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总则的制定为民法典编纂树立了标杆,迈出了坚实的第一步。将科学立法和民主立法贯穿立法工作始终,以同样的态度对待各分编的编纂工作,必能使未来的中国民法典兼具人民性和科学性,成为21世纪民事立法的典范。...[详细]
时间:2017-04-18 08:51
查看:516次标签:民法总则公民权利以民为本立法
民法总则的制定为民法典编纂树立了标杆,迈出了坚实的第一步。将科学立法和民主立法贯穿立法工作始终,以同样的态度对待各分编的编纂工作,必能使未来的中国民法典兼具人民性和科学性,成为21世纪民事立法的典范。...[详细]
时间:2017-04-18 08:51
查看:371次标签:民法总则公民权利以民为本立法
民法总则更充分地确认和保护了民事主体的自治空间。保障私权还意味着要尊重个人的“私法自治”,其本质上是尊重个人的自由和自主,即充分发挥个人在现代社会治理中的作用。...[详细]
时间:2017-04-17 09:29
查看:451次标签:王利明依法治国民法总则国家治理
民法总则的出台,为制定一部立足中国实际、直面中国问题、展现中国特色、具有中国气派的民法典奠定了基础;民法总则的施行,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提高国家治理能力注入了强大动力,必将开启我国公民权利保障法治化的新时代。...[详细]
时间:2017-04-17 08:58
查看:420次标签:民法总则国家治理公民权利民法典
民法总则的出台,为公民的各项民事活动提供明确指南,也通过对权利的划定,伸展出法律的羽翼,呵护每一位公民。民法总则指引下编纂的民法典,必将体现出中国的立法智慧,与中国的现实土壤紧密结合,与时代的节奏韵律同频共振,将依法治国提升至新的高度。...[详细]
时间:2017-04-14 09:29
查看:442次标签:民法总则立法法治中国建设中国特色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民法学者经过持续的学术研究和理性思考,并从司法裁判工作中汲取经验,以我国现实民事问题为导向,在学习借鉴他人的基础上逐渐形成了自己的民法思想体系。这为民法总则的制定奠定了坚实的思想理论基础、提供了系统的智力支持。...[详细]
时间:2017-04-13 15:11
查看:925次标签:梁慧星民法总则社会生活民法典
民法是私法的基本法,它以对人的保护为核心,以权利为本位,系统全面地规定了自然人、法人、非法人组织在民事活动中享有的各种人身、财产权益。因此,民法典被视为现代法治文明的扛鼎之作,被誉为法治健全完善的标识。...[详细]
时间:2017-04-13 09:57
查看:712次标签:梁慧星民法总则立法人的权利
民法总则在中国法律史上具有标志性的意义,在它的基础上,民法典各分编拟于2018年整体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统一的民法典将有望于2020年形成。实施好民法总则、编纂好民法典,必将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实现国家长治久安提供坚强有力的法治保障。...[详细]
时间:2017-04-13 09:47
查看:587次标签:民法总则民法典依法治国法律
当前,一些人受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影响,讽刺崇高、消解价值,对英雄肆意玷污、污蔑。对于这种现象,我们必须用好法律武器,旗帜鲜明地加以反对。...[详细]
时间:2017-04-13 09:42
查看:790次标签:吴化清英雄民法总则思想道德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编纂民法典的任务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随即启动第五次民法典编纂工作,并作出了先制定民法总则、再系统整合民事法律的“两步走”的民法典编纂工作部署。经过两年多的论证、征求意见、修改,民法总则按预定进程顺利制定出来,民法典编纂工作由此迈出关键性一...[详细]
时间:2017-04-13 09:18
查看:805次标签:梁慧星民法总则时代意义
民法总则明确规定,法律没有规定的,可以适用习惯,但是不得违背公序良俗。这个规定,在法律精神的指引下,保持了民事法律对人类生活所积淀价值的尊重,保持法律对变动不居的社会生活的开放性,由此完善民法规则,增强法律的适用性。...[详细]
时间:2017-04-12 09:55
查看:436次标签:法治精神民法典民法总则法治思维
民法中的法人制度的根本目的,是落实公民在宪法上的结社权。结社权之所以重要,主要源于人类归属于某个群体的强烈需求。亚里士多德就指出,不在城邦生活的人,非神即兽。离开城邦,人是无法生活的,甚至不成其为人,如手一旦离开人体,就不再是手。...[详细]
时间:2017-04-11 15:41
查看:1318次标签:谢鸿飞民法总则法人公民
民法通则规定的一般诉讼时效期间为两年,实践证明这一“期间”不足以保护民事主体的债权。因此,民法总则增加了一年。但需要注意的是,这一时效对债权之外的民事权利并不适用。...[详细]
时间:2017-03-28 10:35
查看:576次标签:刘士国民法总则社会热点生态保护
随着民法总则的通过,我们离中国民法典越来越近。这部法律的颁布,使我们更加有信心,期盼一部符合中国实际、面向21世纪的科学的民法典,能够尽快出台。...[详细]
时间:2017-03-23 09:55
查看:855次标签:王利明民法总则民法典法律
民法典被称为“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民法调整的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涉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和社会的生产生活秩序。《民法总则》从维护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出发,完善了社会生活的基本规则。...[详细]
时间:2017-03-22 10:15
查看:2327次标签:王利明民法总则民法典立法
孟德斯鸠说过:“在民法慈母般的眼神中,每个人就是整个国家。”2017年3月15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中国民事法律制度从此开启“...[详细]
时间:2017-03-20 15:24
查看:152151次
标签:李晓安依法治国法治国家民法总则
所谓公序良俗原则,实际上是以一般的道德为核心,民事主体在进行非交易性质的民事法律行为时,应当尊重公共秩序和善良风俗,并将这一原则作为民法的基本准则,要求民事主体对社会公共秩序和道德予以起码的尊重,针对的主要是非交易性质的民事法律行为。...[详细]
时间:2017-03-20 09:59
查看:1099次标签:杨立新民法总则法治精神法律立法
民事权益受法律保护原则,在以往《民法通则》中是有规定的,该法第5条规定:“公民、法人的合法的民事权益受法律保护,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侵犯。...[详细]
时间:2017-03-20 09:19
查看:757次标签:杨立新民法总则法治精神民事权利
为了保护民事主体的合法权益,调整民事关系,维护社会和经济秩序,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要求,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根据宪法,制定本法。民法调整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组织之间的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详细]
时间:2017-03-20 09:11
查看:3609次标签:民法总则全国两会民事责任核心价值观
孟德斯鸠说过:“在民法慈母般的眼神中,每个人就是整个国家。”2017年3月15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中国民事法律制度从此开启“...[详细]
时间:2017-03-18 17:38
查看:43254次
标签:李晓安依法治国法律体系民法总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