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载体,是全社会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对于坚持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具有重大意义和作用。为了自觉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要紧...[详细]
时间:2015-09-10 09:23
查看:1072次
标签:梅荣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马克思主义灵魂
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理论上的作为, 都分别反映了这三种情形。它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主题和主线在多方面展开,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内涵更丰满,结构更完整,逻辑更严密,时代性、实践性、指导性更鲜明突出,从而发展了21世纪...[详细]
时间:2015-09-09 13:41
查看:1631次标签:雷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习近平讲话精神
一个令人向往的教育,一定会尽最大可能在满足社会未来对人才总体需求的前提下,为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提供日益广泛的选择空间和资源条件——它代表了中国教育改革的发展方向。...[详细]
时间:2015-09-08 09:22
查看:845次标签:傅维利新教育目的观教育改革马克思主义
党性教育的本意应该是通过切实的途径持续提升党员的个体修养,使整个政党的党性或先进性在实践中彰显出来。而致力于实现党性的理想形态和现实形态、应然形态和实然形态的统一,理应是一个政党永恒的课题。...[详细]
时间:2015-09-07 10:27
查看:1367次标签:陈培永党性马克思主义政党
党性教育的本意应该是通过切实的途径持续提升党员的个体修养,使整个政党的党性或先进性在实践中彰显出来。而致力于实现党性的理想形态和现实形态、应然形态和实然形态的统一,理应是一个政党永恒的课题。...[详细]
时间:2015-09-07 09:03
查看:2130次标签:陈培永党性马克思主义哲学
近年来,历史虚无主义不仅在学术界暗流涌动,时隐时现,而且开始从学术领域向互联网及新媒体等领域扩展。历史虚无主义在历史问题上主要有五种表现形式:一、把支流当主流;二、把预设当前提;三、把演义当历史;四、把八卦当真实;五、把恶搞当时尚。坚持“三个自信”,用唯物史观...[详细]
时间:2015-09-02 14:03
查看:1412次标签:王志民历史虚无主义意识形态马克思主义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从我国发展现实需要中得出来的,从人民群众的热切期待中得出来的,也是为推动解决我们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提出来的。这就深刻阐明了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实践基础和实践意义。...[详细]
时间:2015-09-01 13:56
查看:668次标签:周培清四个全面中国共产党马克思主义
中国共产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其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其价值立场也必然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四个全面”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在中国的新发展,是站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为中国最广大人民服务的科学理论。...[详细]
时间:2015-09-01 11:08
查看:301次标签:周培清“四个全面”马克思主义中国共产党
马克思主义哲学在我国哲学社会科学中居于基础地位,一直是专家学者关注的重点学科。近年来,我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进一步增强问题意识、前瞻意识,无论在基础理论研究、文本解读方面,还是在对现实问题的哲学思考方面,都取得了可喜成绩,为推进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和经济社会健...[详细]
时间:2015-08-31 08:51
查看:467次标签:董振华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中国道路
历史唯物主义是人类历史观的伟大变革,但不会是结束变革的变革。历史唯物主义是一个发展的、开放的体系,不是一种僵化的、封闭的学说。这决定了,我们只有学习和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坚持和发展历史唯物主义,才能从认识上有效遏制历史虚无主义。...[详细]
时间:2015-08-27 10:08
查看:1906次标签:龚云历史唯物主义历史虚无主义马克思主义
以史为鉴,忘史亡国。这一段特殊的中国经济学史告诉我们: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国化势不可当,我们有这个理论自信,重铸以本土化的学术话语为标志的中国特色的经济学;同时也不排斥从西方经济学的有益成分和实用价值成分中找出适合于中国国情的,可以移植、借鉴和吸收的合理因素。...[详细]
时间:2015-08-26 14:07
查看:1446次标签:丁霞抗战中国经济学马克思主义
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带领党和人民励精图治、攻坚克难,打开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习近平总书记运筹帷幄,展示了马克思主义政治家的雄才大略和高超的政治智慧,得...[详细]
时间:2015-08-26 09:33
查看:659次
标签:韩庆祥治国理政马克思主义习近平讲话精神
在全面评价抗日战争历史时,要坚持马克思主义阶级分析法,在肯定国民党抗战作用的同时,必须指出其实质是代表大资产阶级、大地主阶级的利益。实事求是指出国民党抗战中反共和消极抗战的事实,指...[详细]
时间:2015-08-25 13:58
查看:901次
标签: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阶级分析马克思主义
权力问题的复杂性集中体现在权力本身的公共性与权力运行的私人性之间的矛盾上。也就是说,政治权力解决的是公共性问题,因而政治权力必然表现为公共权力,但这种公共的政治权力在现实中却只能由单独的个人来掌握和行使,这就使得公共权力在运行中不可避免会打上权力行使者的个人烙...[详细]
时间:2015-08-25 09:06
查看:788次标签:梁谋三严三实马克思主义权力观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同场合提出了“好干部”的标准问题,有人将其概括为好干部的“12345”标准,这些标准从灵魂、作风、品质、做人、做事五个方面对好干部提出了具体要求,它时刻鞭策着我们成为年轻的“好干部”,而不是年轻的“老干部”。...[详细]
时间:2015-08-25 08:45
查看:1428次标签:徐然好干部党的建设马克思主义
最近,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在其抛出的三条主线之外,在手法与论调上又有一些新的变化,就是一些历史虚无主义者试图重新界定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内涵、来龙去脉,并提出“马克思主义也是历史虚无主义”、“资本主义终结历史论”、“马克思主义所阐明的历史发展规律不过是基督教的历史图...[详细]
时间:2015-08-24 18:16
查看:1259次标签:马克思主义历史虚无主义错误思潮
本次会议围绕“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时代背景、内在逻辑和理论意义,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与“四个全面”,“四个全面”与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新篇章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研讨。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和中国整体转型升级期是“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主要时代背景,“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新一届中...[详细]
时间:2015-08-24 13:23
查看:508次标签:王海滨四个全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发展
思想建党是中国共产党的一个伟大创造。早在古田会议决议中,毛泽东同志就提出加强党的思想理论和党性教育、保持共产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任务。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始终强调...[详细]
时间:2015-08-24 10:47
查看:328次
标签:石仲泉思想建党党性教育马克思主义
在全面评价抗日战争历史时,要坚持马克思主义阶级分析法,在肯定国民党抗战作用的同时,必须指出其实质是代表大资产阶级、大地主阶级的利益。实事求是指出国民党抗战中反共和消极抗战的事实,指...[详细]
时间:2015-08-22 09:15
查看:6019次
标签: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阶级分析马克思主义
“四个全面”作为一个有机整体既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主体选择性、价值合理性,又体现了它的客观规律性、历史必然性,阐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目的性与规律性深度融合的现实历史过程,开辟了在“客观规律性与主体能动性的对立统一”基础上认识与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详细]
时间:2015-08-20 09:52
查看:1534次标签:李永胜四个全面理论创新马克思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