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防治新型腐败和隐性腐败,是坚决打赢反腐败斗争攻坚战、持久战、总体战的关键一环。新型腐败和隐性腐败手段更加隐蔽、形式更加多样,呈现出腐败主体隐匿性、载体间接性、兑付时差性和手段规避性等突出特征。要正确把握新型腐败和隐性腐败的阶段性特点,坚持不敢腐、不能腐、不...[详细]
时间:2025-02-10 15:15
查看:684次标签:新型腐败隐性腐败期权腐败大数据
电视专题片《反腐为了人民》第三集《揭开腐败隐身衣》,讲述纪检监察机关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不断深化对反腐败斗争的规律性认识,时刻紧盯新型腐败和隐性腐败,持续丰富防治的有效办法,揭开腐败隐身衣,确保党和人民赋予的权力始终用来为人民谋幸福。 ...[详细]
时间:2025-01-08 09:37
查看:2759次标签:电视专题片《反腐为了人民》新型腐败隐性腐败
“期权式腐败”是一种典型的新型腐败和隐性腐败形式,其实质是利用公权力寻租的一种“延期变现”形式,一般具有时间跨度长、隐蔽性强、查处难度大、经济社会危害大等特征,具有权钱交易间接化、利用市场化外衣、利用科技化专业化手段等表现,易发于权力集中、资金密集、资源富集领...[详细]
时间:2024-07-19 15:01
查看:367次标签:“期权式腐败”新型腐败隐性腐败全面从严治党
当前,腐败隐形变异、手段翻新升级,给调查与认定带来挑战。对此,要深刻把握规律特点,深入总结破解的思路方法,有效惩治新型腐败和隐性腐败。...[详细]
时间:2024-05-29 13:52
查看:188次标签:新型腐败隐性腐败惩治腐败
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掌握商机,往往意味着多了一分盈利机会。近年来,在各地查处的新型腐败和隐性腐败案件中,个别领导干部不直接收受财物,而是改为收受或向行贿人索要商业机会,再将商业机会交由指定方或自己运作,从中获取利益。这些特定商业机会,或是未实际经营仅是利益输送的...[详细]
时间:2024-05-15 13:43
查看:348次标签:权钱交易新型腐败隐性腐败
对于有“中间人”存在的贿赂犯罪,一般而言,国家工作人员以实际所得单独构成受贿犯罪。特殊情况下,也可能与中间人构成共同受贿犯罪。...[详细]
时间:2024-03-06 14:53
查看:289次标签:贿赂新型腐败隐性腐败
面对腐败的新表现新动向,纪检监察机关要深学细悟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届中央纪委三次全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自我革命的重要思想,有力有效惩治新型腐败和隐性腐败。...[详细]
时间:2024-01-17 13:36
查看:359次标签:新型腐败隐性腐败特点对策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惩治新型腐败和隐性腐败”。二十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指出,“坚决查处新型腐败和隐性腐败”。新型腐败与传统类型腐败相比,体现为一些新的腐败行为表现方式。...[详细]
时间:2023-09-20 10:20
查看:607次标签:新型腐败隐性腐败惩治腐败
“逃逸式”辞职有从显性腐败转化为隐性腐败的行为逻辑。相对于权钱交易、权色交易等各种直接而赤裸的显性腐败,“逃逸式”辞职等新型腐败和隐性腐败潜藏于公权私用的各种活动中,其形式更加隐形隐蔽、延时延期,危害和影响也更加扩散和持久。只有通过进一步深化体制改革,健全完善...[详细]
时间:2023-04-06 16:19
查看:819次标签:“逃逸式”辞职隐性腐败新型腐败监督制约
随着反腐败不断推进,腐败手段越来越多样化,中纪委和司法机关发现,打击一般腐败比较容易,而寻找到隐性腐败却非常困难,除了认定难以外,隐性腐败还有一定的欺骗性与模糊性,它的隐蔽性强、难以查办,因此,如果在原有的制度安排中,无法及时发现隐藏的腐败行为,会不利于反腐斗...[详细]
时间:2016-08-08 15:48
查看:637次标签:徐家良隐性腐败反腐败斗争法治
在其位谋其职,这是对公职人员最基本的行政伦理要求。尸位素餐、无所作为,简单来说是就是在其位不谋其职,在其岗不负其责,既影响了行政效率,又浪费了公共资源,最终会损害到公共利益。...[详细]
时间:2015-07-10 13:21
查看:774次标签:吴龙贵尸位素餐吏治腐败懒政隐性腐败
各种行政不作为的隐性腐败因难以找到具体的实体作为证据而不能被群众正确描述,针对工作人员的不作为行为往往只能以发发牢骚了之。再有目前我国对行政不作为缺乏法律法规的有效规制, 对行政不作为致相对人权益损害的救济途径也十分有限。...[详细]
时间:2015-07-08 15:32
查看:614次标签:周恩艳“不作为”反腐工作隐性腐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