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一百年,中国共产党向人民、向历史交出了一份优异的答卷。现在,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踏上了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的赶考之路。“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历史交汇,我们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正昂首阔步行进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上。...[详细]
时间:2022-03-22 08:35
查看:328次标签:习近平杨立新“典”亮新时代
回顾党的百年发展历程,我们深刻领悟了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更加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只要坚定不移地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我们一定能够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详细]
时间:2021-05-11 16:28
查看:337次标签:杨立新中国共产党百年大党
天天学习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准确把握复杂局势,科学判断,引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推动中国经济巨轮向着高质量发展目标劈波斩浪、扬帆远航。...[详细]
时间:2020-12-15 09:00
查看:516次标签:杨立新崇尚实干古语
天天学习 9月14日晚,习近平主席在北京同欧盟轮值主席国德国总理默克尔、欧洲理事会主席米歇尔、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共同举行视频会晤。中德欧领导人就中欧关系深入交换意见,为下阶段中欧关系规划方向。...[详细]
时间:2020-09-16 16:06
查看:423次标签:杨立新儒家经典理念引用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将原《婚姻法》和《收养法》编纂成为民法典婚姻家庭编,终于使得婚姻家庭法回归民法,以新的面貌出现在我国的社会生活中。了解我国的亲属法律制度究竟发生了哪些变化,不仅对民法典亲属法的司法操作具有重要意义,更重要的是对社会以及婚姻家庭生活的引导...[详细]
时间:2020-07-27 09:05
查看:1268次标签:杨立新民法典婚姻家庭立法亮点
民法典应当怎样规定人格权,是一个学术问题和民法立法技术问题。人格权法究竟规定在民法典总则编,还是规定在分则中,确实有立法传统的问题。...[详细]
时间:2020-06-22 10:13
查看:374次标签:杨立新民法典社会价值
民法典单独规定人格权编的立法模式,既不是德国法潘德克吞体系的传统,也不是法国法系的三编制模式。人格权在民法典分则中独立成编,沿用的是我国民法通则的立法传统,具有中国特色。...[详细]
时间:2020-06-22 09:55
查看:394次标签:杨立新民法典社会价值
继承制度是关于自然人死亡后财富传承的基本制度,关系千家万户的切身利益。民法典继承编草案有哪些创新、最大亮点是什么?近日,新华网专访了参与民法典草案专家建议稿起草的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杨立新进行权威解读。 杨立新表示主要有7个方面:一是对遗产范围的界定做了规...[详细]
时间:2020-06-18 09:02
查看:473次标签:民法典继承编杨立新继承制度
纵览抗战全过程,中国共产党始终利用各种时机对最广大的人民群众进行政治动员,把反侵略战争的必要性、正义性以及斗争的路线方针政策告诉他们,使其确立必胜的信念;以各种形式组织各政党、各阶层、各民族以及海外人士,积极参加支援抗日战争。...[详细]
时间:2017-06-27 09:30
查看:973次标签:杨立新抗战中国共产党军民一体
应当看到的是,对国家利益的保障,最终也是要保障人民的利益;民事责任优先也是要保障人民的利益。这两者的最终目的其实是一致的。...[详细]
时间:2017-04-21 09:59
查看:680次标签:杨立新民法总则民事责任国家利益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灵魂,以法治体现道德观念、强化法律对道德建设的促进作用,是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的必然要求,也将凝聚起强大价值引导力和精神推动力。...[详细]
时间:2017-03-21 10:26
查看:599次标签:杨立新好人法善意救助者诚信道德
所谓公序良俗原则,实际上是以一般的道德为核心,民事主体在进行非交易性质的民事法律行为时,应当尊重公共秩序和善良风俗,并将这一原则作为民法的基本准则,要求民事主体对社会公共秩序和道德予以起码的尊重,针对的主要是非交易性质的民事法律行为。...[详细]
时间:2017-03-20 09:59
查看:1100次标签:杨立新民法总则法治精神法律立法
民事权益受法律保护原则,在以往《民法通则》中是有规定的,该法第5条规定:“公民、法人的合法的民事权益受法律保护,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侵犯。...[详细]
时间:2017-03-20 09:19
查看:757次标签:杨立新民法总则法治精神民事权利
近年来,我国社会的诚信道德和诚信秩序出现很多问题,并且通过数起案件的法律不当适用,引发了更大范围的影响。社会对善意救助者反遭诬陷反响强烈,甚至质疑社会道德和法律的引导性。...[详细]
时间:2017-03-16 09:57
查看:747次标签:杨立新诚信道德善意救助者
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求真务实,是我们党根本思想路线的精髓所在。形式主义、虚假之风,从来都是战斗力的“杀手”。习主席深刻指出:军队是要打仗的,来不得半点形式主义,更不允许弄虚作假。...[详细]
时间:2015-04-21 09:41
查看:1151次标签:杨立新强军兴军敢担当
“观于明镜,则疵瑕不滞于躯;听于直言,则过行不累乎身。”意思是说,经常用明镜照照自己,那么污垢就不会存留在身上;能听取直率的批评,就可以摆脱错误行为的牵累。这句话采用比兴手法,以“人镜”取譬设喻。...[详细]
时间:2014-10-28 10:15
查看:1163次标签:唐太宗镜子论以人为镜杨立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