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作者

关于道德的相关内容查看全部标签

  • 以道德和法律捍卫英烈尊严

    尊崇先贤、护卫英烈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容忍对英烈的侮辱就是没有良心。在维护国家的尊严和安全,惩治歪风邪气、不良社会行为上,我们也要坚定地走适合自己国情的路,坚持德治和法治并举,教育和惩治并用。...[详细]
    时间:2015-08-04 13:56 查看:1036次标签:刘昀献道德法律英烈历史

  • 社会转型期的道德认知

    马克思说:“道德的基础在于人类精神的自律。”道德自律是一个需要全社会人人有责的参与行动。当然,道德自律要有个过程,如果说人一时难以改变自己所处的社会环境,但是可以改变自己的行为方式,不断增加社会道德的正能量,如果人人都这样做了,作为主流的社会主义道德才能不断彰...[详细]
    时间:2015-08-04 13:38 查看:419次标签:朱琳社会转型期道德国情

  • 道德从不是一件零风险的事情

    道德这回事,最好不要立场先行,就算真相七七八八,也不要站在高地高冷发声。耐心听一听,仔细看一看,心里容得下善的可能,哪怕真是遇到个“坏老头”,吃亏或委屈,也不改温良秉性。只因为,道德本就不是件无风险的事情。...[详细]
    时间:2015-07-27 14:39 查看:377次标签:邓海建道德唯物论扶老人

  • 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大价值引领和道德支撑

    我们的价值观是基于中国道路和中国实践,因而必定具有中国特色和形态。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看,由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实践遵循着人类社会文明进步的轨迹,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因此我们的核心价值观必定具有普遍的世界历史意义。...[详细]
    时间:2015-07-15 10:24 查看:1466次标签:社会发展道德经济核心价值观

  • 陌生人社会不应成为冷漠社会

    不独中国,陌生人社会是全世界都在面临的趋势,冷漠病、信任危机也是全球性的问题。如果我们注定要在陌生人社会中继续人类文明的进程,那么,能不能在冰冷的规则之外安放好道德,在挺进现代化的同时延续好传统,这将决定我们能走多远,又将抵达怎样的未来。...[详细]
    时间:2015-07-03 10:35 查看:501次标签:胡宇齐陌生人社会冷漠社会道德

  • 人人都当是诚信践行者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诚信是现代社会的粘合剂。然而,随着社会结构的深刻变化,“乡土中国”的传统诚信意识受到强烈冲击。如何建构新时代的诚信文化?我们选取三位读者来信,分别从道德、制度和行政三个层面展开探讨。...[详细]
    时间:2015-07-02 15:28 查看:524次标签:核心价值观道德制度行政诚信

  • “三严三实”蕴含的强大道德力量

    “三严三实”的理论逻辑起点在于修身,彰显了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将传统与现代、理念与行动、务实与创新、权力与责任、做事与做人、宏观与个体、过程与结果、自律与他律进行高度的辩证统一,具有深刻的哲理性和强大的道德冲击力、渗透力。...[详细]
    时间:2015-07-01 14:34 查看:885次标签:李后强三严三实道德作风建设

  • 家风是影响孩子的基本元素

    家庭教育的主要内容其实是价值观、行为模式和情感特征,而这三者正是决定一个人社会行为的关键因素。一个人的道德养成及人格形成与他所处的家庭环境密切相关,父母教养和家庭环境是家庭教育最重要的元素,这两个元素的突出表现形式就是家风。...[详细]
    时间:2015-06-05 10:19 查看:628次标签:陆士桢家风家庭教育道德

  • 道德与法治的关系

    从社会治理秩序形成的作用而言,道德和法律如同车之两轮、鸟之双翼,不可偏废;从两者之间的关系而言,法律绝对不是冰冷的,是具有一定的道德性的,我们要用道德性去评判一个法律到底是良法还是...[详细]
    时间:2015-06-01 14:37 查看:8065次
    标签:李昕道德法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法治建设

  • “仁”的生态维度

    “道德共同体”是可以用道德态度对待的事物的范围。西方传统上尤其是近代以来,仅仅把人列入道德共同体的范围。亚里士多德在《政治学》中认为:“植物活着是为了动物,所有其他动物活着是为了人类。...[详细]
    时间:2015-04-29 14:59 查看:1152次标签:乔清举道德儒学儒家生态道德

  • 汲取“忠孝节义”中的正能量

    作为封建社会的道德标准,“忠孝节义”具有封建专制社会的历史局限性。今天,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应批判地继承“忠孝节义”的合理因素,汲取其正能量、剔除其糟粕。...[详细]
    时间:2015-04-03 13:33 查看:384次标签:郭齐勇忠孝节义正能量道德

  • 道德与法律究竟是一种什么关系

    法治是良法之治,法律与道德相对分离,法治与德治主次有序,但我们的认识和实践并不止步于此,而是为了最终获得更高层次的复归,形成良法善治的辩证统一体。...[详细]
    时间:2015-04-02 15:08 查看:1716次标签:戴小明道德法律法治中国建设

  • 涵养价值,为了更美的生活

    价值取向不同,凤凰也可能被视为燕雀,足见价值取向的重要。一般而言,价值取向源于人生观,不同的人生观派生不同的价值取向。

    ...[详细]
    时间:2015-04-02 09:24 查看:323次标签:价值道德张保振

  • 刘经纬 董前程:生态文明是通向“自由王国”的必由之路

    当今世界人口不断增加,资源日益萎缩,环境破坏严重,特别是工业化以来,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人口、资源与环境间的矛盾日益突出,这提示我们,现有的发展道路是不可持续的,要通向“自由王国”,走生态文明之路将是我们的唯一选择。...[详细]
    时间:2015-02-26 14:00 查看:907次标签:刘经纬董前程生态文明道德

  • 五、道德文明

    1.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培育公民道德修养方面的作用; 2.审美教育与国民文明素质的提升; 3.道德标准的衡量及约束力; 4.传统道德观的优劣及其时代意义; 5.依法治国与当代道德建设; ...[详细]
    时间:2015-02-15 13:32 查看:1250次标签:道德文明

  • 离开道德的法治是“折翼天使”

    法治与道德分属不同领域,但二者如影随形、彼此吸纳。这就决定着法治精神具有道德的特质。法治精神中有为人们普遍认同的价值观念,如对生命的敬畏,对平等、自由、公正的期待,等等。这些价值观念赋予法治精神以某种普遍性。...[详细]
    时间:2015-02-13 16:22 查看:884次标签:法治道德法治精神十八届四中全会依法治国

  • 袁贵仁:高校教师必须守好政治、法律、道德三条底线

    袁贵仁指出,《意见》的贯彻落实要加强高校意识形态阵地管理,特别是加强教材建设和课堂讲坛管理。加强对西方原版教材的使用管理,绝不能让传播西方价值观念的教材进入我们的课堂;决不允许各种攻击诽谤党的领导、抹黑社会主义的言论在大学课堂出现;决不允许各种违反宪法和法律的...[详细]
    时间:2015-02-06 14:30 查看:701次标签:袁贵仁高校宣传思想工作政治法律道德

  • 呼吁文明宣传加强法治,将法治观念融入社会精神主流

    遵纪守法是社会公德的最基本要求。一个公民纪律观念强不强、法制观念强不强,体现着他的精神道德风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对传统价值观念的吸收、改造,并不排斥传统价值观念中的积极因素。...[详细]
    时间:2015-01-30 14:36 查看:455次标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法制观念道德人情

  • 全县2014年度道德模范表彰大会讲话材料

    同志们,加强公民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繁重,任务艰巨。希望全县广大干部群众要学习楷模精神,汲取榜样力量,提高文明素质,加强道德修养,积极投身于公民思想道德建设活动中。各位道德模范要珍惜荣誉,再接再厉,继续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践行者、社会主义道德规范的倡导者、社会...[详细]
    时间:2015-01-28 14:03 查看:778次标签:全县模范道德大会年度

  • 全面深化改革不可或缺的重要精神力量

    全面深化改革是当下中国社会实现更大发展的关键所在,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根本方式。而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促进形成更广泛的改革思想共识,汇聚起更强大的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能量,激发社会活力、增强凝聚力、提高创新力,具有重要的调动作用,是全面深化改革不可...[详细]
    时间:2015-01-27 15:43 查看:350次标签:吴玉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化改革道德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