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人类文明而言,人工智能将是一个好消息还是坏消息,最终取决于我们的伦理智慧。在中国推出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的今天,我们更要悉心体味孕育了巧夺天工精神和天工开物情怀的中国思想,审天人之性,度万物之势,以探求人机和谐、文明通达之道。...[详细]
时间:2017-09-04 09:17
查看:1111次标签:段伟文人工智能道德伦理
近些年来,类似的街头道德测试实验并不少见。有测试扶不扶的,有测试能否“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的,还有无人商店测试等等。结果表明,在不同的测试场景下,结果并不一致。...[详细]
时间:2017-08-03 13:52
查看:1020次标签:朱昌俊硬币测试道德人性
真正既“智”且“明”的人,理应顾大局、想长远,甘愿舍小我、吃得眼前亏。用好“明”与“智”的辩证法,老实做人、踏实干事,光明磊落、坦荡无私,才能经得起历史的检验、群众的评判。...[详细]
时间:2017-07-17 09:16
查看:759次标签:林忠祥明智道德知识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个人道德,如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等都应当由法律加以规制,因为道德是一种“软约束”,法律才是一种“硬约束”,道德的落实仅靠软约束是远远不够的,还要靠硬约束的力量加以推进和保障。...[详细]
时间:2017-07-04 14:38
查看:352次标签:崔永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法律道德
中国古代道德法律共同治理的方式,就是紧紧抓住人的思想情感与行为举止两大着力点,以道德抚慰人的情感、引导人的思想,以法律规范人的行为。同时,注重道德法律相互配合、相向而行,共同维护良好社会秩序。...[详细]
时间:2017-05-08 09:39
查看:1956次标签:朱勇道德法律治理
我国古代“德法合治”的历史启示我们,必须强化道德对法律的支撑作用,而且这种道德必须以本土文化传统为基础。要充分汲取我国法文化传统的营养,融情于法,用法治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增强人民群众对法治的道德认同。...[详细]
时间:2017-03-22 16:37
查看:2114次标签:李维睿依法治国以德治国道德
当前,我国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社会矛盾日益凸显,法治建设既要重视发挥法律的规范作用,又要重视发挥道德的教化作用,实现法律和道德相辅相成、法治和德治相得益彰。...[详细]
时间:2017-02-24 10:31
查看:1312次标签:周尚君法治道德核心价值观
《论语·为政》说:“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又说:“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可见领导者的威望,是靠自身良好的道德建立起来的,而以道德教化百姓,是领导者理所当然的职责。如此,则百姓“日迁善而不自知”,国泰民安的局面才可以期盼。...[详细]
时间:2017-01-19 09:23
查看:716次标签:方笑一家风治国道德
共产党员要自觉地加强道德素质修养,切实克服和杜绝党员的道德失范,打铁还需自身硬,不断提高党的道德公信力和说服力,要站在共产党员道德的制高点上,就是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实现国家富...[详细]
时间:2017-01-18 08:50
查看:1765次
标签:焦成举打铁还须自身硬道德
共产党员要自觉地加强道德素质修养,切实克服和杜绝党员的道德失范,打铁还需自身硬,不断提高党的道德公信力和说服力,要站在共产党员道德的制高点上,就是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实现国家富...[详细]
时间:2017-01-17 13:56
查看:7173次
标签:焦成举打铁还须自身硬道德
道德是一个历史过程,是需要不断的道德积累奠定和造就新的更为坚固的道德,道德必须转化为实际行动才能生成为一种能够改造物质世界的力量,道德必须要实践过程中才能充分发挥和展现出巨大的价值...[详细]
时间:2017-01-12 14:05
查看:3294次
标签:焦成举共产党员道德忠诚信仰
法律是社会良知和秩序的底线,要注重用法律的权威增强人们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自觉性,以法治的力量推进道德建设。...[详细]
时间:2016-12-22 09:43
查看:2106次标签:喻中国家治理法律道德
“法律是道德的底线”,这句名言人人皆知,但在包括“罗尔事件”在内的不少案例,都是在道德进退维谷之后,才想起来用法律来找底线,而不是先用法律定好空间,剩下的事情交给道德。...[详细]
时间:2016-12-06 09:42
查看:813次标签:曹鹏程法律人性道德底线
拒绝“道德伪善”,避免成为“自己讨厌的人”,关键是要有“自省”机制,古人所说“日三省乎己”,便是修身的关键。我们要有这样的自觉:像每天“照镜子”一样,经常检讨言行,避免自身的行为过分屈从于利益,而违背自己的道德,尽最大可能做到知行、言行合一。...[详细]
时间:2016-11-29 09:50
查看:1144次标签:刘鑫焱社会公德道德坚守伪善
立足中国当下实际,温习传统儒家相关思想,对我们培育和践行核心价值观有重要启示。那就是,在承认、尊重大众道德智慧的基础上,取法乎上,把大众道德智慧“团结”和“接引”到与核心价值观“近乎”“不远”的水平,使之始终为核心价值观所统摄和辐射,始终保持着一种可以继续提升...[详细]
时间:2016-11-01 10:12
查看:2102次标签:沈湘平儒家核心价值观道德
“人生如屋,信仰如柱”。如果信仰这个支柱倒了,给人生带来的绝不只是一般的挫折,而是灾难性的后果。那么,一个党员干部走到“毫无政治信仰”这一步了,其情形会咋样呢?...[详细]
时间:2016-10-19 14:07
查看:719次标签:向贤彪政治信仰党员干部道德
近百余年来,在西学东渐过程中,我国传统政治伦理面临西方文明的冲击。对于国家而言,政治架构的稳定、成熟需要与之伴生的政治伦理。政治伦理不能舶来但可以借鉴。一个国家所需要的政治伦理应符合其政治体制、植根本国文化,这样的道德性和秩序性才能存在且持久。...[详细]
时间:2016-10-17 14:25
查看:561次标签:马峰政治伦理道德秩序
儒家仁义道德和孝道的精华,诸如敬爱、感恩、善待和回报生养了我们的父母,珍爱生命,和睦家庭,并从家庭伦理进而扩展到社会,立己立他,尽忠守责,仁人爱物,乃至“治国平天下”,建立和谐社会,因此显身扬名,荣耀我们的父母,等等,无疑应该在充分尊重个体自由、人权与人人政治...[详细]
时间:2016-09-26 15:31
查看:1355次标签:孝亲文化儒家道德和谐社会
重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合理布局,整体安排,在开发教育资源、丰富德育内涵、改进道德与法治融入方式等方面做了有益探索。所采用的“内隐”与“外显”相结合的融入方式,真实自然。...[详细]
时间:2016-09-02 10:00
查看:541次标签:成尚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道德法治
新编三科教材更加突出了育人导向,符合深入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既传承经典又富有时代气息,既遵循学科规律又贴近学生实际,思想性、科学性、趣味性和实践性有机结合。新教材投入使用之后,还将组织专家进行持续的跟踪研究,在实践过程中,及时修订完善,不断提升教材质量。...[详细]
时间:2016-09-01 16:16
查看:576次标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道德法治新编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