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方向,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只有发展了的中国化了的马克思主义也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才能指导中国继续推进社会主义建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详细]
时间:2015-05-19 16:01
查看:92989次标签:心得体会马克思主义公文写作
“四个全面”彰显了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是中国共产党科学社会主义观一系列最新的理论观点的总概括,是中国共产党人坚定不移地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和基本信仰、继承党的思想理论建设优良传统的必然成果,是我们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共同思想基础,必将推动...[详细]
时间:2015-05-18 09:51
查看:1667次标签:马克思主义四个全面治国理政
社会主义的现实,即现实的过渡时期面临的生产力条件、阶级结构、国际背景的复杂性远远超过马克思恩格斯过渡时期理论的分析背景,因而过渡时期也变得更加漫长、曲折,过渡时期理论相关问题也变得更加丰富。...[详细]
时间:2015-05-15 13:28
查看:2916次标签:尹昕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过渡时期理论
邓小平发展思想是解决中国复杂社会问题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作为一名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邓小平同志始终对马克思主义抱有坚定的信仰和执著的追求,同时,也始终以马克思主义作为考量和建设社会主义的根本方法。...[详细]
时间:2015-05-15 13:26
查看:1007次标签:于江涛邓小平理论发展是硬道理马克思主义
历史虚无主义者编造所谓的“历史终结论”,把资本主义宣布为“人类最后的制度”,将其凝固化、神圣化、完美化,否定社会主义建立和发展的历史必然性。这既违背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也与人类社会的发展史不符。...[详细]
时间:2015-05-15 08:43
查看:1591次标签:张海鹏龚云马克思主义历史虚无主义资本主义
发展21世纪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人不懈追求的理论与实践使命。发展21世纪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根本方法是要根据时代变化和实践要求,不断深化认识,不断实现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良性互动。...[详细]
时间:2015-05-13 14:02
查看:459次标签:马克思主义韩庆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道路
“四个全面”是对我们党十八大以来确定的战略目标和实施措施的实践总结和理论升华,是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进一步深化。 “四个全面”是为推动解决我们...[详细]
时间:2015-04-28 10:38
查看:26562次
标签:黄苇町“四个全面”马克思主义中国实践新飞跃
“四个全面”是为推动解决我们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提出来的,是从我国发展的现实需要和人民群众热切期待中得出来的。所以,我们可以说它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创新,是新一届党中央治国理政...[详细]
时间:2015-04-28 09:30
查看:2087次
标签:黄苇町“四个全面”马克思主义中国实践新飞跃
“四个全面”是对我们党十八大以来确定的战略目标和实施措施的实践总结和理论升华,是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进一步深化。“四个全面”,第一次将全面建成...[详细]
时间:2015-04-28 09:15
标签:黄苇町"四个全面"马克思主义中国实践新飞跃
“四个全面”是对我们党十八大以来确定的战略目标和实施措施的实践总结和理论升华,是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进一步深化。“四个全面”,第一次将全面建成...[详细]
时间:2015-04-28 09:15
查看:3383次
标签:黄苇町"四个全面"马克思主义中国实践新飞跃
“四个全面”是对我们党十八大以来确定的战略目标和实施措施的实践总结和理论升华,是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进一步深化。...[详细]
时间:2015-04-28 09:07
查看:59948次
标签:黄苇町“四个全面”马克思主义中国实践新飞跃
本文所探讨的后现代马克思主义、后殖民理论、女权主义思潮、生态马克思主义、激进政治经济学派等注重从话语权、种族、性别、生态以及金融全球化这些全新视角来拓宽马克思主义在当代的理论视域。...[详细]
时间:2015-04-24 13:42
查看:2784次标签:吴茜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社会思潮
毛泽东在李大钊手下工作,李大钊的言论给他以最直接的影响。1918年11月,他到天安门广场亲耳听了李大钊《庶民的胜利》的演说。这些经历使他开始具体地了解十月革命和马克思主义。...[详细]
时间:2015-04-23 10:09
查看:2711次标签:毛泽东北漂马克思主义
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和民族复兴的伟大实践是史无前例的,在这一过程中遇到的新问题是前所未有的,不能都指望在马克思一个半世纪前写的著作中找到确切答案。因此,与经济发展类似,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也需要由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详细]
时间:2015-04-22 10:57
查看:1115次标签:郭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辩证思维
话语体系承载着特定思想价值观念,是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国家在国际舞台上确立话语权的前提和基础。当今时代,谁的话语体系更具道义感召力和思想穿透力,谁的话语和叙事更能打动人,谁就拥有国际话语权,谁就在国际竞争中赢得优势。...[详细]
时间:2015-04-22 10:54
查看:1474次标签:杨春贵马克思主义“四个全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构建当代中国主流价值观必须立足于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必须与当前我国进行的全面深化改革相一致、相协调。同时,我们也必须从古今中外汲取正确合理有益的思想观念,以使我们正在构建的当代中国价值观成为具有中国特色的人类最先进的价值观。...[详细]
时间:2015-04-15 10:53
查看:760次标签:江畅当代中国价值观马克思主义中国文化传统
党的十八大后,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在治党治国治军、内政外交国防等方面,全方位地推进了马克思主义,特别是“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新飞跃,是治国理政理论的新创造。...[详细]
时间:2015-04-15 09:43
查看:592次标签:顾海良马克思主义学科建设
习总书记的新观点、新论断,把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不同历史时期,探索、坚持、开创和发展社会主义的丰富实践和理论贡献进行了整合,融会贯通了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的坚持和坚守。...[详细]
时间:2015-03-31 10:51
查看:1046次标签:李高山马克思主义习总书记系列讲话思想文化文化交流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发表系列重要讲话,深刻回答了新形势下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指引党和国家工作形成“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开启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新阶段。讲话是当代中国鲜活管用的马克思主义,为党和国家新30年的发展提供了指南。...[详细]
时间:2015-03-31 08:53
查看:1461次标签:李高山学习习近平马克思主义思想文化
马克思主义研究的学术性来自于扎实的文本研究能力、严谨的问题意识和与时俱进的理论创新,中国的马哲研究才能在学术的时代性表达和建构的道路上越走越远、越走越实。...[详细]
时间:2015-03-30 09:28
查看:903次标签:黄其洪马克思主义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