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旗帜是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理论遵循,是人们武装头脑、统一意志、凝聚信仰的理性基石,亦是一个政党、国家乃至一个时代的精神标识。马克思主义成为我们高擎的思想旗帜,有其深厚基础和坚固支撑。...[详细]
时间:2015-09-23 09:11
查看:1270次标签:商志晓马克思主义思想旗帜思想价值
马克思主义在性质、内容、方法、旨趣、立场等方面展现的科学品质和风格,以及蕴含其中的开放性、创新性和与时俱进等基本属性,是迄今为止任何一种理论学说未曾企及的,其思想影响和实践效能也是迄今为止任何一种理论学说未曾实现的。...[详细]
时间:2015-09-23 08:43
查看:1188次标签:商志晓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思想旗帜
中华民族在巨大的灾难面前,以巨大民族付出和牺牲,造就和选择了伟大的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顺应二十世纪社会主义潮流,跨越式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重又站在了历史潮头,在新中国崭新起点上,立志用一百年左右的时间赶超世界上最发达的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详细]
时间:2015-09-23 08:36
查看:1505次标签:戚桂锋共产主义理想马克思主义资本主义
纵观整个转形理论史,争论的关键在于以下两点:一是转形问题研究的初始条件是什么?二是转形过程中的约束条件或不变性条件是什么?为转形模型设定不同的初始条件和不变性条件,会造成结论完全不同。...[详细]
时间:2015-09-22 08:58
查看:2085次标签:陈旸马克思主义转形研究劳动价值
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在探索救国救民真理的过程中终于找到了科学社会主义,把科学社会主义与中国国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解决中国人民解放和发展的问题,创立了自己的理论,即中国化马克思主义。...[详细]
时间:2015-09-21 13:28
查看:1839次标签:贾建芳科学社会主义中国发展马克思主义
清代著名思想家龚自珍说过:“欲知大道,必先为史”。说明治史、懂史、用史的重要性。他又说:“灭人之国,必先去其史……败人之纲纪,必先去其史……夷人之祖宗,必先去其史。”振聋发聩,引人深思。...[详细]
时间:2015-09-17 15:56
查看:898次标签:李俭历史虚无主义中国近代史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作为批判资本主义追求社会主义理论具有意识形态是必要的,不过马克思主义不仅仅是一种意识形态,也是一种科学理论,诚如奥尔曼教授所言,“只有马克思主义才能获得关于世界、社会和人生的真理性认识”,因此,马克思主义教育就不仅仅是一种意识形态教育,也是一种科学教...[详细]
时间:2015-09-16 17:04
查看:1071次标签:蓝强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意识形态
正确理解和诠释经典马克思主义超越“国家主义”与“自由主义”抽象对立的“国家-社会”理论,在当代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当代中国“国家安全”和“社会建设”问题,都可以在这一经典学说中获得应有和本有的理论地平线及其方法论启示。...[详细]
时间:2015-09-11 14:25
查看:4856次标签:张明霞马克思主义国家安全小康社会建设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载体,是全社会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对于坚持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具有重大意义和作用。为了自觉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要紧...[详细]
时间:2015-09-10 09:23
查看:1112次
标签:梅荣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马克思主义灵魂
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理论上的作为, 都分别反映了这三种情形。它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主题和主线在多方面展开,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内涵更丰满,结构更完整,逻辑更严密,时代性、实践性、指导性更鲜明突出,从而发展了21世纪...[详细]
时间:2015-09-09 13:41
查看:1678次标签:雷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习近平讲话精神
一个令人向往的教育,一定会尽最大可能在满足社会未来对人才总体需求的前提下,为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提供日益广泛的选择空间和资源条件——它代表了中国教育改革的发展方向。...[详细]
时间:2015-09-08 09:22
查看:872次标签:傅维利新教育目的观教育改革马克思主义
党性教育的本意应该是通过切实的途径持续提升党员的个体修养,使整个政党的党性或先进性在实践中彰显出来。而致力于实现党性的理想形态和现实形态、应然形态和实然形态的统一,理应是一个政党永恒的课题。...[详细]
时间:2015-09-07 10:27
查看:1410次标签:陈培永党性马克思主义政党
党性教育的本意应该是通过切实的途径持续提升党员的个体修养,使整个政党的党性或先进性在实践中彰显出来。而致力于实现党性的理想形态和现实形态、应然形态和实然形态的统一,理应是一个政党永恒的课题。...[详细]
时间:2015-09-07 09:03
查看:2224次标签:陈培永党性马克思主义哲学
近年来,历史虚无主义不仅在学术界暗流涌动,时隐时现,而且开始从学术领域向互联网及新媒体等领域扩展。历史虚无主义在历史问题上主要有五种表现形式:一、把支流当主流;二、把预设当前提;三、把演义当历史;四、把八卦当真实;五、把恶搞当时尚。坚持“三个自信”,用唯物史观...[详细]
时间:2015-09-02 14:03
查看:1469次标签:王志民历史虚无主义意识形态马克思主义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从我国发展现实需要中得出来的,从人民群众的热切期待中得出来的,也是为推动解决我们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提出来的。这就深刻阐明了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实践基础和实践意义。...[详细]
时间:2015-09-01 13:56
查看:680次标签:周培清四个全面中国共产党马克思主义
中国共产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其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其价值立场也必然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四个全面”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在中国的新发展,是站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为中国最广大人民服务的科学理论。...[详细]
时间:2015-09-01 11:08
查看:310次标签:周培清“四个全面”马克思主义中国共产党
马克思主义哲学在我国哲学社会科学中居于基础地位,一直是专家学者关注的重点学科。近年来,我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进一步增强问题意识、前瞻意识,无论在基础理论研究、文本解读方面,还是在对现实问题的哲学思考方面,都取得了可喜成绩,为推进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和经济社会健...[详细]
时间:2015-08-31 08:51
查看:480次标签:董振华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中国道路
历史唯物主义是人类历史观的伟大变革,但不会是结束变革的变革。历史唯物主义是一个发展的、开放的体系,不是一种僵化的、封闭的学说。这决定了,我们只有学习和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坚持和发展历史唯物主义,才能从认识上有效遏制历史虚无主义。...[详细]
时间:2015-08-27 10:08
查看:1983次标签:龚云历史唯物主义历史虚无主义马克思主义
以史为鉴,忘史亡国。这一段特殊的中国经济学史告诉我们: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国化势不可当,我们有这个理论自信,重铸以本土化的学术话语为标志的中国特色的经济学;同时也不排斥从西方经济学的有益成分和实用价值成分中找出适合于中国国情的,可以移植、借鉴和吸收的合理因素。...[详细]
时间:2015-08-26 14:07
查看:1518次标签:丁霞抗战中国经济学马克思主义
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带领党和人民励精图治、攻坚克难,打开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习近平总书记运筹帷幄,展示了马克思主义政治家的雄才大略和高超的政治智慧,得...[详细]
时间:2015-08-26 09:33
查看:685次
标签:韩庆祥治国理政马克思主义习近平讲话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