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作者

关于审美的相关内容查看全部标签

  • 中国传统书画艺术的审美理想和士大夫的人文情怀

    在中国古代,各个学科是联系在一起的。而历代的文章、诗词、绘画和书法,乃至于音乐,也是一个组合体,绘画中有音乐,音乐中有哲学,书法中有情怀。由此可见,哲学的载体可以是文章、诗词、绘画...[详细]
    时间:2018-02-08 09:38 查看:1865次
    标签:传统文化书画艺术审美人文情怀戴晓云

  • 从书论、画论看书画中蕴含的哲学

    书画实践活动是一种创作,都由一套固定的理论来指导。在中国古代,指导绘画实践活动的理论叫“画论”;指导书法实践活动的理论叫“书论”。其中,“画论”以五代后梁画家荆浩在《笔法记》里提出...[详细]
    时间:2018-01-26 14:07 查看:1261次
    标签:中国绘画艺术传统艺术哲学审美人文情怀

  • 追求真善美是文艺的永恒价值

    广大文艺工作者就是要让文艺作品传递真善美,传递向上向善的价值观,引导人们增强道德判断力和道德荣誉感,向往和追求讲道德、尊道德、守道德的生活。只要中华民族一代接着一代追求真善美的道德境界,我们的民族就永远健康向上、永远充满希望。...[详细]
    时间:2017-06-19 16:37 查看:2574次标签:真善美文艺价值审美

  • 为什么汉人喜欢瘦美人,唐人喜欢胖美人?

    杨义教授指出,文化研究、文学研究除了时间维度之外,很重要的是空间维度。有一个词语大家可能都很熟悉,就是“环肥燕瘦”。说的是唐玄宗的贵妃杨玉环是一个胖美人,汉成帝的皇后赵飞燕是一个瘦...[详细]
    时间:2017-03-06 13:39 查看:942次
    标签:杨义先秦诸子瘦美人胖美人杨玉环

  • 新中国第一代“车模”

    不同的时代有着不同的审美标准,从新中国成立之初走过来的一代人,总有着别样的一些记忆。...[详细]
    时间:2017-02-15 15:59 查看:1401次
    标签:中国审美标准“车模”

  • 张首映:构建审美心性义理

    毋宁说,构建富于审美心性的美学,能提升人生质量和社会力量,升华审美境界和美学品质,为民族复兴贡献具有科学蕴涵和社会效益的心智;在国际美学论坛上,将华光照耀、异彩纷呈。...[详细]
    时间:2016-12-19 13:20 查看:685次标签:张首映审美美学人生质量研究

  • 鲁太光:文学批评中的价值评判不可缺席

    随着时代的发展,当前又到了文学范式和批评范式调整的关键时期。因而,对当下的评论家,尤其是那些有志于批评的青年评论家而言,第一要务并非文本细读,而是批评范式的调整,是审美领导权的更替。...[详细]
    时间:2016-10-10 13:53 查看:1157次标签:鲁太光文学批评价值评判审美

  • 镜·灯·路——论美的神圣性

    一弯清流,一丛翠绿,一盏华灯,一曲情歌可能是美的,但不会是神圣的;而一面旗帜,一处遗址,一段传奇,一座书院不仅可能是美的,而且可能是神圣的,这是因为在它们的感性形式下隐含着理性的内涵,这些理性内涵彰显并确证了人自己超越感性的理性的本性。...[详细]
    时间:2016-02-17 14:13 查看:1267次标签:阎国忠理性神圣审美

  • 美育让美学走进生活

    当前,比较有代表性的认识误区是把美育局限为艺术教育。许多学校开设了一些艺术课程,教授学生艺术知识和艺术技能,以为这就是美育。其实这是很不够的。美育不能仅仅停留在艺术知识和艺术技能层面,而应以审美和人文素养培养为核心,以创新能力培育为重点。...[详细]
    时间:2016-01-25 14:02 查看:705次标签:朱立元美学美育审美人文素养

  • 朴素之美

    生态自有其规律,完全不会迎合人类。人类唯一能做的就是通过自身的努力,调节人与生态的矛盾,尽量实现文明与生态的协调发展。生态文明时代的朴素审美观就建构在这一宏伟的历史使命中,作为一种审美精神,它又反过来促进这一宏伟历史使命的实现。...[详细]
    时间:2016-01-18 13:49 查看:473次标签:陈望衡朴素审美生态文明

  • 生态文明美:当代环境审美的新形态

    从生态文明的视界来看自然环境审美,自然环境的美既不在生态,也不在文明,而在生态与文明的统一即生态文明。...[详细]
    时间:2015-07-15 13:02 查看:956次标签:陈望衡生态文明环境审美

  • 中华美学需激活“形神”

    中国美学的形神范畴具有特别的意义,它从文艺作为生命体出发,强调生命体的整体性,以突破仅在技术层面做功夫;强调生命体的个性特征,以突破商业产品类型化的雷同;强调生命体的宇宙特征,以突破个人和时代的局限,让文艺作品有高远的胸怀。因此,我们极有必要古为今用,以形神理...[详细]
    时间:2015-06-02 14:00 查看:756次标签:张法中华美学精神形神审美

  • 汪建新:毛泽东诗词具有八个审美特征

    汪主任讲到,柳亚子称赞毛泽东诗词是“推翻历史三千载,自铸雄奇瑰丽诗”;元帅诗人陈毅评价毛泽东诗词是 “妙语拈来着眼高,诗词大国推盟主”。无论是从内容还是从形式方面去评论,毛泽东诗词都是艺术精品。...[详细]
    时间:2013-12-26 10:37 查看:1584次标签:毛泽东审美诗词

  • 【案例】女骑警:“治安本位”与“审美”的价值次序之争

    大连骑警大队成立近20年,1996年起抽调女警加入,已经成了大连的城市符号。阳光沙滩,高头大马,一身盛装的美女骑警,的确非常养眼,也为整个城市增添了一道风景。但是,以往人们更多关注女骑警的“观赏性”,却不太知道养这样一个骑警队花费几何。...[详细]
    时间:2013-06-26 10:14 查看:1408次标签:女骑警治安审美案例大连女骑警

  • 政治语言的审美价值

    “民主”是当今政治领域内公民关注、政府关心的热点、难点,概念的不同、逻辑起点的差异,一切起因皆为表达“民主”的共同载体—语言符号的呈现不同。如上所述,随着时代发展,政治语言的形式也有所改变,时至今日,以网络形式传播的语言、政府发言人传播的语言、模糊语言等都作政...[详细]
    时间:2013-01-24 14:30 查看:1146次标签:审美语言政治价值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