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是古亦有之的,将近四千多年的传承方式有两种,一种是书写,一种是读诵。《说文解字》作为中国最早的字典,为文化传承提供了最根本的基础,它保存了研究古代社会历史、文化等各方面的材...[详细]
时间:2019-12-18 08:56
标签:说文解字中国文化字典
中国文化是古亦有之的,将近四千多年的传承方式有两种,一种是书写,一种是读诵。《说文解字》作为中国最早的字典,为文化传承提供了最根本的基础,它保存了研究古代社会历史、文化等各方面的材...[详细]
时间:2019-12-18 08:56
查看:2633次
标签:说文解字中国文化字典
在不同文化和不同国家之间,是否存在着“心墙”,“心墙”又是如何构筑起来的,出于什么原因、何种目的人为地构筑其“心墙”,是造成文化和国家双方能否理解、认同的重要元素,也是相互之间是否敌视、对抗的根本屏障。...[详细]
时间:2019-12-10 10:56
查看:613次标签:宇文利心墙中国文化
《诗经》是中国文化元典之一,同时也是自汉以来形成的汉文化圈内东亚诸国的文化经典。日本自古以来,慕华成风,以通汉文为尚,故其著作多用汉文书写。...[详细]
时间:2019-11-08 15:33
查看:617次标签:张小敏《诗经》中国文化文化经典
近日,甲骨文这一迄今发现的中国最早的系统性文字,引来广泛关注。中国文字博物馆启动第二批征集,破译未释读甲骨文并经专家委员会鉴定通过的研究成果,单字奖励10万元。中国国家博物馆也举办甲骨文文化展“证古泽今”,首次大规模展示馆藏甲骨。在这些活动中,公众与历史对话,...[详细]
时间:2019-11-04 11:13
查看:737次标签:周珊珊甲骨文中国文化
上海市作家协会副主席的赵丽宏常常到世界各地参加书展,中国图书已成为国际书展上一道靓丽的风景线。“现在不同了,莫言、刘慈欣等一批中国作家走到国际舞台,中国当代文学已是世界文学的一部分。这些年来,我们的文化自信更加坚定,这种感觉越来越强烈。”赵丽宏说。 文化是一个...[详细]
时间:2019-10-08 14:56
查看:849次标签:新中国成立70周年文化强国中国文化美术馆
我们提倡要善于运用国际文化形式和手段,并不是简单换一包装,而是要实现内容与形式、目的与手段的有效结合,使形式和手段更好地服务内容。因此,文化走出去的过程,也是一个文化再造的过程。...[详细]
时间:2019-08-05 15:50
查看:506次标签:丰子义中国文化中国故事
中国文化具有一种独特的把个人和社会、道德和政治、信仰和天命天道、人生和天意统一起来的循环认同。...[详细]
时间:2019-07-24 15:57
查看:989次
标签:王蒙中国文化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必须使中国文化走向世界。拿什么样的中国文化走向世界?历史和现实表明,能够真正走向世界、引起世界广泛关注的文化,必然是适应时代需要、体现时代精神的文化。要使中国文化“走出去”,重点是要抓好这样一些环节:充分关注世界文化市场的需求;力求讲好“...[详细]
时间:2019-07-11 11:08
查看:4010次标签:中国文化文化的民族性与世界性走向世界
近几年,我参加了原国家行政学院赴墨西哥、阿尔及利亚等发展中国家高中级公务员培训工作。我体会,给外国公务员授课,只有找到情感共鸣点,做到以情动人,才能实现效果最大化。...[详细]
时间:2019-06-24 16:25
查看:858次标签:祁述裕中国故事中国文化
中国文化倾向于不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弄得那么紧张,不主张世界上的事都那么不可调和。“和而不同”是中国人面对这个世界的总原则,也是中国文化贡献给人类的大智慧。...[详细]
时间:2019-06-20 13:19
查看:913次
标签:中国文化和而不同大智慧价值理念
中国文化倾向于不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弄得那么紧张,不主张世界上的事都那么不可调和。“和而不同”是中国人面对这个世界的总原则,也是中国文化贡献给人类的大智慧。...[详细]
时间:2019-06-20 13:19
查看:1642次
标签:中国文化和而不同大智慧价值理念
为在“高原”之上培育“高峰”,推动艺术领军人才与精品力作不断涌现,由国务院参事室中央文史研究馆创办的第二届“中华艺术大家讲习班”将于2019年6月17举行,邀请王蒙、郑欣淼、李铎、尼玛泽仁等众多文化艺术大家担任导师,现场授课,人民慕课作为中央文史研究馆独家在线...[详细]
时间:2019-06-17 14:40
查看:1076次标签:陈来中国文化中华艺术传统文化
《诗经》历史远至两千多年前的周代,是中国诗乐舞等多种艺术的源头,是中国文化的诗意化开端。历来人们接触《诗经》,只是朗读和背诵,但《诗经》在古代其实一直是以唱诵方式流传的,只是现代已...[详细]
时间:2019-05-24 13:36
标签:张卓《诗经》琴歌中国文化
《诗经》历史远至两千多年前的周代,是中国诗乐舞等多种艺术的源头,是中国文化的诗意化开端。历来人们接触《诗经》,只是朗读和背诵,但《诗经》在古代其实一直是以唱诵方式流传的,只是现代已...[详细]
时间:2019-05-24 13:36
标签:张卓《诗经》琴歌中国文化
《诗经》历史远至两千多年前的周代,是中国诗乐舞等多种艺术的源头,是中国文化的诗意化开端。历来人们接触《诗经》,只是朗读和背诵,但《诗经》在古代其实一直是以唱诵方式流传的,只是现代已...[详细]
时间:2019-05-24 13:36
查看:1491次
标签:张卓《诗经》琴歌中国文化
国家有国家的底色,地方有地方特色,但几十年发展,一些地方的文化特色消失了,几乎千城一面——...[详细]
时间:2019-05-23 09:05
查看:426次
标签:楼宇烈文化自信中国文化西方文化
鹤,历来在中国文化里有着非凡的寓意,它代表隐士,寓意长寿,更象征君子。在《诗经》中,雅的部分,少了情思旖旎,却多了雅乐和鸣。而这种雅声铿锵、雅意绝尘、雅词珠玑、雅调悠扬,正如《鹤鸣...[详细]
时间:2019-05-17 10:29
查看:1499次
标签:张卓《诗经》鹤鸣中国文化君子
《诗经》历史远至两千多年前的周代,是中国诗乐舞等多种艺术的源头,是中国文化的诗意化开端。历来人们接触《诗经》,只是朗读和背诵,但《诗经》在古代其实一直是以唱诵方式流传的,只是现代已...[详细]
时间:2019-05-10 10:17
查看:7439次
标签:张卓诗经琴歌中国文化周代
对任何一个国家而言,走什么样的道路,坚持什么样的制度,用什么理论作指导,奠基于什么样的文化根基,都是关乎国家兴衰成败的大问题,对于中国的发展更是如此。如何认识“四个自信”,关系中华民族的文化认同、国家认同、制度认同和道路认同,关乎中华民族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关乎...[详细]
时间:2019-04-23 13:40
查看:2457次标签:“四个自信”中华文明中国文化