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面评价抗日战争历史时,要坚持马克思主义阶级分析法,在肯定国民党抗战作用的同时,必须指出其实质是代表大资产阶级、大地主阶级的利益。实事求是指出国民党抗战中反共和消极抗战的事实,指...[详细]
时间:2015-08-25 13:58
查看:944次
标签: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阶级分析马克思主义
权力问题的复杂性集中体现在权力本身的公共性与权力运行的私人性之间的矛盾上。也就是说,政治权力解决的是公共性问题,因而政治权力必然表现为公共权力,但这种公共的政治权力在现实中却只能由单独的个人来掌握和行使,这就使得公共权力在运行中不可避免会打上权力行使者的个人烙...[详细]
时间:2015-08-25 09:06
查看:826次标签:梁谋三严三实马克思主义权力观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同场合提出了“好干部”的标准问题,有人将其概括为好干部的“12345”标准,这些标准从灵魂、作风、品质、做人、做事五个方面对好干部提出了具体要求,它时刻鞭策着我们成为年轻的“好干部”,而不是年轻的“老干部”。...[详细]
时间:2015-08-25 08:45
查看:1474次标签:徐然好干部党的建设马克思主义
最近,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在其抛出的三条主线之外,在手法与论调上又有一些新的变化,就是一些历史虚无主义者试图重新界定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内涵、来龙去脉,并提出“马克思主义也是历史虚无主义”、“资本主义终结历史论”、“马克思主义所阐明的历史发展规律不过是基督教的历史图...[详细]
时间:2015-08-24 18:16
查看:1292次标签:马克思主义历史虚无主义错误思潮
本次会议围绕“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时代背景、内在逻辑和理论意义,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与“四个全面”,“四个全面”与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新篇章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研讨。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和中国整体转型升级期是“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主要时代背景,“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新一届中...[详细]
时间:2015-08-24 13:23
查看:528次标签:王海滨四个全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发展
思想建党是中国共产党的一个伟大创造。早在古田会议决议中,毛泽东同志就提出加强党的思想理论和党性教育、保持共产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任务。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始终强调...[详细]
时间:2015-08-24 10:47
查看:334次
标签:石仲泉思想建党党性教育马克思主义
在全面评价抗日战争历史时,要坚持马克思主义阶级分析法,在肯定国民党抗战作用的同时,必须指出其实质是代表大资产阶级、大地主阶级的利益。实事求是指出国民党抗战中反共和消极抗战的事实,指...[详细]
时间:2015-08-22 09:15
查看:6086次
标签: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阶级分析马克思主义
“四个全面”作为一个有机整体既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主体选择性、价值合理性,又体现了它的客观规律性、历史必然性,阐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目的性与规律性深度融合的现实历史过程,开辟了在“客观规律性与主体能动性的对立统一”基础上认识与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详细]
时间:2015-08-20 09:52
查看:1583次标签:李永胜四个全面理论创新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有着鲜明的党性和阶级性,它毫不掩饰自身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立场,对夺取政权以前的无产阶级的苦难生活充满着同情与关怀。...[详细]
时间:2015-08-19 13:30
查看:1077次标签:李向国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四个转变
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立党立国的指导思想,是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旗帜和灵魂,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是中国共产党的意识形态观中具有最根本意义的观点,是党执政后领导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工作的一条重要经验和基本规...[详细]
时间:2015-08-19 10:14
查看:989次标签:李向国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四个转变”
历史是人类社会的过去,它是不可能再现的,所以研究历史只能凭借史料。尽可能系统地搜集、整理、分析有关史料是历史研究的基础性工作。不过,对于相同的史料人们仍然可能作出不同的解读、得出不同的结论,这就主要涉及历史观、方法论等问题了。唯物史观的创立,是人类认识史上的一...[详细]
时间:2015-08-19 08:56
查看:344次标签:沙健孙历史理论研究马克思主义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论述,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组成部分。“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确立了新形势下党和国家各项工作的战略目标和战略举措,是指导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以及党的建设的战略抓手,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动力、根...[详细]
时间:2015-08-17 14:46
查看:1215次标签:生态文明马克思主义环境保护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让精神境界更加纯真、精神世界更加美好、精神品格更加高尚,都应当而且可以从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中感受精神的魅力、汲取精神的动力、寻求精神的定力。...[详细]
时间:2015-08-17 14:12
查看:1321次标签:颜晓峰精神经典马克思主义
改革呼唤有担当精神的领导者,发展需要有担当精神的创业者。好干部必须有责任重于泰山的意识,敢想、敢做、敢当。把担当作为实现人生价值的追求,把岗位作为勇于担当的平台,把奋斗作为落实担当的体现。...[详细]
时间:2015-08-17 13:59
查看:530次标签:王爱玲马克思主义群众观为人民服务
马克思主义群众观作为马克思主义根本立场的集中体现,是马克思主义先进性的重要标志、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基石。党章是党的根本大法,是全党必须遵循的总规矩。领导干部必须手握戒尺,用党章规范言行。坚决按照党的组织原则和党内政治生活准则办事,把党的组织原则和党内政治生活准...[详细]
时间:2015-08-17 13:10
查看:476次标签:王爱玲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党章
作为社会主体参与国家和社会事务管理的权利,民主不仅是个人意志的充分体现,也是对多数人意志的尊重。因此,民主政治特别是协商民主,乃是理性妥协的产物。...[详细]
时间:2015-08-13 13:26
查看:966次标签:周小毛协商民主马克思主义理性妥协
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我们只有把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实践结合起来,不断推进理论创新,从“四个全面”中汲取源源不断的正能量,激发起人民群众的极大创造热情,才能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征程中攻坚克难、勇往直前。...[详细]
时间:2015-08-13 09:03
查看:540次标签:四个全面民族复兴马克思主义习近平讲话
马克思主义本质上是人类一切优秀文化传统的继承者,其中国化进程同时促进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化转换,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就是中西学会通和融合的最新思想成果和最高理论形态。...[详细]
时间:2015-08-12 16:13
查看:726次
标签:张允熠马克思主义中西融合哲学
马克思恩格斯著书立说并不是为写书而写书,而是为了创立新的学说,阐述新的原理。马克思说过,“我们是从世界本身的原理中为世界阐发新的原理”。马克思主义之所以是科学学说,正在于它们在自己...[详细]
时间:2015-08-12 15:43
查看:3178次
标签:马克思主义陈先达基本原理经典著作
马克思主义本质上是人类一切优秀文化传统的继承者,其中国化进程同时促进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化转换,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就是中西学会通和融合的最新思想成果和最高理论形态。...[详细]
时间:2015-08-12 14:33
查看:1073次标签:张允熠马克思主义中西融合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