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由于它的阶级性、实践性和科学性,决定它必须有经得起实践检验的基本原理,提供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才能发挥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作用。只要是马克思主义,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角度看,从基本立场、世界观和方法论角度看,都应该具有同一性。摒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详细]
时间:2015-08-12 13:31
查看:6383次标签:陈先达马克思主义唯物主义实践哲学
多年来,中共上海市黄浦区委党校始终把党性教育作为党校教育之魂,积极探索基础理论教育、专题教育、党性分析、党性实践“四环联动”的党性教育模式,不断增强党性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渗透性,努力为区域发展培养政治上合格的领导干部。...[详细]
时间:2015-08-10 09:39
查看:600次标签:党性教育张国军党性实践马克思主义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根据我们的国情,面对机遇和挑战,作出的关于改革发展稳定,治党治国治军,内政外交国防等方面的一种顶层设计。其中包含着丰富的哲学思想,尤其是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详细]
时间:2015-08-05 10:49
查看:784次标签:马克思主义董振华“四个全面”哲学智慧
历史是现实的根源,任何一个国家的今天都来自昨天。我们国家当下令人瞩目的面貌,与这场伟大胜利息息相关。70年后再回首,以更加科学的指导观念,更加严谨的研究态度,拿出更加翔实的研究成果,让后人真切地感受到战争之残酷、和平之不易,在人们的头脑中筑牢保卫和平的屏障,从...[详细]
时间:2015-08-05 08:46
查看:508次标签:崔文佳唯物史观马克思主义历史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不是抽象的空洞概念,也不是学术史意义上的知识梳理,而是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的实现方式和现实途径。其中至为关键之处在于深入到中国的社会现实之中,敏锐地捕捉中国人民的实践活动、思维活动和语言活动,并将之提升到理论的层面予以反思,通过直面并解决这些问...[详细]
时间:2015-08-03 08:43
查看:581次标签:崔唯航中国故事中国话语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诞生以来的历史雄辩地证明了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性。马克思主义在历史上和现实中所发挥的作用,是其他任何理论、学说都不可比拟的。...[详细]
时间:2015-07-31 09:59
查看:876次标签:王伟光马克思主义习近平讲话意识形态工作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有机统一于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过程,开辟了运用发展中的马克思主义指导中国梦实现的新思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是实现中国梦的首要目标、强大动力、法治保障和坚强保证。...[详细]
时间:2015-07-30 15:55
查看:546次标签:孙兰英四个全面社会主义现代化马克思主义
“红船精神”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与思想根基。“红船精神”所蕴含的首创精神、奋斗精神、奉献精神,是对“革故鼎新”“顺天应人”“舍生取义”“自强不息”“尚公去私”“仁者爱人”“民惟邦本”等中华传统璀璨精神因子的时代性传承。同时,“红船精神”又是用...[详细]
时间:2015-07-29 14:25
查看:446次标签:红船精神马克思主义前列精神核心
《21世纪资本论》不是《资本论》的续篇,它在多个方面与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有本质上的不同,甚至是对立的。视《21世纪资本论》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继承者,甚至将其拔高到超越《资本论》的程度,既是误读了《21世纪资本论》,更是误解了《资本论》,混淆了马克思主义政...[详细]
时间:2015-07-28 09:02
查看:586次标签:杨军资本论21世纪资本论马克思主义
从党的理论创新进程来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探索时代、开创时代,已经形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理论创新成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时代,也必然会形成标志性的理论创新成果,这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时代的马克思主义,即21世纪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详细]
时间:2015-07-27 13:16
查看:840次标签:金民卿“四个全面”马克思主义习近平讲话
“三严三实”是继承弘扬党的优良作风的时代要求。作风问题关系党的形象和人心向背,关系党的执政根基和生死存亡。我们党历来高度重视作风建设,把作风建设与党的命运紧密联系起来,是我们党的政治自觉和优良传统。...[详细]
时间:2015-07-27 09:12
查看:773次标签:李志军“三严三实”作风建设马克思主义
伟大梦想要靠伟大斗争去争取,伟大斗争是伟大事业的引擎。新的历史条件下,习近平总书记郑重提醒“准备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既着眼长远,提出革命理想高于天,又脚踏实地、直面困难,强调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充分彰显了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带领人民为实现梦想而...[详细]
时间:2015-07-24 14:10
查看:1765次标签:胡长青伟大斗争马克思主义中国梦
中国近代思想史上,有一个引人注目的现象,即自由主义、民族主义和马克思主义渐次成为社会的主导性思潮,人民最后选择了马克思主义。...[详细]
时间:2015-07-24 10:23
查看:7433次标签:李健自由主义民族主义马克思主义
坚持走符合中国国情、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道路关乎国家前途、民族命运、人民幸福,是发展21世纪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要解决的首要问题。...[详细]
时间:2015-07-24 09:59
查看:1872次标签:郝立新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理论创新实践创新
经典马克思主义著作中,有些概念在当时由于描述的事物尚处于萌芽状态或初发阶段而并不显眼,如虚拟资本、社会资本、国际价值、世界体系、精神生产、自由时间等。而在当代,这些概念所反映的事物日益成为普遍、重要和本质性的社会现实,这就需要我们根据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论述并...[详细]
时间:2015-07-24 09:37
查看:434次标签:张宇术语社会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
21世纪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指导中国人民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指导思想。未来的中国道路,需要我们继续探索;未来的社会发展,需要我们不断推进。这种开辟未来的认识和实践,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生生不息、永葆活力的根本所在。...[详细]
时间:2015-07-24 09:35
查看:330次标签:郝立新三个面向理论创新马克思主义
我们的理论自信是从比较中获得的。加强理论的比较研究,是发展21世纪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的重要一环。当然,这样的比较并不意味着简单的批判与排斥,相互参照借鉴也是题中应有之义。通过比较、碰撞,可以产生许多思想火花,从而提高研究水平,促进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发展。...[详细]
时间:2015-07-24 09:27
查看:575次标签:丰子义理论自信中国问题西方马克思主义
始于问题、源于实践,是科学发展的规律,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规律。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是以实践发展为基础、以回应和解决问题为导向的。理论的每一步创新,又指导和带动了实践的进一步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理论创新,是21世纪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的巨大动...[详细]
时间:2015-07-24 08:31
查看:365次标签:郝立新“三个面向”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
成仿吾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思想,是基于革命的实践、建设的实践,所以他思想解放、实事求是,具有不怕困难、克服困难的战斗精神、创造精神,是一笔值得继承的宝贵财富。...[详细]
时间:2015-07-23 13:26
查看:619次标签:马克思主义成仿吾教育思想政治
自由主义、民族主义和马克思主义是近代以来全球最具影响力的三大思潮。从这三大思潮出发,梳理中国之历史、认识中国之现状、规划中国之未来,构成了百年来以至当下中国意识形态领域的三大阵营。廓清三大主义的各自面貌,阐述它们之间的差异、对立、融合和过渡的清晰图景,则是本文...[详细]
时间:2015-07-23 10:40
查看:2532次标签:马克思主义民族主义自由主义三大思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