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断发展的马克思主义在立场、观点、方法上都能够符合中国实际,能够直面并解决中国问题。具体来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倡导共同富裕,谋求平等、公平与和谐,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适合我国国情,这是我们拥有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的基础。...[详细]
时间:2015-06-09 13:12
查看:1231次标签:韩喜平马克思主义高校理论自信
中国共产党在人类文明史上最伟大的思想贡献之一,是通过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的实践,提供了一种不依托寄望于超验之彼岸世界又超越世俗价值、能让亿万人民信受奉行的有意义的生活方式。...[详细]
时间:2015-06-08 15:24
查看:3132次标签:中国社会主义中国共产党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
法治中国的提出,标志着中国法治建设进入一个崭新阶段,即全面依法治国阶段。如果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兴国之纲,那么全面依法治国则是治国之道,全面深化改革则是强国之路,全面从严治党则是立国之基。...[详细]
时间:2015-06-08 14:53
查看:714次标签:李龙马克思主义法治中国理论发展
法治中国的提出,标志着中国法治建设进入一个崭新阶段,即全面依法治国阶段。如果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兴国之纲,那么全面依法治国则是治国之道,全面深化改革则是强国之路,全面从严治党则是立国之基。...[详细]
时间:2015-06-08 14:41
查看:919次标签:李龙马克思主义法学法治中国
用发展的观点对待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理论不是教条,而是“发展着的理论”。他们在每一时期的理论都是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针对当时需要回答的特定问题讲的,因而都具有相对性,都只在一定条件下和一定范围内适用。...[详细]
时间:2015-06-08 10:28
查看:3308次标签:赵家祥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教条主义
讲课中要始终维护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用党的基本路线、基本理论、基本纲领、基本经验阐明观点和分析问题。必须认真学习和准确掌握中央和上级的新提法、新解读,与上级宣传口径保持一致,把握正面引导原则,弘扬主旋律和正能量。...[详细]
时间:2015-06-05 14:49
查看:1092次标签:骆亿庆党课思想作风建设马克思主义
邓小平理论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的科学理论体系,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和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详细]
时间:2015-06-03 10:24
查看:685次标签:王军科学理论体系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
理性能够让激情与梦想、任性与欲望奔腾在安全的河道里。现在有一些领导干部,心为物役,信奉金钱至上,名利至上、享乐至上,心里没有任何敬畏,行为没有任何底线。修身、律己完全被抛在了脑后。...[详细]
时间:2015-06-03 09:52
查看:790次标签:辛世俊“三严三实”领导干部马克思主义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过去比较重视用政策支持农业发展,今后要在这个基础上,更加注重依法保障农业发展。我们要注重运用法治的思维、方式和手段强化“三农”工作,用法律来凝聚共识、争取支持、推动工作、解决问题,提升“三农”发展的法治化水平,为农业农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提...[详细]
时间:2015-06-02 08:51
查看:736次标签:马克思主义农村改革科学方法论战略思维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就领导人民在民主革命的不同时期先后形成了当时的时代精神: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等;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形成了大庆精神、雷锋精神、“两弹一星”精神等;在改革开放新时期形成了伟大的抗洪精神、抗击“非典”精神、青藏铁路精神,等...[详细]
时间:2015-06-01 15:07
查看:896次标签:张锐时代精神中华民族精神马克思主义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过去比较重视用政策支持农业发展,今后要在这个基础上,更加注重依法保障农业发展。我们要注重运用法治的思维、方式和手段强化“三农”工作,用法律来凝聚共识、争取支持、推动工作、解决问题,提升“三农”发展的法治化水平,为农业农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提...[详细]
时间:2015-06-01 10:17
查看:895次标签:农村改革提高理论思维科学方法论马克思主义
我们弘扬时代精神,所要坚持的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是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所要树立的共同理想,是既有深厚的中华民族文化底蕴又吸收人类优秀文明成果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所倡导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是既传承中华传统美德又汲取社会主义时代精华的价值原...[详细]
时间:2015-05-29 15:06
查看:896次标签:张锐时代精神马克思主义中华民族文化传统美德
这一理念,既与为人民服务一脉相承,又赋予为人民服务以时代精神:当今要真正做到为人民服务,就必须担当起发展好、维护好、实现好人民根本利益的责任,以敢于担当的精神真正做到为人民服务。...[详细]
时间:2015-05-27 13:57
查看:1101次标签:韩庆祥习近平系列讲话马克思主义治国理政
“四个全面”战略思想和战略布局以我们党90多年革命建设改革的理论和实践为基础,继往开来、传承发展,集中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的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新要求。...[详细]
时间:2015-05-27 10:24
查看:1621次标签:四个全面顶层设计战略布局马克思主义新常态
从严治党,是李荒讲得最多的话题。他说,我们党内决不允许有高人一头、把个人凌驾于组织之上、不受党的约束的“特殊党员”。...[详细]
时间:2015-05-26 15:27
查看:958次标签:刘汉俊共产党人李荒马克思主义
发现问题是为了解决问题。如何才能做到“马上就办”,决策者要积极探索和思考办法,要做到胸中有数,而不是拍脑袋决策,这就是我们经常讲的,要多谋。...[详细]
时间:2015-05-26 15:08
查看:691次标签:陈晋“马上就办”马克思主义工作方法
当前,“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正在深入开展,一个重要指向就是着力解决党员的思想问题,如理想信念动摇、信仰迷茫、精神迷失,宗旨意识淡薄等。面对少数党员参教信教的问题,一方面需要加强思想教育,让广大党员把“党员姓党”的理念刻入思想深处;另一方面,也需要加强党员干部管理...[详细]
时间:2015-05-24 13:31
查看:616次标签:顾远山共产主义信仰马克思主义
作为党员领导干部,对党忠诚不能讲条件、讲代价,必须以党的旗帜为旗帜、以党的方向为方向、以党的意志为意志,永远都对党忠诚老实,永远都听党话、跟党走。...[详细]
时间:2015-05-22 14:31
查看:3362次标签:三严三实马克思主义党员干部
恩格斯曾经指出:“人们自觉地或不自觉地,归根到底总是从他们阶级地位所依据的实际关系中──从他们进行生产和交换的经济关系中,获得自己的伦理观念。”由此,笔者认为,始终从人的生产和交往活动中对价值进行定位是马克思主义价值观的本质特征,如果脱离了这一点,任何一种对价...[详细]
时间:2015-05-20 14:32
查看:2327次标签:焦佩锋马克思主义中国社会核心价值观
国家形象的构建是一个始终围绕着国家核心利益服务并展开的过程,这个过程也总是由意识形态所主导。当代中国建构“国家形象”,必须高瞻远瞩,审时度势,准确把握世界发展的新潮流、新趋势和新特点,创新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明确“国家形象”建构中的意识形态指向...[详细]
时间:2015-05-20 14:23
查看:2426次标签:刘鑫淼马克思主义国家形象理论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