鸦片战争时期,整个国家处于一种非常衰败、混乱的状态。帝国主义不断侵略,不断挑起战争,当时的清政府又是腐败至极,整个国家到了濒临灭亡的地步,在政治上非常衰弱,经济上非常贫困。由此,有...[详细]
时间:2017-03-27 15:17
查看:10523次
标签:丁伟志文化思潮文化转型近代中体西用
中国不管在过去五百年还是未来几百年中,无论遇到多少挫折和问题,从传统走向现代都还是一个永恒的主题。过去五百年中国文明的早熟造就了超稳定的政治结构和良好的社会秩序,今日中国虽不再是“...[详细]
时间:2017-03-10 17:48
查看:5500次
标签:马勇近代思潮未有之巨变中体西用实业救国
“中体西用”口号引领中国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1860年的中国还是一个纯粹的农业文明国家,没有城市,没有工业,没有现代军事。在这个口号的指引下,中国的经济在1870年代就获得了迅速...[详细]
时间:2017-03-10 17:37
查看:996次
标签:马勇中体西用现代军事近代中国海军
“夷夏观”思想在近代历史中的变迁结局告诉我们,作为中国古代曾经是先进政治、经济和文化产物的“夷夏”思想,使中国长期居于优越的地理文化意识,将华夏与域外置于不平等的地位,严重影响了中国与世界的沟通,并使其渐渐落伍,以致近代世界文明出现并与中华文明碰撞时,对“夷夏...[详细]
时间:2016-01-25 13:20
查看:3850次标签:尹传政“夷夏”观师夷长技中体西用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产物,但关键在于我们怎么理解“中国化”。“中国化”不仅意味着马克思主义要和中国实际相结合,而且意味着要和中国历史文化传统相结合,要用中国古典文明传统来“化”马克思主义。...[详细]
时间:2014-10-06 21:55
查看:2225次标签:中体西用核心价值重构
鸦片战争后,中国资本主义近代化以洋务运动为开端,开始了艰难的进程,它是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引进西方机器设备,搞中国近代化的运动,是中华民族面对西方资本主义侵略,不甘灭亡,企图建立近代化国家,以自强御侮的运动。...[详细]
时间:2013-05-30 07:59
查看:2435次标签:中体西用改革思潮中学西学思想基础产生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