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初康乾之际,中国已有规模性米谷进口。鸦片战争后粮食进口的种类、数量、价值渐趋增加,进口原因复杂,影响广泛。近代中国粮食进口的历史昭示国人,粮食产量满足消费需求是粮食安全的前提,必要的进口是有益的补充,此外尚需适量的储备、完善的流通体系、高效的运输能力,只有这...[详细]
时间:2023-07-05 10:15
查看:200次标签:近代中国粮食进口粮食安全
这是1945年8月21日,日本降使今井武夫在芷江受降仪式上盖章的照片,近代中国首次以战胜国姿态受降,雪洗百年民族耻辱。中国战区的第一个受降地,为什么选择在这座名不见经传的湘西小城呢?...[详细]
时间:2021-09-03 16:54
查看:202次标签:近代中国战胜国芷江
中国自古为农业社会,以农立国,在整体视界下全面系统研究中国近代农业团体,是贯通历史和现实、深化拓展中国近现代史和“三农”问题研究的一把有效钥匙。...[详细]
时间:2020-07-27 08:57
查看:262次标签:杨瑞近代中国农业团体
1840年,鸦片战争的隆隆炮声在震撼着中国的同时,也给中国传统的国家安全思想带来剧烈的冲击。面对新的国际体系和世界格局,中国传统的国家安全战略思想开始发生嬗变,逐渐走上了近代化之路。这种国家安全战略思想的嬗变可以从“安全与发展”“陆地与海洋”“国家与世界”“目...[详细]
时间:2020-04-08 14:01
查看:2903次标签:维度近代中国国家安全战略思想嬗变
1839年照相术诞生摄影术进入中国是在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之时,在近代中国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签署后通商口岸开始陆续开放,从此一大批各种身份的洋人开始踏上中国这块神秘...[详细]
时间:2018-05-18 15:55
查看:762次
标签:天安门历史不朽的灵魂近代中国北京
1915年9月15日,陈独秀主编的《青年杂志》在上海创刊(从1916年9月出版的第二卷起,该刊改名为《新青年》)。一百年前《新青年》的创刊,标志着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兴起。《新青年》创刊及其所推动的新文化运动,是近代中国思想文化变革中承上启下的关键环节。...[详细]
时间:2018-01-29 16:55
查看:1564次标签:《新青年》近代中国文化
历史发展到今天,人类精神至少已有两次伟大的觉醒。第一次觉醒发生在公元前800年至公元前200年之间,即人类文明的“轴心时代”。第二次觉醒首先发生在17、18世纪的欧洲,然后向世界各...[详细]
时间:2017-08-18 10:17
查看:50878次
标签:文化自觉近代中国人类文明轴心时代
衡量近代中国的文化自觉有三个维度:世界的眼光、时代的高度、践行的表现。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世界性、时代性和实践性。近代中国特殊的历史环境和社会性质,决定了文化探索与社会政治变革紧密地联...[详细]
时间:2017-08-13 15:31
查看:840次
标签:张昭军文化自觉近代中国辛亥革命前十年文化自觉的历程
近代中国的“文化自觉”始于何时?与欧洲不同,近代中国的文化自觉是在中国固有文化与欧洲输入文化相互接触、相互冲突的过程中觉醒的。但这并不意味着,中西文化的接触和冲突就必然带来文化的觉...[详细]
时间:2017-08-03 15:08
查看:4238次
标签:张昭军文化自觉近代中国文化的觉醒中西文化
近代中国的“文化自觉”始于何时?与欧洲不同,近代中国的文化自觉是在中国固有文化与欧洲输入文化相互接触、相互冲突的过程中觉醒的。但这并不意味着,中西文化的接触和冲突就必然带来文化的觉...[详细]
时间:2017-08-03 15:02
查看:1252次
标签:张昭军文化自觉近代中国文化的觉醒甲午战争
2011年10月,中共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要“培养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2012年11月,党的十八大报告在讲文化时,再次使用了这一对词汇。张教授指出,较之“文化自信”,“文化自...[详细]
时间:2017-07-30 15:35
查看:3556次
标签:张昭军文化自觉近代中国费孝通民族觉醒
“中体西用”口号引领中国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1860年的中国还是一个纯粹的农业文明国家,没有城市,没有工业,没有现代军事。在这个口号的指引下,中国的经济在1870年代就获得了迅速...[详细]
时间:2017-03-10 17:37
查看:1007次
标签:马勇中体西用现代军事近代中国海军
近代中国的问题究竟在哪?可以概括为两个方面。第一个是世界化的问题。在西方因素进入中国之前,中国有一个超稳定的政治架构和良好的政治秩序;有了西方因素以后,中国就面临一个如何对待西方文...[详细]
时间:2017-03-10 17:15
查看:1633次
标签:马勇近代思潮世界化近代中国现代化
中国不管在过去五百年还是未来几百年中,无论遇到多少挫折和问题,从传统走向现代都还是一个永恒的主题。过去五百年中国文明的早熟造就了超稳定的政治结构和良好的社会秩序,今日中国虽不再是“...[详细]
时间:2017-03-10 17:13
查看:1660次
标签:马勇中国近代思潮与人物历史的终结救亡图存近代中国
近代中国选择马克思主义既是世界历史发展的深层逻辑使然,也有着近代中国历史发展的深层实践逻辑。它乃是世界历史与中国历史互动影响下,近代中国社会变迁的历史实践性选择。而中国传统文化在价值追求、思维方式、文化经验、实践取向等维度上的文化特质,则为近代中国选择马克思主...[详细]
时间:2015-11-25 14:36
查看:8947次标签:冯昆马克思主义近代中国世界历史
在近代中国历史上,出现过各种主义、思潮。“自由主义”作为西方的舶来品,也曾在中国社会传播、流行,并产生了一定的社会影响。但是由于它不适合中国国情,不能从根本上指导解决中国问题而最终未能成为近代中国历史的选择。
...[详细]
时间:2013-10-21 09:51
查看:549次标签:郑大华自由主义近代中国
近代中国面临“千年未有之变局”,各方政治势力纷纷出场,有识之士先后提出了各种主义和救国主张,有的仅仅在思想界流行一阵便销声匿迹,有的一时顺应了潮流得以付诸实践,...[详细]
时间:2013-09-09 13:55
查看:2511次标签:马勇近代中国联省自治军阀割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