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铭存史迹,鉴往而知今。该书对栅栏传教士墓地沧桑变化的完整复原,对明清中西文化交流曲折历程的细致展示,不仅有助于人们回顾那段鲜为人知、日渐模糊的历史,也有助于今天我们继续加强对外文化交流合作、推动中外文化交流互鉴。...[详细]
时间:2021-03-22 16:44
查看:267次标签:高寿仙中西文化交流中国文化
曾经,我们的电视荧屏充斥着从国外引进的影视作品,一些影视制作机构还将购买海外影视IP的版权进行翻拍,奉为吸引观众的重要手段。不过,这种情况随着中国影视生产创作能力的不断提升得到了根...[详细]
时间:2021-03-09 23:56
查看:255次
标签:牛梦笛影视剧中国文化
拍摄过程中,我一直告诫自己要“举重若轻”,时刻审视自己是否违背了中国人听故事的习惯,要留闲笔,要有留白...[详细]
时间:2021-02-18 13:55
查看:371次标签:中国文化中国故事最强音
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要坚定文化自信,增强文化自觉,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详细]
时间:2020-12-07 09:56
查看:855次标签:韩震中国文化守正创新
如果把人类文化放在一个综合平台上来考虑,我们就会发现,历史上的一些重要文化,都以经典作为人的思想和行为准则。这些经典大部分是以宗教的形式呈现的,但是中国文化有所不同。中国文化中也出...[详细]
时间:2020-09-27 14:24
查看:1078次
标签:任大援中国传统文化经典现象中国文化行为准则
“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文化决定人的生存方式和行为方式。在全球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过程中,不同国家表现出迥异的防控态度、举措与成效,其重要原因就是文明与文化的差异。一方面,中国抗疫取得重大战略成果,充分彰显了中华文明的深厚底蕴,极大增强了全党...[详细]
时间:2020-09-21 15:16
查看:452次标签:杨朝明中国抗疫中国文化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以中华文化发展繁荣为条件。坚定文化自信,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推动社会文明进步和国家发展壮大就有了强大精神力量。...[详细]
时间:2020-08-05 13:55
查看:417次标签:任平中国文化民族复兴制度自信
善引典故是习近平主席话语体系中的璀璨宝石。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主席引用诗词典故生动传递执政理念和治国思想,在重大报告和重要讲话中比比皆是,成为一道亮丽风景。宣讲家网通过系列视频节...[详细]
时间:2020-07-06 16:38
查看:17540次
标签:习近平郭继承国学中国文化跟着习主席学国学
17世纪中叶到18世纪末叶的所谓“启蒙时代”,是中西文化交流史上一个重要时期,当时利玛窦《中国札记》、杜赫德《中华帝国全志》等作品,以及西方对儒家经典和中国文学作品的翻译,传播到了...[详细]
时间:2020-07-01 14:43
查看:906次
标签:张国刚中国文化启蒙时代
善引典故是习近平主席话语体系中的璀璨宝石。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主席引用诗词典故生动传递执政理念和治国思想,在重大报告和重要讲话中比比皆是,成为一道亮丽风景。宣讲家网通过系列视频节...[详细]
时间:2020-06-29 13:47
查看:4386次
标签:郭继承跟着习主席学国学中国文化国学博大智慧
善引典故是习近平主席话语体系中的璀璨宝石。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主席引用诗词典故生动传递执政理念和治国思想,在重大报告和重要讲话中比比皆是,成为一道亮丽风景。宣讲家网通过系列视频节...[详细]
时间:2020-06-29 13:47
标签:郭继承跟着习主席学国学中国文化国学博大智慧
习近平主席 2019年春节团拜会上引用了典故“夫孝,德之本也”。此句出自《孝经》,是说孝是一切德行的根本,一切教化都是从孝生发出来的。习近平主席引用这句话正是想要表明,孝老爱亲、老...[详细]
时间:2020-06-29 12:55
查看:2069次
标签:郭继承跟着习主席学国学国学夫孝,德之本也中国文化
“第三极文化”植根于中国文明传统,同时具有与时俱进的内在品格。它以倡导文化多元化为前提,尊重文化的差异,反对文化殖民和文化霸权。...[详细]
时间:2020-03-20 09:44
查看:912次标签:黄会林新时代中国文化
文化和旅游的融合被优雅地称作“诗与远方”的结合,本课件以文旅融合的视角,从文旅融合的时代背景、现状及发展趋势,中国文化发展脉络及现代意义,实现中华民族文化复兴的有效路径三个方面,为...[详细]
时间:2020-02-27 15:06
查看:91622次
标签:戴有山文旅融合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国文化文化复兴
“二十四节气——中国人观察太阳周年运动的时间知识体系及其实践”是世界文化遗产。这一形成于传统农业社会的认知、行事体系,对于当代中国人有何意义?萧放教授在报告中为我们解读了“二十四节...[详细]
时间:2020-02-10 13:26
查看:9192次
标签:萧放二十四节气节气民俗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国文化
“二十四节气——中国人观察太阳周年运动的时间知识体系及其实践”是世界文化遗产。这一形成于传统农业社会的认知、行事体系,对于当代中国人有何意义?萧放教授在报告中为我们解读了“二十四节...[详细]
时间:2020-02-10 09:01
查看:1386次
标签:萧放二十四节气节气民俗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国文化
“二十四节气——中国人观察太阳周年运动的时间知识体系及其实践”是世界文化遗产。这一形成于传统农业社会的认知、行事体系,对于当代中国人有何意义?萧放教授在报告中为我们解读了“二十四节...[详细]
时间:2020-02-10 09:01
标签:萧放二十四节气节气民俗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国文化
世界文化格局是国际战略格局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国际战略格局变化而变化。世界文化格局迄今已经历了从东方到欧洲、从欧洲到美国两次大调整,进入新时代世界文化格局再次迎来了新变化。其趋向:西方文化的影响力和吸引力呈现下降态势,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大国的文化影响力呈上升...[详细]
时间:2020-01-15 15:56
查看:2780次标签:国际战略世界文化中国文化大变局
87岁的她,师承王瑶卿、梅兰芳,兼收并蓄形成了自己独树一帜的表演特色和流派风格,首创女性京剧旦角的科学发声方法。她曾多次代表祖国出访世界各地,传播中国文化,国内戏迷称她为“小梅兰芳”,外国观众则称她为“东方皇后”。
...[详细]
时间:2019-12-20 08:42
查看:840次标签:陆蕾东方皇后杜近芳中国文化小梅兰芳
中国文化是古亦有之的,将近四千多年的传承方式有两种,一种是书写,一种是读诵。《说文解字》作为中国最早的字典,为文化传承提供了最根本的基础,它保存了研究古代社会历史、文化等各方面的材...[详细]
时间:2019-12-18 09:01
查看:10443次
标签:说文解字中国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