
查看:956次
标签:人生生活诗意努力坚持
初秋的雨,不像初春和深秋的雨水那样细密、飘移,夹裹着夏日的粗犷,“啪啪”地拍打在地下室的玻璃亮窗上,四溅的雨珠似晶莹的花瓣,散开,落下,再散开落下,循环往复着一种程式。...[详细]
时间:2017-10-20 09:45
查看:1398次
标签:秋雨初秋诗意月光
把仓央嘉措分别作为历史人物和作为文学人物来想象,可获得风格反差很大的两种美感。仓央嘉措享有过宗教领袖的光环,但他的另一重身份是诗人,诗人就允许诗意存在。哲人仓央嘉措和诗人仓央嘉措,...[详细]
时间:2017-03-31 15:14
查看:933次
标签:洪烛仓央嘉措风格宗教领袖诗意
我们作为新时代的主人翁,当要做个新时代的“诗者”。诗意不在远方,它就在我们心中。没有人生来就是“诗者”,亦没有“诗者”生来就不普通,每个人,都可以是“诗者”——只要,我们心中有“诗...[详细]
时间:2017-02-10 15:10
查看:2953次
标签:杨佳嘉诗者诗意至真之性至悯之情
11月30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11届常会通过审议,批准中国申报的“二十四节气”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二十四节气,是中国人...[详细]
时间:2016-12-01 10:11
查看:4011次
标签:非物质文化遗产二十四节气非遗申遗诗意
文学的一个最大魅力就在于它的大众性,它既属于“圈内人”,也属于大众。在公众参与的过程中,文学也把人从狭隘的世俗世界中拉出,带入灵性的空间,带入诗意的境界,让人类的诗意情怀整体性联通。...[详细]
时间:2016-10-18 09:39
查看:511次标签:李思辉诺奖读书文学诗意
今天的我们虽然依旧热爱着清秋的风物和习俗,但是相比古人,多少显得兴味黯然了。日新月异的现代化建设在取得巨大成绩的同时,也付出了代价与牺牲,环境污染、生态破坏成为严肃的时代话题,审美的转变、景区的喧嚣等因素弱化了欣赏和回归自然的兴味。...[详细]
时间:2016-09-19 09:28
查看:880次标签:董宇宇诗意秋天环境治理绿水青山
近日,荷花逐渐盛开,小鸟在北京紫竹院公园的荷塘里觅食,呈现出一番颇有诗意的画面。...[详细]
时间:2015-07-08 09:13
查看:728次
标签:荷塘诗意荷花紫竹院公园
作为高耗能的重要领域之一,建筑业一直是人们改革能源利用方式的重要领域,也日益成为减排二氧化碳的“重灾区”。“诗意安居”作为人类生存的一种理想化的审美境界,自然应该是绿色建筑所要追寻和达到的最高境界。...[详细]
时间:2013-04-26 14:12
查看:744次标签:绿色建筑人文美人文理念诗意美丽中国价值建构诗意安居重灾区变绿以人为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