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资本论》不是《资本论》的续篇,它在多个方面与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有本质上的不同,甚至是对立的。视《21世纪资本论》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继承者,甚至将其拔高到超越《资本论》的程度,既是误读了《21世纪资本论》,更是误解了《资本论》,混淆了马克思主义政...[详细]
时间:2015-07-28 09:02
查看:569次标签:杨军资本论21世纪资本论马克思主义
从党的理论创新进程来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探索时代、开创时代,已经形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理论创新成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时代,也必然会形成标志性的理论创新成果,这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时代的马克思主义,即21世纪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详细]
时间:2015-07-27 13:16
查看:810次标签:金民卿“四个全面”马克思主义习近平讲话
“三严三实”是继承弘扬党的优良作风的时代要求。作风问题关系党的形象和人心向背,关系党的执政根基和生死存亡。我们党历来高度重视作风建设,把作风建设与党的命运紧密联系起来,是我们党的政治自觉和优良传统。...[详细]
时间:2015-07-27 09:12
查看:742次标签:李志军“三严三实”作风建设马克思主义
伟大梦想要靠伟大斗争去争取,伟大斗争是伟大事业的引擎。新的历史条件下,习近平总书记郑重提醒“准备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既着眼长远,提出革命理想高于天,又脚踏实地、直面困难,强调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充分彰显了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带领人民为实现梦想而...[详细]
时间:2015-07-24 14:10
查看:1719次标签:胡长青伟大斗争马克思主义中国梦
中国近代思想史上,有一个引人注目的现象,即自由主义、民族主义和马克思主义渐次成为社会的主导性思潮,人民最后选择了马克思主义。...[详细]
时间:2015-07-24 10:23
查看:7208次标签:李健自由主义民族主义马克思主义
坚持走符合中国国情、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道路关乎国家前途、民族命运、人民幸福,是发展21世纪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要解决的首要问题。...[详细]
时间:2015-07-24 09:59
查看:1829次标签:郝立新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理论创新实践创新
经典马克思主义著作中,有些概念在当时由于描述的事物尚处于萌芽状态或初发阶段而并不显眼,如虚拟资本、社会资本、国际价值、世界体系、精神生产、自由时间等。而在当代,这些概念所反映的事物日益成为普遍、重要和本质性的社会现实,这就需要我们根据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论述并...[详细]
时间:2015-07-24 09:37
查看:417次标签:张宇术语社会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
21世纪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指导中国人民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指导思想。未来的中国道路,需要我们继续探索;未来的社会发展,需要我们不断推进。这种开辟未来的认识和实践,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生生不息、永葆活力的根本所在。...[详细]
时间:2015-07-24 09:35
查看:312次标签:郝立新三个面向理论创新马克思主义
我们的理论自信是从比较中获得的。加强理论的比较研究,是发展21世纪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的重要一环。当然,这样的比较并不意味着简单的批判与排斥,相互参照借鉴也是题中应有之义。通过比较、碰撞,可以产生许多思想火花,从而提高研究水平,促进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发展。...[详细]
时间:2015-07-24 09:27
查看:550次标签:丰子义理论自信中国问题西方马克思主义
始于问题、源于实践,是科学发展的规律,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规律。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是以实践发展为基础、以回应和解决问题为导向的。理论的每一步创新,又指导和带动了实践的进一步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理论创新,是21世纪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的巨大动...[详细]
时间:2015-07-24 08:31
查看:357次标签:郝立新“三个面向”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
成仿吾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思想,是基于革命的实践、建设的实践,所以他思想解放、实事求是,具有不怕困难、克服困难的战斗精神、创造精神,是一笔值得继承的宝贵财富。...[详细]
时间:2015-07-23 13:26
查看:595次标签:马克思主义成仿吾教育思想政治
自由主义、民族主义和马克思主义是近代以来全球最具影响力的三大思潮。从这三大思潮出发,梳理中国之历史、认识中国之现状、规划中国之未来,构成了百年来以至当下中国意识形态领域的三大阵营。廓清三大主义的各自面貌,阐述它们之间的差异、对立、融合和过渡的清晰图景,则是本文...[详细]
时间:2015-07-23 10:40
查看:2335次标签:马克思主义民族主义自由主义三大思潮
党的十八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党员干部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要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总书记关于“三严三实”的论述,精辟凝练、内涵丰富、指向明确,是新形势下我们党对党员领导干部政治品格和做人操守做出的最基本规范,体现了新一...[详细]
时间:2015-07-22 11:05
查看:649次标签:三严三实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理论理论内涵
中国共产党历来注重把属于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的理论与广大民众相结合,用科学的理论掌握和武装群众,在积极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即把马克思主义理论同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相结合形成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的过程中,实现马克思主义理论特别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广大民众的结合...[详细]
时间:2015-07-22 09:30
查看:333次标签:佘双好马克思主义理论大众化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自身价值
网络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对象是青年群体,主要是青年学生和青年从业者,包括务工人员。网络意识形态重点对象的确立,决定了网络意识形态的传播必须符合青年特点,并且要能够满足青年群体的现实诉求。...[详细]
时间:2015-07-21 10:10
查看:1056次标签:蔡志强意识形态马克思主义宣传思想阵地网络安全
政治生态状况,直接决定着从政环境的好坏,关系着党的形象和人心向背。政治生态清明,从政环境就优良,就能凝心聚力、鼓舞士气。...[详细]
时间:2015-07-20 09:09
查看:851次标签:丁晋清“三严三实”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理论创新
实践发展推动理论创新,理论创新引领实践深化。面对前所未有的历史大考,能不能交出一份合格的答卷,从根本上说取决于我们对十八大以来党的理论创新成果的认识是否到位,取决于全党在政治上、思想上能否达到高度认同。...[详细]
时间:2015-07-20 08:36
查看:803次标签:周爱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现代化
伟大的事业需要伟大的精神。在继承和发扬马克思主义的内在精神的基础上,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个“精神纽带”和“最大公约数”维系全体中华儿女,形成统一的意志和行动,才能赢得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的胜利,才能汇聚起实现“两个一百年”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详细]
时间:2015-07-17 14:12
查看:3885次标签:刘国栋核心价值观马克思主义内在精神
马克思主义是我们党的指导思想,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科学指南,我们必须始终毫不动摇地坚持马克思主义,并根据时代变化和实践要求不断发展马克思主义。前不久召开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工作座谈会强调,要提升理论自觉,突出主攻方向,强化问题导向,把工程工作引向深入...[详细]
时间:2015-07-17 14:02
查看:1205次标签:马克思主义习近平总书记立足中国实际指导思想
在继承和发扬马克思主义的内在精神的基础上,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个“精神纽带”和“最大公约数”维系全体中华儿女,形成统一的意志和行动,才能赢得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的胜利,才能汇聚起实现“两个一百年”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强大精神力量。...[详细]
时间:2015-07-17 09:03
查看:4150次标签:刘国栋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