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中华民族意识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走向自觉,有着多维的时代因缘。民族危机的加深、民族国家学说的输入以及边疆内地一体化建设的加速,都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详细]
时间:2022-05-10 13:29
查看:4722次标签:中华民族国家意识近代
疏散城市功能、调整发展方式的再现。1928年的国都南迁,北平由政治中心城市转为文化故都,可以理解为疏解城市功能、转变城市发展方式的一次历史案例。...[详细]
时间:2018-01-26 08:49
查看:578次标签:王均北京近代
鸦片战争时期,整个国家处于一种非常衰败、混乱的状态。帝国主义不断侵略,不断挑起战争,当时的清政府又是腐败至极,整个国家到了濒临灭亡的地步,在政治上非常衰弱,经济上非常贫困。由此,有...[详细]
时间:2017-03-27 15:17
查看:10523次
标签:丁伟志文化思潮文化转型近代中体西用
在中华文明进入转型关键期的今天,我们有必要回顾费孝通对文明总体转型的思考,从中寻求当代中国转型的思想养分。...[详细]
时间:2015-07-02 14:05
查看:797次标签:潘建雷中国转型近代改革
1785年8月30日,在福建侯官(今福州)一个下层封建知识分子家庭中,一个男婴呱呱坠地,他就是“虎门销烟”时威震中外的林则徐。在中国近现代史上,林则徐是一位得到过最多赞誉的政...[详细]
时间:2013-06-05 14:05
查看:1583次
标签:端午林则徐近代睁眼看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