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提出“构建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自主知识体系”目标任务,为新时代新征程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建设指明了前进方向。...[详细]
时间:2025-05-30 15:52
查看:152次标签:中国自主知识体系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
作为总体国家安全观的精髓要义,“以政治安全为根本”是坚定不移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的重大要求。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坚持“以政治安全为根本”,“坚定维护国家政权安全、制度安全、意识形态安全”。...[详细]
时间:2025-05-06 15:52
查看:246次标签: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式现代化总体国家安全观
2024年5月11日,党中央召开新时代学校思政课建设推进会,会上传达了习近平总书记对学校思政课建设的重要指示。习近平总书记基于党的十八大以来思政课建设取得的重大成就,就学校思政课建设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作出了重要论述。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详细]
时间:2025-02-14 14:35
查看:859次标签:学校思政课建设立德树人马克思主义理论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论述,是“两个结合”的重要成果,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重大原创性贡献。...[详细]
时间:2025-02-13 09:27
查看:388次标签: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马克思主义理论习近平重要论述
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行,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详细]
时间:2024-12-10 14:37
查看:456次标签:“两个结合”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化时代化理论创新
马克思主义理论是我们做好一切工作的看家本领,也是领导干部必须普遍掌握的工作制胜的看家本领。掌握马克思主义这一看家本领,核心就是要坚持和运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详细]
时间:2024-10-17 15:15
查看:2008次标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马克思主义理论“六个必须坚持”“两个结合”学思用贯通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从事的是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守正才能不迷失方向、不犯颠覆性错误,创新才能把握时代、引领时代。”坚持守正创新,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重要内容。如何理解守正创新?如何在新征程上切实做到坚持守正创新?重温马克思主...[详细]
时间:2023-03-31 09:46
查看:284次标签:守正创新马克思主义理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到2021年底,全国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总量已达1440余家,其中37家全国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是全国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队伍的排头兵、领头雁,发挥着“关键少数”的示范引领作用。...[详细]
时间:2023-03-07 15:04
查看:590次标签:马克思主义学院高校思政课马克思主义理论
只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才能正确回答时代和实践提出的重大问题,才能始终保持马克思主义的蓬勃生机和旺盛活力。...[详细]
时间:2022-12-13 13:08
查看:554次标签: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运动工人运动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
习近平总书记书信育人的方法和艺术为新时代青年思想政治工作树立了典范,更为高校“立德树人”工作带来了深刻启迪,指引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努力方向。...[详细]
时间:2022-10-20 11:10
查看:576次标签:《共产党宣言》新时代青年马克思主义理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
习近平总书记书信育人的方法和艺术为新时代青年思想政治工作树立了典范,更为高校“立德树人”工作带来了深刻启迪,指引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努力方向。...[详细]
时间:2022-10-20 11:10
查看:675次标签:《共产党宣言》新时代青年马克思主义理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
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是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区别于其他哲学社会科学的根本标志,必须旗帜鲜明加以坚持”。...[详细]
时间:2022-05-12 13:47
查看:586次标签:意识形态领域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马克思主义理论
唯物史观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理论的一个重要贡献就在于“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详细]
时间:2021-12-24 15:08
查看:951次标签:李潇潇马克思主义理论唯物史观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以下简称《决议》)指出,党的百年奋斗展示了马克思主义的强大生命力。回首党的百年奋斗历程,就是用马克思主...[详细]
时间:2021-12-21 16:31
查看:1581次
标签:张秀娟胡超峰马克思主义理论
近日,新华社刊发宣言署名文章《中国没有辜负社会主义》。文章强调,在科学真理和崇高理想的指引下,中国大地发生历史巨变,我们无比坚定,社会主义没有辜负中国!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的顽强奋...[详细]
时间:2021-06-08 08:48
查看:1774次
标签:方鸿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理论
今年我们纪念“五一口号”发布73周年,就是要深刻理解和认识我国新型政党制度产生和发展的历史必然性,在新时代毫不动摇地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既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又维护世界持久和平的美好未来。...[详细]
时间:2021-05-10 08:50
查看:303次标签:王东勤新型政党制度马克思主义理论
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吸引力、感染力和说服力,取决于它自洽自足的话语体系,集哲学批判、思想启蒙、政治动员等功能为一体,体现了真理性、价值性、实践性、大众性、审美性的高度统一。...[详细]
时间:2021-03-16 14:00
查看:551次标签:双传学理论传播马克思主义理论
1912年,南京临时政府迁往北京,时任教育部职员的周树人随同北上,开启了他在北京的十四载生涯。这是他漂泊一生中居留时间最长的地方,对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正是在这里,他开始了新文学写作,第一次使用“鲁迅”这个为后人认知和铭记的名字。自此,他的人生和中国文学、中国...[详细]
时间:2021-02-23 19:31
查看:1117次标签:鲁迅中国共产党马克思主义理论
马克思主义永葆青春活力的奥秘在于与生俱来并不断铸就的时代性、实践性和人民性。这是中国共产党不断把革命、建设、改革事业推向前进的重要法宝和基本经验。...[详细]
时间:2021-02-03 15:18
查看:450次标签:刘素娟马克思主义理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开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史研究,就是历史地研究思想,研究思想的历史,从而在理解把握中国共产党百年理论创新史的思想特质方面,体现理论性与实践性双向互动的动态过程,即社会实践运动过程和思想理论发展过程的统一体。...[详细]
时间:2021-02-02 15:01
查看:422次标签:罗永宽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