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国家治理现代化加快推进。我们相信,在我们党的坚强领导下,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发展,随着我国制度建设不断推进,我们的制度必将越来越成熟、越来越定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必将进一步显现,国家治理现代化水平将越来越高。...[详细]
时间:2016-06-22 08:50
查看:751次标签:秦宣国家治理深化改革社会主义制度马克思主义
党员干部必须提高守纪律讲规矩的思想自觉,始终把党规党纪刻印在心上,按纪律规矩办事,确保各项党内法规执行到位。各级领导干部要牢固树立纪律和规矩意识,在守纪律、讲规矩上作表率,自觉做政治上的“明白人”。...[详细]
时间:2016-06-21 14:15
查看:2942次标签:刘伟纪律建设中国共产党马克思主义
历史经验证明,任何为取得政权而进行的革命总是短暂的,而取得政权后的治理国家和治理社会则是长期的,它必须逐步形成一套治国理政的思想理念和价值观念,并逐步完善各项制度和法律制度的建设。...[详细]
时间:2016-06-20 16:23
查看:1158次
标签:陈先达马克思主义哲学社会科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汇集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最新成果,建言献策,为最高决策部门的顶层设计提供理论支撑,为治国理政和各项制度建设提供科学的理论论证。...[详细]
时间:2016-06-20 15:16
查看:1134次标签:陈先达哲学社会科学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坚持马克思主义在哲学社会科学领域中的指导地位是实现理论自信的前提和依据,我们在理论发展、理论自觉、理论自信的过程中的出发点、立足点和着眼点必须是马克思主义,“可以说,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是以马克思主义进入我国为起点的,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逐步发展起来的。”...[详细]
时间:2016-06-20 13:11
查看:846次标签:张晓燕马克思主义哲学社会科学理论自信
习近平指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需要不断在实践和理论上进行探索、用发展着的理论指导发展着的实践。在这个过程中,哲学社会科学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处于主导地位,是繁荣哲学社会科学的主体和承...[详细]
时间:2016-06-20 11:33
查看:1164次标签:陈先达哲学社会科学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历史经验证明,任何为取得政权而进行的革命总是短暂的,而取得政权后的治理国家和治理社会则是长期的,它必须逐步形成一套治国理政的思想理念和价值观念,并逐步完善各项制度和法律制度的建设。...[详细]
时间:2016-06-20 09:09
查看:1395次标签:陈先达马克思主义哲学社会科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可以说,“有办法的干部”都是把握规律、主动出击的高手。他们的“办法”来源于马克思主义的哲学思维。...[详细]
时间:2016-06-17 09:24
查看:381次标签:李树杰基层调研基层干部马克思主义哲学思维
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坚持问题导向是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点。”坚持问题导向的前提是主动发现问题,敢于正视问题。...[详细]
时间:2016-06-17 08:45
查看:3523次标签:徐艳玲哲学社会科学马克思主义知识分子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前我国社会转型期和改革攻坚期战胜各种困难的精神力量,是实现中国梦和“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重要保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把爱国视为“天职”,树立马克思主义英雄观,破除动摇和削弱人民主体地位的不良倾向,抓好领导干部、公...[详细]
时间:2016-06-16 09:33
查看:1355次标签:核心价值观民族振兴马克思主义中国梦
马克思主义有着“究天人之际”的大境界、为无产阶级代言的大胸襟,要学习和践行经典作家探索社会发展规律、代言人民群众利益的理论境界;马克思主义不因时光的流逝而失色,反而历久弥新、愈益醇...[详细]
时间:2016-06-15 16:44
查看:662次
标签:哲学社会科学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必须坚持用讲话精神武装头脑,不断深化对讲话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的理解把握。要坚持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在知体系知方法知要义上用功着力。...[详细]
时间:2016-06-15 11:19
查看:1726次标签:肖冬松马克思主义治国理政民族复兴
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必须坚持用讲话精神武装头脑,不断深化对讲话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的理解把握。要坚持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在知体系知方法知要义上用功着力。...[详细]
时间:2016-06-15 10:53
查看:1333次标签:肖冬松民族复兴治国理政马克思主义
我们党的几代领导集体多次反复强调反面教员的独特作用。习近平总书记在多次讲话和谈话中引用“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马克思列宁主义”,又多次提醒全党要认真汲取苏联亡党亡国这一惨痛历史教训。...[详细]
时间:2016-06-15 09:46
查看:1111次标签:李慎明中国共产党马克思主义十月革命
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明确指出,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核心要解决好为什么人的问题。只有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研究导向,才能够确立哲学社会科学的正确方向,保持思想理论学术的生命源泉,增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感召力。...[详细]
时间:2016-06-15 08:52
查看:1124次标签:张江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有着“究天人之际”的大境界、为无产阶级代言的大胸襟,要学习和践行经典作家探索社会发展规律、代言人民群众利益的理论境界;马克思主义不因时光的流逝而失色,反而历久弥新、愈益醇...[详细]
时间:2016-06-15 08:50
查看:5922次
标签:哲学社会科学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俄国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极大地鼓舞和启发了李大钊,他以《新青年》和《每周评论》等为阵地,相继发表了《法俄革命之比较观》、《庶民的胜利》、《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我的马克思主义观》、...[详细]
时间:2016-06-14 14:56
查看:6093次
标签:李大钊十月革命马克思主义中国共产党
理论联系实际是马克思主义重要理论特征,面向现实、研究现实并解决现实问题是马克思主义重要理论品格。...[详细]
时间:2016-06-14 14:50
查看:1003次标签:杨生平马克思主义哲学社会科学学术研究
理论联系实际是马克思主义重要理论特征,面向现实、研究现实并解决现实问题是马克思主义重要理论品格。现在有些人认为,坚持马克思主义,就必须对我有用,能立竿见影。如果带着这个目的去看问题,就没有正确评估马克思主义的意义。面向现实并服务于现实,并不意味着唯现实主义。...[详细]
时间:2016-06-14 13:26
查看:750次标签:杨生平哲学社会科学马克思主义学术研究
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不是否定各个学科的特色、发展规律,不是对各学科作统一规定、整齐划一。而是要求各个学科各个领域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者,解决好真懂真信、为什么人、怎么用的问题,以...[详细]
时间:2016-06-12 17:06
查看:971次
标签:马克思主义以人民为中心哲学社会科学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