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是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社会主义国家。历史和现实都表明,西方国家的法治模式不适合我国,我们必须按照本国的国情和发展需要,走出一条适合自己、行之有效的法治道路。...[详细]
时间:2018-08-31 09:11
查看:463次标签:郝铁川发展中国家法治道路
行政行为的“程序越位”。即行政机关在未取得法律许可前就作出行政行为,然后再去补办法律手续取得法律许可,俗称“先上车后买票”。...[详细]
时间:2016-02-01 08:38
查看:572次标签:郝铁川行政行为程序越位法律效力
哲学思维是处理一般问题的,法律思维是处理具体问题的,处理具体问题要受到具体的时空特定条件,以及客观和主观条件的制约。否认哲学思维的普遍性指导作用是不对的,但无视法律思维的特殊指导作用也是可怕的。...[详细]
时间:2015-08-24 13:30
查看:321次标签:郝铁川哲学思维法治思维实事求是
解决的方向应该是放而非堵,因为,司法在一定范围里主导立法,已被实践证明是行之有效的中国特色立法实践。...[详细]
时间:2015-08-21 14:19
查看:440次标签:郝铁川司法立法法律
现代政治就是政党政治,政党是现代国家的发动机。中国共产党的独特性在于它是一个集领导党(历史形成的)、长期执政党和全民利益代表党于一身的政党,党的执政理念、执政方式关乎依法治国的成败,这已是人们的共识。...[详细]
时间:2015-04-15 13:01
查看:441次标签:郝铁川依法治国依法执政法治新起点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要加强法律解释工作,及时明确法律规定含义和适用法律依据。既然要依宪治国,那首先就要加强宪法解释工作,明确宪法规定含义。否则就会影响到其他法律的实施。...[详细]
时间:2015-01-29 09:38
查看:799次标签:郝铁川宪法制度依宪治国依法治国
建立健全防错纠错制度覆盖了党的建设、人大工作和“一府两院”等党和国家的全部工作,展示了中国共产党不仅高度重视坚持发挥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同时也高度重视进一步提高防错纠错能力的决心。...[详细]
时间:2014-11-20 08:41
查看:826次标签:郝铁川防错纠错制度十八届四中全会
在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在观察和处理社会主义社会发展进程中出现的新矛盾新问题时,容易把已经不属于阶级斗争的问题仍然看作是阶级斗争,并且面对新条件下的阶级斗争,又习惯于沿用过去熟习而这时已不能照搬的进行大规模急风暴雨式群众性斗争的旧方法和旧经验,从而导致阶级...[详细]
时间:2014-10-11 09:25
查看:624次标签:群众运动执政方式阶级斗争郝铁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